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法律已經逐漸深入到我國發展的各個環節當中,其目是能夠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到更好的規范以及制約的作用。現如今我國法律的發展歷史已經越來越久,并且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是法學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因此在每一個發展的時期都具有著不同的規律以及特點。在全球化趨勢下,也為我國法律的發展帶來了諸多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在全球化趨勢下針對我國法律發展的自主性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 全球化 法律發展 自主性
作者簡介:于世偉,華東政法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003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進而為我國法律的不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我國法律也在此基礎上越來越完善。現如今,隨著全球化趨勢的變化逐漸加快,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主權國家的法律實踐造成影響,因此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增強我國法律發展的自主性就變得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法律不斷適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而使我國在發展中的問題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
一、法律全球化的研究
現如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正在不斷加快,同時全球化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一個較為顯著的標志。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接受這一趨勢所帶來的影響,同時也無法排斥這個趨勢發展的浪潮。隨著全球化的不斷到來,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對法律有一個新的認識,從而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國法律的發展在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便出現了一定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只有充分抓住這些機遇,并且敢于迎接挑戰,才能更好的保持我國法律的自主性,從而不斷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建成。因此在全球化趨勢的帶動下,我國法律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保持個性,同時還要不斷與國際法律進行積極的交流與溝通。
在全球化趨勢的到來,利益是每一個國家都重視的因素,因此各國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所涉及的領域以及層次便越來越多。其中法律便是各國之間交流的一個重要方面,各國之間為了更好的發展與協調,便會對法律的發展有著相應的要求,在各國法律發展的過程中,便會尋找一些相同的東西,進而制定一些相同的條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法律趨同”的到來。法律趨同主要對不同國家之間法律的區別以及差異進行承認,從而不斷促進國際之間的法律交流。這種現象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全球化趨勢下各國之間的法律發展狀態進行更好的反映。因此在法律全球化的基礎上,我國在法律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不斷與世界各國加強法律方面的交流。在此過程,要不斷保持我國法律的自主性,對西方的強權行徑進行強烈抵制,對于一些殖民主義的法律也要呈現出反對的態度,進而在法律制定的過程中不斷維護我國的主權以及我國人民的利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法律邊緣化現象的出現。
二、全球化趨勢下,我國法律發展的前景
在全球化趨勢的基礎上,法律的地位依舊不會發生改變,其主要是一個國家以及社會的發展所決定的,國家的進步以及社會的進步是法律進步的基礎。隨著全球化趨勢的速度正在不斷加快,我國法律在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會學習國外先進的法律經驗,同時我國法律的發展也會受到一些來自外國法律文化以及制度的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僅僅停留在表面,并不能深入影響我國內部法律的發展。同時這些來自國外的法律因素也僅僅對我國法律的發展起到輔助的作用,我國法律最終的發展依舊取決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狀況。同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正在不斷的開展,在此過程中對于我們國家有著嚴格的要求,要求全面提高社會發展的力度,以此為基礎,進而促進法治的建設與發展。
(一)不斷促進社會的發展,從而加強我國內部的法制建設
一個國家的法律發展深深的受到了社會現實的影響,同時這也是一個國家得以存在的基礎。如果一個國家不按照社會現實去制定法律,那么所制定出的法律便會完全失去意義,進而不會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有的還會與國家的發展相違背,進而抑制了國家的發展。現如今,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不斷加快,在此過程中,為了使法律能夠不斷的發展與完善,首先便要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以此基礎上不斷加強我國內部的法治建設,還要不斷加強我國內部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建設。在法律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將社會發展的實際與特色相結合,進而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也在極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法治國家的形成。
(二)充分借鑒外國的法律發展經驗
現階段,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進而為我國法律建設帶來很多的影響,影響有利有弊。在中國的法律體系建設與完善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因此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要不斷結合我國法律發展的現狀,并且充分借鑒外國法律的發展經驗,從而不斷促進我國法律的發展,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們對法律發展的探索。但是在吸取外國先進法律經驗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完全吸收,也不能完全將其摒棄,要進行選擇性引入,進而促進我國法律的現代化發展。
三、法律全球化與法律發展的自主性分析
現階段,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對于各國之間實現更好的交流與溝通奠定基礎,同時也增加了各國之間的聯系渠道。這些聯系渠道主要指一些政府精英之間的非正式聯系以及非政府精英之間的非正式聯系等,這些溝通與交流的互動關系為國家造成了很多的問題與麻煩,針對這些問題,國家已經不能對此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導致一些國內問題與國際問題之間的關系較為模糊,嚴重的還會導致國家的形象受到影響。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加強法律制度的形成,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以及國際組織在法律實踐過程中達成有效、一致的態度,從而才能對以上的社會問題進行更好的解決。因此法律趨同化以及一體化便顯得至關重要,法律趨同化以及一體化不僅要表現各國之間的經濟方面,還要在政治以及人權保護等方面。
但是,隨著法律趨同化以及協調化的趨勢不斷加快,一些問題也在逐漸變得復雜化。其中法律制度的趨同化并沒有完全實現,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沒有一個較為融貫以及嚴格的“全球性法律體系”,同時在法律治理方面也沒有進行全球性的普及。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各國之間對于法律的界定較為單一,僅僅將法律趨同化歸類于經濟利益方面,對于意識形態以及價值觀念的認同程度不夠統一。其中對于價值觀念的認同的邏輯來說主要是從“自我”到“他者”之間的變化,但是在現實主義當中,這種邏輯關系很容易與現實造成沖突。價值觀念的認同過程中,自我與他者的分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從而使文化全球化發展的趨勢遠遠落后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這也在極大程度上對全球性法律體制的形成造成影響。文化的多樣化也不一定對會國家的發展造成影響,隨著各國之間更加頻繁的交流與共同,文化與政治之間的協同發展也會不斷增進,甚至還能夠將“自我”到“他者”之間的邏輯打破,從而不斷促進國際之間的文化與政治協調。盡管這種融合能在一些程度上與某些方面的形成具有相似性,但是人們也不能完全依賴文化之間的融合或者政治上的同質性。在法律體制建設的過程中,亦是如此。
其次,在全球化趨勢下,對于社會整合來說并沒有達到真正的“一體化”。同時在人類社會的相互信賴程度不斷加深的過程中,這并不意味著人類在合作以及互利方面的加深。在全球化大環境的影響下,一方面會給予有關各方相應的利益,同時也會為相應方帶來成本與限制。由于不同國家以及不同地方之間的發展不均衡,這便導致了各國之間不協調以及不對稱的利益分配,若這種現象長期存在,那么必然為沖突以及暴行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因此,在現階段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如果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之間依舊存在不平等的現象,且沒有形成全球民主協商機制,那么必然會對全球性的秩序維護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導致人們的共同意愿無法實現。
再次,雖然在全球化趨勢形成的過程中,國家的立法權威受到了一些國際制度的影響,但是,在這些法律制度創建與實踐的過程中,全球趨勢的力量與國家力量并不完全處于零和的關系。一些國際制度僅僅將國家在一些領域的行動能力進行削弱,并沒有對國家的獨立主權造成影響,雖然全球秩序在不斷沖擊著國家的主權,但是國家主權的存在依舊有十分重要的性質。國家主權的存在對于履行國家全部職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作用,無論在保障人權方面還是在經濟增長方面。主權對于一些弱勢國家而言,其重要性便更為明顯,該主權為維護國家規則平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一些弱勢國家的弱勢群體需要人權保護一樣,主權的作用為一些中弱國家內的人權保護提供了堅實的堡壘。盡管國際形勢對于一些弱勢國家的行動框架造成影響,但是擁有主權便會為這些國家在國際交往的過程中提供相應的權利,同時也具備加入國際組織的資格,并且也能賦予這些國家參與國際秩序維護的工作權利,因此主權的重要性不可磨滅,從而能夠不斷保證國家的自主性。同時在全球關系互動的過程中,國家對于法治設立便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從而所設置的法律很難對這些復雜的情況進行控制。主權國家對于塑造本國法律秩序以及全球法律秩序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全球化并不意味著脫離國家化。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國家在設置法律的過程中要充分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同時還要注意全球化的特點,全球化趨勢的到來是一個動態且開放的過程,因此將全球化看成一個特定的秩序以及經濟發展的規律這一觀點是完全不正確的。盡管人們一般認為全球化趨勢的到來會使各國之間的聯系程度緊密提升,但是近些年來,許多鄰國之間的斗爭依舊存在。因此在本國法律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我國當今的社會現實問題,從而對法律進行不斷的完善。要充分認識到我們發展中國家的特點,進而在法律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考慮污染、貧困、腐敗以及分配不公等因素的影響,針對法律的制定模式要充便具有了較強的正當性。當然,若全球性的聯系水平提升到一個較高程度時,那么必將對人類社會進行一定的約束與制約。在我國法律發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開闊的視野,還需要豐富的知識,進而提供重要的信息應用在法律的變化以及生成的過程中。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快,這為我國法律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方面的影響,但是根據我國法律的實踐特征而言,應該在法律全球化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本國的法律,并且針對全球法律發展中的問題,堅持本國法律的自主性,即“為自己而立法”,從而將所制定的法律能夠更好的應用到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同時也能不斷滿足我國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而不斷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化時代,對于我國法律發展的發展來說,要充分結合全球化時代的特點,積極參與到各國法律交流與溝通的過程當中。在吸取外國法律發展先進經驗的同時,還要充分保持我國法律的自主性,才能使我國在國際舞臺當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作用。進而使我國的法律發展能夠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而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浴.法律全球化進程中的特征分析與路徑選擇.知識經濟.2016(9).
[2]王瑋.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探析.中國商論.2016(31).
[3]李薇.從國際法與國內法關系看法律全球化.商.2015(11).
[4]朱景文.全球化是去國家化嗎?——兼論全球治理中的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和國家.法制與社會發展.20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