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人未出生之前,都是在母體中以胎兒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胎兒是人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但是,胎兒的民事權利在許多國家仍未得到有效的保護,基于此背景下,本篇文章以民法總則為基礎,針對我國胎兒的民事權利的保護進行研究。本篇文章從四個部分進行研究,首先針對他人的權益保護相關規定進行分析,其次,針對胎兒民事權利的保護現狀進行分析,最后分析如何正確的賦與胎兒的民事權利。
關鍵詞 民法總則 胎兒 民事權利
作者簡介:郭新新,河南師林律師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109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知道,通常所說的民事權利指的就是作為民事權利的主體依法能夠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相關義務的資格,作為自然人來說,民事權利的能力,指的是自然人依法享有和承擔民事權利義務的資格。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要在法律上獲得民事權利的保護,首先這個人要具有民事權利的能力。也就是說,民事權利能力是作為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是作為當事人來說取得權利和義務的必要條件,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自然人從出生到死亡,只要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都可以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及承擔民事義務。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們可以理解為,胎兒既然沒有出生,所以也就不具有相關的民事權利能力,也就可以認為胎兒不是民事主體,相關法律規定的未成年人的權利,但是對胎兒來說,我國的法律只是在繼承權方面對胎兒進行了相關的規定,對其他的尚未作出明確的規定。所以基于此背景下,有必要針對胎兒的民事權利進行研究。
一、我國有關胎兒利益保護的規定
雖然說針對胎兒的民事權利保護可以不必與自然的完全相同,但是,有必要針對胎兒的民事權利進行范圍方面的研究,針對胎兒權利保護立法方面也不能只是非黑即白。
(一)胎兒的健康權
健康權是指人應該享有的在身體和精神上保持健康的一種狀態的權利,但是通常來說,胎兒的精神狀態很難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評價,所以,我個人所理解的,胎兒的健康權指的是在母體中享有的健康正常發育的權利。但是有些專家指出,胎兒的生長必須要依賴母體而存在,當胎兒的健康受到傷害的時候,胎兒的母體就有權針對傷害個人的人身權請求相關的賠償,所以在針對胎兒健康權的保護立法方面,有些人認為這是多此一舉的。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認識胎兒在母體中,健康權是否受到傷害,只有在出生之后才能知道。
所以針對胎兒的健康權進行相關的立法保護,是非常必要的,一些西方的國家在針對胎兒的健康權進行審判的時候,通常將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
(二)扶養損害賠償請求權
當胎兒在出生前,胎兒未來的撫養人受到某種傷害導致死亡時,胎兒應該有撫養損害賠償請求權,這也是相關學者重點研究的一個話題之一。在我們正常的生活中,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胎兒在出生之前已經是存在的,但是在這個時候,胎兒扶養人受到某種傷害死亡,這樣就會導致胎兒的被撫養權被非法剝奪,在我國立法中,目前不支持這樣的請求,這種現象的出現,針對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是有非常嚴重的影響的。我國的相關法律應該保證,胎兒在出生后的被撫養權,假如這種權利被侵害,胎兒應該作為間接的受害人,應該享有撫養損害賠償請求權。所以我個人認為,胎兒應該具有扶養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是這種權利是否生效應該依據胎兒的出生來判定。
(三)繼承權
在我國現今實行的立法中,已經針對胎兒的繼承權做出了一些規定。根據我國1985年頒布的繼承法中的相關規定,當進行遺產分割的時候,應該保留胎兒在繼承方面的份額,如果胎兒在出生時死亡,則該保留的份額應該根據法律規定,進行繼承處理。之后在我國貫徹繼承法若干意見的相關規定中也曾提到,當出現應該為胎兒保留的份額未進行保留的時候,應當在繼承的遺產中進行扣除,不過如果胎兒出生后死亡了,其應該繼承的部分應由其繼承人繼承。這些規定都明確指出,胎兒在享有民事權利方面享有繼承權。
(四)純利益獲得權
在我們的生活中,胎兒會有很多機會獲得不需要付出就可以獲得的利益,比如,贈與或者是保險受益人。針對上述這些胎兒不用承擔任何義務就可以獲得的利益如何處置我們可以參照民法通則中相關規定,通過分析相關規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胎兒未來的法定監護人不可以拒絕代替胎兒去接受這些權益,也不能以任何手段損害胎兒的合法權益。不過,胎兒在出生時死亡,這些未付出就可以得到的利益應該返還,胎兒的原監護人不可以據為己有,如果胎兒在出生之后出現夭折的情況,這些利益應該作為胎兒的遺產,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進行繼承。
二、我國胎兒民事權利保護的現狀
我國民法通則針對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進行過相關的規定,公民在出生時到死亡為止,應該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并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并承擔民事義務。所以我國在胎兒民事是權力方面,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在繼承法中已經有過規定,在進行遺產分割的過程中,應當保留胎兒依法享有繼承的權利,胎兒應該繼承的部分應該給予保留,這是我國針對胎兒民事權利的唯一直接的規定。
另外,我國的婦女權益保障法中也曾做過規定,婦女在經期、孕期以及哺乳期應該受到特殊的保護,不允許以任何理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面解除與職工之間的勞動合同。在我國的刑法中,也曾有過規定,不滿十八周歲的女性犯罪,在審判的過程中懷孕的不適用于傷死亡。這些規定,統一都說明了保護胎兒的生命健康權。但是在我國的立法中,這些立法的出發點針對的都是保護婦女的權益,而沒有直接指出保護胎兒的權益。所以我國在立法方面,針對胎兒合法權益及民事權利的保證是空白的。相關問題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假如說胎兒在其受孕的過程中受到了某種傷害,在出生之后進行相關權利的請求,在我國并找不到相關法律的支持來進行審理,所以我國胎兒的合法權益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三、如何賦予胎兒民事權利能力
(一)明確胎兒權利保護時間
我國民事權利是以初生未開始死亡為結束,出生的意義表示的是從母體中出來,并且具有生命體征,這里的生命體征指的是胎兒在從母體中出來的時候保持生命的狀態,而保持生命狀態時間的長短尚沒有規定。如果胎兒沒有徹底的脫離母體,那就不能稱之為出生。如果胎兒在脫離母體之前死亡那就稱之為死胎,上述的這兩種情況,對于民事權利來說都不享有,不過只要胎兒脫離母親并且存活就能享有民事權利。
這種方式的立法保護,在我國通常稱之為帶有附加條件的立法保護。在我國臺灣地區的“民法”中有規定,在胎兒進行權益保護的時候,可以視是胎兒未出生,排除了胎兒作為義務的主體,在胎兒需要用法律來保護的時候,給予了胎兒相關的民事權利,為胎兒提供了比較完善的立法,這種方式的立法行為,是我國相關的立法需要進行借鑒的。
(二)明確胎兒權利保護范圍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胎兒在我國立法方面不具有民事主體的資格,但是為了能夠有效地保證胎兒在出生之后,能夠健康的生存和發展,在某種情況下,應該對胎兒利益進行相關保護。既然有在某種情況下的規定,就應該將這種規定,進行法律保護,用法律來切實保障胎兒的合法權益,明確應該保障胎兒合法權益的范圍。這些權利應該包括胎兒的健康權,繼承權,受撫養權,以及訴訟權。
(三)明確胎兒權利保護能力
通過明確態度全力的保護范圍,我們可以確信,我國針對胎兒的各種民事權利的保障,應該以立法的形式進行保障,這樣才能體現出法律的權利,除了針對我國胎兒,繼承權方面的法律規定之外,我國在胎兒的其他權益保護的過程中也應該進行立法,明確胎兒民事權利。是適應我國基本國情發展的一個趨勢,通過針對我國民事主體的發展進程進行考察,相關的專家指出:在歷史變遷的過程中,非自然人的實體為了有效保障立法者的需求,被賦予了法律人的資格,也就是說,上述資格的主體是民事權利能力的主體,胎兒就是其中情況之一。
確定胎兒民事權利延伸保護:
有位大學教授曾經提出了人身權延伸保護的說法,這種說法的意思就是根據相關的法律,針對民事主體的人身權進行保護的時候,對于其在誕生前或者死亡后的人身權益,在民法規定方面應該給予延伸。這種人身權延伸保護的說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當今針對人權進行相關保護的過程中應以維護自然人完整統一的合法權益為最終目的,保護社會以及個人利益的和諧。
首先,自然人在他的出生前和死亡后,存在著與其自身的權力相聯系的人身權利的延續。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自然人之所以享有相關的人事權力,是因為它具有民事權利的能力,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自然人在承擔其應有的民事權利能力之前或者之后已經和人身權益發生關系,這些人身權益都依附于自然人本身。雖然說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來說,這些權益有所不同,但是,維護這些人身權益在維護法律主體人格的過程中,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其次,胎兒的合法權益的保障,和死亡人的合法權益的保障,是與自然人人身權益的保障,互相連接的,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自然人的人身權益保障。胎兒的人身權益,自然人的人身權益,與死亡人的人身權益,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相互聯系的,三者缺一不可,在我國立法針對相關人身權益進行保障的過程中,這三者如果缺少一個環節,就會導致自然人的人格利益受到侵害,最終導致自然人的人身利益無法得到全方位的保護。
最后,我們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為,自然人利益的完整系統,是包括胎兒的人身權益以及死亡人的人身權益。為了針對自然人人身權利的保護進行立法,應該以人身權利的法律保護為中心。并且向胎兒及死亡后進行延伸,如果針對人身權的保護,沒有得到合理的立法,那么自然人最基本的法律人格就會喪失,如果法律只針對自然人的民事主體進行相關的人身權的保護,而不將其保護范圍延伸到胎兒或者是死亡后,同樣也會喪失自然人法律保護的完整性。只有針對自然人的人權保護更加全面,才能有效地維護自然人人格的完整,建立和諧統一的價值觀,維護社會以及個人的最基本利益。
四、總結
在我國,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否有效地行使,是社會各界專業人士應該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本篇文章首先針對我國胎兒的民事權利的相關立法進行研究,并針對胎兒的民事權利的立法保障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個人認為,針對胎兒的民事權利進行保障的過程中,應該賦予胎兒的特殊權利。通過,針對特殊權利的完善,應該賦予胎兒依法享有繼承權、健康權、受撫養權等權利。不過,在針對胎兒民事權利的立法過程中,也應該考慮到我國的基本國情,提出適應我國發展的民事權利保障立法。
參考文獻:
[1] 彭萬林.民法學(6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2][德]拉倫茨著.王曉曄、邵建東譯.德國民法通論.法律出版社.2013.
[3][美]艾倫·沃森著.李靜冰、姚新華譯.民法法系的演變及形成(1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
[4]周清林.主體性的缺失與重構(1版).法律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