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文章分別從確定納稅主體、課稅對象、納稅地點、納稅期限、稅務稽查、稅源監控等幾個方面深入分析了C2C 模式電子商務對稅收程序法的影響,以期對我國C2C 電子商務模式稅收程序法的制定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商務 C2C模式 稅收程序法 影響
電子商務將交易資金流程、信息傳輸、物流運輸緊密的結合起來,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商務貿易的效率,使交易過程中的雙方交易成本降低,增加雙方的收益,并且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發展。同時,由于電子商務具有電子傳輸特性,使得企業通過這種方式交易的時候可以免去許多的涉稅事項,使得企業偷避稅成為可能。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研究,勢必成為各國政府、學者的研究的重點。
稅務部門對傳統經濟的稅收征管是建立在有形的紙質憑證、賬簿和報表等資料基礎上。但在 C2C模式電子商務的交易中,由于其交易具有虛擬性、電子化等特點,使稅收征管在 C2C電子商務中失去了審計的基礎。
一、對確定納稅主體的影響
納稅主體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對于任何一個稅種,在現行稅制中都規定有明確的納稅主體。在實體經濟中,經營者都有固定的營業場所,稅務機關可以通過自然人居住地、應稅行為發生地等判斷標準來判斷經營者是否是其管轄領域內的納稅人。
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主要是通過虛擬的網絡平臺和社交平臺進行交易的,對納稅主體起到了虛擬化的作用。個人賣家不需要進行工商和稅務登記,只需要在網站上注冊就可以進行經營,并且網絡地址也是可以變化的,個人賣家利用發達的網絡技術修改自己的 IP 地址就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使稅務機關無法追蹤其行蹤。另外,他們也可以用虛假的身份來注冊網店,這些都給 C2C模式下納稅主體的確定帶來了困難。納稅主體的確定是國家征稅的前提,如果納稅主體不能確定,征稅工作就無法開展。
二、對明確課稅對象的影響
課稅對象又叫征稅客體、征稅對象,指稅法規定的應對什么征稅,是征納雙方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客體或標的,是一種稅區別于另一種稅的重要標志。課稅對象的不同決定了按不同的稅種及稅率征稅。傳統經濟中交易的標的物多以實物等固定的形式存在,較容易確定課稅對象。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工作對課稅對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弱化了課稅對象的區分,極易出現多個稅種的重復,很難界定課稅對象,對稅務部門的稅收征管造成很大的影響。
隨著 C2C模式下電子商務的發展,許多以有形形式存在的商品變成了以無形、數字化的形式存在,并通過網絡以信息流的方式傳遞以完成交易。加之電子加密技術在網絡中的運用,課稅對象的確定更加困難。例如在傳統經濟中以有形商品形式存在的書籍等,在實體經濟交易中,因為銷售的是有形商品,很容易判定是銷售貨物,對其應該征收增值稅,但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它以數字化的電子書的形式存在并交易,賣家只需要提供上述信息的賬號和密碼,買家就可以在網絡上閱讀,有時還可以通過復制進行傳播。在這種情況下是把這一交易認定為銷售商品、提供服務還是轉讓著作權呢?按照現行稅法的規定,如果認定為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應該征收增值稅。按照傳統的稅法中的規定,已經很難判定 C2C模式電子商務交易下的課稅對象,這極易造成稅收的重復征收及漏征,造成稅收征管上的混亂??傊?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課稅對象的確定存在界限劃分的模糊性,很難確定屬于那種課稅對象。
三、對確定納稅地點的影響
納稅地點主要是指根據各個稅種納稅對象的納稅環節和有利于對稅款的源泉控制而規定的納稅人的具體的納稅地點,納稅地點的確定是劃分各區域稅收管轄權的前提,解決了納稅人(包括代扣、代收、代繳義務人)應向哪個稅務機關繳稅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稅務機關應向哪些納稅人行使管轄權、監督權和處罰權的問題。在現行稅制中,對傳統經濟中的交易,都規定有明確的納稅地點,如個體工商戶銷售貨物的納稅地點是其登記注冊地,銷售不動產的納稅地點是不動產所在地等。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對納稅地點確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個人賣家根本沒有準確的地址可查,納稅地點無法確定。主要是因為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賣家無需進行工商和稅務登記,也無需提供準確的營業地點,只需在網站上注冊,就可以通過虛擬的網絡或社交平臺進行跨區域甚至跨境交易,在交易過程中也無需告知對方自己的地點。在這種情況下,無法確定納稅地點,對我國稅收管轄權造成極大的沖擊,所以必須修改現行稅法,對 C2C電子商務模式下的納稅地點進行明確確定,避免重復征稅和偷漏稅的現象出現。
四、對納稅期限的影響
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關于稅款繳納時間方面的規定,不同的稅種,納稅期限不同,稅法明確規定每種稅的納稅期限以保證稅款征收的穩定性和及時性,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在傳統經濟中通常以貨物交易的方式、收款的方式以及開具的發票上的日期等來確定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以此來判定納稅期限。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納稅主體虛擬化、征稅客體模糊化、憑證無紙化,很難判定交易行為發生的時間;加之交易過程中的發收貨、付收款時間也難以確定,都使得確定納稅期限失去了可操作性。
五、對稅務稽查的影響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對稅務稽查的影響是直接讓稅務稽查工作不能開展。稅務稽查是國家稅務部門對納稅人是否按規定繳納稅費進行監督的權利,有效的稅務稽查可以發現經營者在納稅方面的不規范及違法行為,增加稅收征管的深度和廣度,以保證國家經濟的平穩和健康運行。
傳統稅務稽查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詢問,二是查看賬簿信息,三是實地稽查。對于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這三種稅務稽查方式是無法開展工作的。首先是詢問,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主要是通過虛擬的網絡平臺或社交平臺進行交易的,很難確定賣家的位置。電子商務的地址主要是 IP地址,因為 IP地址的多變性和隨機性,要想確定一個準確的 IP 地址,需要稅務部門走訪大量的住戶去確定,勢必會造成征稅成本的大幅度增加,連賣家都不能確定,怎能進行詢問工作。其次是查看賬簿信息,傳統的稅務稽查查看賬簿信息主要是看公司的會計憑證或賬簿,用于對納稅人是否繳納稅費進行管理和監督。但是 C2C 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基本實現無紙化交易,交易的單據、物流信息和交易的價格等都是以電子數字的形式存在,這些數據極易修改和刪除,失去最基本的數據的稅務稽查是不可行的。最后是實地稽查,對于 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很多交易是跨省甚至是跨國的交易,如果稅務部門要進行實地稽查,暫不說賣家的地址難以確定,就是去尋找賣家的征稅成本也是很大的開銷,勢必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所以說 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對稅務稽查的影響是直接造成稅務稽查工作不能開展。
六、對稅源監控的影響
在傳統實體經濟中,稅務機關要求納稅人按照有關稅法及制度的規定,制作并保存與經營有關的紙質憑證、合同、賬簿等,并定期對這些資料進行稽查,以實現對稅源的有效監控。但在 C2C模式電子商務中,整個交易流程都是在網絡上以電子化的方式進行,個人賣家既沒有進行工商及稅務登記,也沒有按要求制作與保存與經營有關的紙質資料,電子網上訂單、電子支付憑證代替了傳統的銷售合同、支付憑證;加之電子憑證具有可修改而不留痕跡的特點,使其作為審計證據的可信度降低。另外,商品和服務的交易信息以信息流、資金流等形式在網絡中流動,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稅務機關很難對信息流、資金流等進行掌控和把握,這就使得稅務機關很難對 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進行有效的稅源監控。
在傳統實體經濟中,中介環節(中間商)的存在,使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等稅款征收方式得以實現,對零散、難監控稅源取得了有效的監控,大大降低了稅款征收成本,提高了監管效率。但在 C2C模式電子商務交易中,“個人賣家——終端消費者”的交易方式,致使中介環節基本消失,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等稅款征收方式在現在的稅務管理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實現。原本可以根據委托中介對零星稅款進行代扣代繳、代收代繳,在 C2C 模式電子商務交易中,就要求稅務部門直接從個人賣家那里收取稅費,造成國家稅收成本的增加。
參考文獻:
[1]梁俊嬌.電子商務之稅務稽查證據的真實性與合法性[J].稅務研究,2013
[2]白彥峰,張 琦.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稽征問題探討[J].稅務研究,2013
[3]范繼霞.完全電子商務征稅問題探討[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4]郭 松.C2C 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D].內蒙古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