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藝
【摘要】隨著經濟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與國內工程市場的逐漸飽和,開拓國際工程市場成為了諸多國內建筑企業的發展方向。然而,由于國際工程市場與國內工程市場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差異,如果國內建筑企業只是盲從大流地奔赴國際市場,必然是會陷入競爭劣勢的。本文簡單介紹國際工程市場,分析開拓國際工程市場需要具備的幾種能力,并就其強化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開拓;國際工程市場;能力;策略
近年來,國內建筑行業逐漸飽和,市場競爭日漸激烈,導致許多建筑企業都跟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工程市場。然而,很多企業并沒有充分意識到國際工程市場與國內市場的差異所在,更不具備高效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如此一來,諸多國內建筑企業都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盲目跟隨成功企業,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反而阻礙了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
一、國際工程市場概述
國際工程市場是指國際范圍內的建筑工程市場,即各國家、地區的建筑企業均可以通過這一市場來進行工程發包和承包,同時需要依照國際通行的標準與標準進行工程管理,完成工程項目。從本質上來說,國際工程市場與國內工程市場是一樣的,均是工程項目開發管理的開放性市場。但是,二者之間依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首先是在工程管理的難度上,國際工程市場比國內工程市場要困難得多。這是因為國際工程承包是一項跨國家及地區的工程管理活動,合作雙方需要在不同的背景下加以合作。尤其是對承包商而言,在經濟、工程、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都給工程管理帶來了極大難度。其次,國際工程市場的風險非常大,引發風險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外交等。無論是那個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國際工程管理的正常進行,為工程項目帶來極大的風險。另外,國際工程市場對建筑企業的要求更加嚴苛。鑒于合作方來自不同的國家,那么完全依照某個國家的相關標準進行管理明顯是行不通的,故而通常是以國際標準進行,最大程度上保證合同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和標準化。這就意味著合同管理更加復雜、嚴謹,為建筑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開拓國際工程市場的幾種能力分析
(一)國際市場開發能力
要想開拓國際工程市場,毫無疑問國際市場開發能力是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雖說國際工程市場是全球范圍內的大型工程市場,但這并不意味國內建筑企業就要具備所有國家及地區市場開發能力。實際上,只要擁有重點國家及地區市場開發能力,就能幫助建筑企業對目標市場進行正確、詳細的分析,從而為項目可行性提供基礎依據,并確定目標市場。
(二)投標報價能力
選定目標市場后,建筑企業應當及時跟進目標市場的工程信息,并對目標市場進行全方位地考察與分析。當目標市場有工程項目建設動態時,建筑企業需要及時跟進,這一點和國內市場其實差別不大。只不過需要建筑企業從國際的角度進行考察、分析,從而增加了標書制作方面難度,對投標報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充分展示自身的競標優勢,合理報價,增加中標機會。
(三)合同履約能力
通常來說,國際工程項目的合同都是按照國際慣例或標準制定的,國內建筑企業必須要對國際工程合同管理足夠熟悉,才能確保合同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同時,建筑企業還應當嚴格遵照合同要求進行工程管理,提升自身合同履約能力,方能有效減少與合作方的矛盾和分期,避免違約而給工程管理造成影響。
(四)融資策劃能力
在國際工程市場的大環境下,工程承包大多是以資本融合的形式完成的,這是由國際工程本身投資大,周期長的特性所決定的。因此,建筑企業必須具備良好的融資策劃能力,能夠與資本方展開有效溝通,并實現項目的融資策劃。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建筑企業需要對工程管理模式加以改革,積極適用BOT、PPP等新型管理模式來促進融資活動的進行和完成。
(五)國際市場風險管控能力
國際工程市場的風險系數非常高,這就對開拓國際工程市場提出了極高的風險管控能力要求。良好的國際工程市場風險管控能力,是指能夠全面洞察并分析各種風險因素,如經濟發展、政治變動、文化差異、環境影響、市場變化等。同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能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評估,并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構建完善的風險管控體系,盡可能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六)跨文化溝通能力
跨文化溝通能力不單單是指外語的日常交流能力,更是指要能夠充分意識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并能在溝通過程中做到求同存異,避免因文化認知不足而引起溝通阻塞或失效的情況出現。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提升應變能力,可以幫助建筑企業更好地與國際合作企業進行溝通、談判及合作,否則的話很容易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溝通崩盤,阻礙國際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三、強化國際市場開拓能力的策略
建筑企業要想實現開拓國際工程市場的目標,必須要全面強化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尤其是針對國際市場工程項目經理而言,要保證他們能滿足相應的能力要求,從而為企業帶來良好的國際合作機會。為此,企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國際市場工程項目經理的綜合能力。首先,國內建筑企業可以聯合創建相應的職業培訓體系,讓工程項目經理通過系統的學習來強化其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市場開發能力與投標報價能力,這是拿到國際工程項目的關鍵所在,需要進行重點培訓。其次,建筑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項目經理評估體系,對工程項目經理進行綜合能力的詳細評估,并強化相應的實踐訓練。在評估體系的基礎上,設置以能力和績效為核心的項目經理管理制度,以激勵和懲處機制促進項目經理強化自身能力。另外,建筑企業應當重視項目經理的進修學習,讓項目經理積極參加國際工程管理相關活動,或者送他們到國外進行專業培訓及掛職實習。政府部門也可以通過規范國際工程項目經理認證的方式,督促項目經理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并需要通過認證方可上崗。
結束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內建筑企業走向國際,走向世界是必然發展趨勢。為此,建筑企業需要做足準備,詳細了解國際工程市場狀況,分析國際工程市場特點,并全面提高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通常來說,建筑企業應當從國際工程項目經理入手,在國際市場開發、投標報價、合同履約、融資策劃、風險管控和跨文化溝通等方面對項目經理加以強化培訓,從而促進其開拓國際市場能力的提升,為企業進軍國際工程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文敏. 中國建筑企業海外市場開拓決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2]魯毅,劉春. 工程項目經理開拓國際市場的六種能力[J]. 項目管理評論,2017(04):72-74.
[3]田曉,戴曉云,黃云奇. 中國工程企業承包國際工程存在的困難及對策分析[J]. 改革與戰略,2012,28(08):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