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藝筱,曾慶濤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體育強國深入人心,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健康中國的倡議和口號如雷貫耳。作為中國人口基數最大的河南省,青少年占全省總人口的25%,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意味著祖國未來的棟梁。從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模式上看,我國培養體育人才一直是體教分離,即訓練與教學是分開的,使學生不能系統及深刻地理會體育訓練的真正含義,但體教分離也使得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競技運動員,并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實行體教結合,關注青少年身心、精神、文化等多方位的、全面的協調健康發展。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深入人心,以不變應萬變,所以青少年業余訓練的健康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也隨之變化,物質水平的整體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舊的體教分離的業余訓練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體教結合的訓練模式,究竟我們要以什么方式去訓練青少年呢?以什么方式去關注青少年業余訓練和當下的體教結合相聯系呢?
所謂“體教結合”,就是體育系統與教學系統相發展共同結合,21世紀的到來,青少年業余訓練必然要在新的模式下宣傳和學習,體教結合正符合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正統觀念,也是河南省培養青少年高水平運動員的必經之路。研究青少年業余訓練與體教合一的課題,對河南省體育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也是“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等學校培養青少年高質量運動員和業余訓練”的重要參考,對河南省儲備運動員和培養高質量的青少年運動健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就出現很多的問題,成績上不去,青少年體質跟不上,大型運動會拿不到獎牌,沒有更好的金牌運動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一現象呢?早期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的訓練體制和競賽制度不完善,教練不認真教,競賽模式、競賽章程及競賽工作人員出現極其混亂的狀態,優質的青少年運動隊伍的缺乏,高質量青少年運動人才的匱乏,青少年體質的低下,無法選取更好的體育培養目標。并且存在著青少年業余訓練數量的不足及人員參差不齊等狀況。要加大力度尋找高質量的青少年體育競技人才,要治理混亂的體育競賽制度,要從根本上發現和解決好體育競選、競賽的管理制度,為解決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問題做好高質量的儲備,全國體育大會上曾提出:“要以各種形式、各種方式把我國青少年業余訓練搞起來,要提高青少年業余訓練的高度和強度,做到業余訓練的真正提高,要辦好業余訓練的學校,要真正地做好業余訓練的發展。”隨后又在文件中指出,要大力發展青少年業余訓練,要以多種方式和形式組織好,發展好業余訓練,廣泛和大力地在河南省建立各種運動隊、業余訓練隊,青少年運動俱樂部,真正地把青少年業余訓練做起來,做大做強,必須要從最基本的做起,要做到層層遞增的趨勢,每一環節,每一個業余訓練隊的內容都要做到最完美的配置和訓練隊伍的建設,必須做到青少年業余訓練隊伍里的人才高、質量高,不再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要做到尖子更尖,體育競技人才運動水平更高的基本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隊伍逐漸壯大,但出現的問題也接踵而來。首先從人員不夠到現在的人員層次不齊、人員混亂及體育競技管理制度的混亂,所以,要提倡各種訓練方式的業余訓練,要結合好業余訓練和體教合一的訓練培訓方式,要真正地做到學校體育健康、積極向上的發展,要提高業余訓練的質量,提高青少年業余訓練的專業水平和綜合水平。要真正地做到青少年業余訓練水平的提高及加強體教合一的文化傳統,要加強業余水平的提高,要增加業余訓練的強度,要提高體教合一的質量,要真正地做到政府起主導作用,學校體育、社會大眾積極的配合。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青年的業余體育訓練更為明顯,從1992—1993年,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組織機構大批量的建成,使得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隊伍能夠茁壯成長。有3 448人接受了青少年業余培訓,并且有3個級別的業余訓練是高質量、高水平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精英運動員的比例是1.8∶1.18。近年來,在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比賽中有3億人參加了學校培訓。1995年,17 000名小學生接受了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目前的業余教育管理不區分省級管理和市級管理。由于青少年人數太多,業余訓練和精英訓練規模不大,缺乏財力,缺乏體教合一的探索機制。
改革開放之前,河南省青少年業余訓練的體育競賽機制完全是由私人承辦,是私營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承辦,沒有充分發揮好體教合一、體育優先、青少年健康運動的真正的合理化目標。1981年之后,國家提出要充分發揮各種力量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機制,真正的展現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不單單是私人、私企的責任,民營企業的責任,更是大家、政府、體育相關部門共同的責任,所以,要充分協調好相關力量,真正地做到政企合一,團結一致地為青少年體育籌備一切力量,加強青少年業余訓練的一切標準,提高青少年業余訓練的標準,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高質量的青少年體育競技人才,要大力開展各方面運動渠道,要建立城市與農村相結合,要縱向、橫向的發展青少年業余訓練的隊伍,促進政府、學校、個人和企業真正的落實到青少年業余訓練的隊伍中來,拉大資金,加大經濟的投入,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利用網絡,微信,微博的社交媒體的眾多力量,把青少年業余訓練真正充分的發揮到極致,成為新時期的青少年業余訓練的標志點,也為我國青少年業余訓練和體育競賽發揮優勢,并創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改革開放以來,逐步暴露出青少年業余訓練的各種問題,如高水平運動員退役后的生活如何保障,高水平運動員退役后經濟來源,青少年業余訓練中高水平運動員的文化素質如何體現,如何看待高水平運動員退役后的暴力事件等。對此,國家體育總局發布文件,在高水平運動員退役后,在學校管理、青少年業余訓練的基礎上,不僅要提高高水平運動員的文化素養,更要提高高水平運動員的精神涵養。1987年,河南省各大高校開始招收一批優秀的高水平運動員參與各高校的學校文化素養的建設學習,試點的每個學校都有經濟條件來滿足運動員日常的訓練和文化知識的學習。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體教合一已經不僅僅是口號,更是新時期、新時代青少年業余訓練和體教合一的完美展現,是高水平運動員實現再就業、再創造、再更新的狀態,創新機制的發展。1991年,河南省把青少年業余訓練的目標定為以下幾點:(1)要把青少年業余訓練推向全國、社會、大眾、學校、各個社區等,要以多形式,多渠道的方法體現青少年業余訓練的重要性,要從一家之談到百家齊放的角色的改變,從私企、民營企業的贊助,到政府、學校、社會、個人、人人體育、體育人人、千家萬戶訓練的準備活動,使業余訓練的路子越走越寬,真正地做到解決問題。(2)積極推進天人合一,體教結合的新時代的教學模式,體要體育訓練什么,教要教什么,并重新確立50多所大學,真正的確立體育大學、大學體育的深刻內涵,要把青少年業余訓練的體育目標和體教合一的體育目標完美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