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海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陽江 529500)
由于休閑體育是我國的新辦專業,還未形成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對要怎樣培養及培養怎樣的人才都沒有清晰的概念。本文通過分析一些高校的休閑體育教學人才培養方案發現,這一學科的課程設置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各大高校的休閑體育課程時數也相差甚遠。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學校仍然過于重視理論知識教育,并且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文通過對當代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進行分析和了解,從而提出有利于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
縱觀各大高校所開展的休閑體育教學情況,其中大部分學校都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面發展,也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休閑體育活動指導、管理與策劃的專業師資力量,其所遵循的培養目標及定位也符合社會的發展走向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但是,學校與學校之間在培養休閑體育人才的具體細節上有所不同。例如,上海體育學院明確強調學生在接受了一定的休閑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理論、知識及技能的基礎之上,同時也必須具備一定的休閑體育實踐能力,并且要求學生必須要有所專長。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休閑體育活動的規律,且能夠通過多方位、多角度進行體育市場變化的洞察與研究,以及能夠很好地從事相關宣傳推廣、管理策劃等具體實踐能力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沈陽體育學院則是更為注重對學生戶外休閑體育領域從事相關組織、經營、管理及策劃等的應用型人才;廣州體育學院則是突出培養學生能夠勝任在企業、協會、旅游及學校等部門從事相關指導他人進行體育休閑活動及市場營銷的寬泛型人才。而從休閑體育的興起與發展的整體過程來分析,休閑體育處于初興時期,所以必須要緊緊圍繞這一學科的獨特發展領域及服務對象來開展相關的活動。如果不能夠找準其獨特性,對體育活動的開閘也不具備較強的針對性。在通過分析各大高校所開展的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活動可知,這些學校基本上都有著一致的培養目標,但是在具體的人才培養規格上存在一定的異化,主要表現為對運動技能的水平及社會體育指導員現行等級,以及其他方面的休閑體育人才培養規格上。
各大高校之間在休閑體育課程設置規定方面有所不同,如上海體育學院的總課時數將近2 800學時,而廣州體育學院的休閑體育教學課程總課時大概是2 300學時左右,2所學校之間相差了接近500學時。我國許多高校也都選擇采用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而各大高校對必修課和選修課的重視程度也不同。另外,對課程學分制的規定也不一樣,對選修課和必修課所占的學分比例的分配也大相徑庭。這一現象說明了我國不同體育學校在本校的休閑體育教學課程中存在著或突出必修課、或突出選修課程的2種教學模式。同時,各大學校對實踐課所占分值比例的設定也不相同,這些種種問題都表明體育休閑這一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分歧,而這些分析也恰恰推動了這一新興教育的發展。
實踐環節作為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重要路徑,也是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基本模式中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方式。而各大高校的休閑體育人才培養包括實習、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畢業論文設計等,但其中有個別學校進行了實踐環節的創新,不僅體現在為學生提供休閑體育的實訓基地及分段式教學,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及時的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通過再次學習進行短板的補齊,從而達到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通過對我國休閑體育教學現狀的深刻剖析后可知,想要及時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就必須要按照國家當代休閑體育教育方針的指向,各大高校要認真遵循國家的要求,把握休閑體育自身的專業特性,并且要以社會的實際需要為基本培養導向。而這其中各大高校對休閑體育這一學科的構建一般是以休閑體育學科的規訓為依托、以當前市場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國家利益為宗旨的3種范式。(1)以學科規訓為依托指的是各大高校的休閑體育專業的課程設置要根據學科的基本特點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布局;(2)以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導向,指的是當代休閑體育專業課程內容設置必須要根據我國當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實況和需求來進行更為充分的設定;(3)以國家利益為宗旨意在說明大學休閑體育的學科發展必須要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也要更好的服務于國家利益,從而更好的承載且維護國家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傳統、利益追求及意識形態。由于我國當代的休閑體育伴隨著國家現代化建設的蓬勃發展而引發的一種體育現象,而休閑體育專業的興辦,主要是為了側重于培養出一批人才,即能夠著重服務于社會中人們對休閑體育實際需要的一批新型人才。因此,就當前休閑體育的專業建設來說,當前階段更是應側重于市場需求,并且要培養出更多實踐型人才,而不僅是培養只能夠掌握專業知識的“大學問家”,更多的是要求休閑體育專業人才要具備很強的服務、管理和應用能力。由此可見,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實現知識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二者之間高度統一的培養模式,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擁有更為扎實的實踐應用能力。
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盡快構建一個完善的應用型知識及實踐能力培養的雙向體系尤為關鍵。縱觀我國當代在培養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的現狀可知,我國現階段人才培養方案仍然是以知識教育為主,對學生應具備的實踐能力關注甚少。因此,要盡快建立一個能夠更好地突出培養學生能力,以及滿足市場需求的培養模式不僅是作為當前休閑體育建設的主方向之一,也是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專業水平及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要想更為及時的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及時更新各大高校的教學理念,并要及時沖破偏重理論知識培養模式的牢籠,這樣才能更為及時的實現當代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對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來說,其培養模式離不開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二者的結合與統一,但是實踐能力的培養仍然占據著主體地位。因此,為了能夠培養出更為出色的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就必須要以其專業基礎知識為依托,突出構建其與體育實踐融合的體系。而對學生能力培養體系的建設則是要注重突出其活動策劃、組織、主持活動的能力,從而能夠為國家輸出更多符合社會市場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目前我國所采用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先基礎—后提高—再實踐”的傳統培養過程,其中由于許多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過于松散,而且也沒有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使得學生即使掌握了相關知識也不能進行很好的學以致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這一教學過程失去了實質意義。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不能及時的發現自身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不足和缺陷,使得學生雖然滿腹理論知識,但是卻不能得到很好的實踐。而“實踐出真知”,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得以驗證,因此各大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必須要堅持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使學生及時的掌握當前社會中人們體育活動的新的變化,而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方法的不斷改革,并且最終構建一個科學性較強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科學性較強的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意在強調注重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及高質量。(1)學校要將實踐性教學的比例擴大,因為休閑體育專業本身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而學生所必需的實踐能力要通過這一體系的基礎上才能很好地實現。因此,學校必須要提高實踐性課程和內容的比例,并且保證該課程有充足的課時數量。(2)學校也要加強休閑體育教學內容和過程二者的實踐性,并且要著實加強休閑體育教學內容的技能和實踐知識并重,從而達到強化教學過程,使其更具實踐性,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不斷的提高。另外,學校必須要重視為學生創建相應的實訓基地,從而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實訓和見習機會。
雄厚的師資力量是休閑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倘若沒有充足的師資力量,對學生的休閑體育教學也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使得學生在這一新興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很難較快的形成自主學習意識,而對這一學科過早的進行自主學習也不可行。因此,必須要有專業性極強的教師進行引導和幫助,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更為充分的指導,才能夠幫助學生在休閑體育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達到國家的要求。這一學科的人才將來必定要走向企業、走向休閑服務行業、走向社會,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指導時要加強自身綜合教學能力和與時俱進的理念,不斷的提高自我實踐教學意識,從而為學生帶來更為專業的指導性意見,使得學生在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力量的領導下更好的培養自身專業能力。
由于休閑體育作為我國當代一門新興學科,其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不僅需要各方各界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也要加大對休閑體育教育的倡導和推行,極大程度上推行全面健身的理念,使得國人的身體素質不斷加強。同時,各大高校也要鼓勵學生充分參與到本校休閑體育專業教育教學活動中,從而為我國培養出更多休閑體育專業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