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帥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技能大賽作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具有其獨特的競技和教育內涵。作為中國職業教育中的一項重要舉措,職業技能大賽不僅能檢測到中國教育的本質,以及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也可以為學校及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讓職業教育和社會需求達到統一。
通過技能大賽,學校與企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體現了職業教育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學生職業技能的目的。2016年全國體育職業技能大賽首次有企業加入,這樣企業能通過這一平臺邀請優秀的學員加入到自己的企業,而學生也可能利用這一平臺更好的展示自己,獲得社會的認可。為此,若想實現高職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更好地為社會輸入專業性人才,職業技能大賽是一個很好的與社會、企業相吻合的契合點。
職業院校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的,因此大多高職院校過于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學生的文化教育,導致學生文化知識的欠缺。這與社會所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教育目的相違背。而文化知識的相對欠缺導致學生學習動機不是很強,自信心也相對不足,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加強學生的通識課程的學習,并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訓練,爭取在學校社會的層層篩選中脫穎而出,進而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由此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技能大賽離不開教師對技能大賽規則的深入了解與分析,離不開教師針對性的專業指導,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指導。因此技能大賽對教師也是一次新的挑戰,學生們的比武大賽實際上也是教師職業能力的暗自較量,教師不應停留在原有的知識層面,而應更新其原有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展為己任,更好的指導學生。教師知識淵博,才能給學生以更廣闊的視野。專業指導教師的技能水平與競賽學生的技能水平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因此,學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僅應為學校選拔新的優秀教師,而且也需對現有的師資加強培訓與學習,壯大與完善學校的師資隊伍。
全國高等體育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主要包括對運動項目的指導、體育類比賽的營銷推廣、個人職業技能競賽和體育項目推介等方向的內容。對學生參加體育職業技能大賽跆拳道項目所需技能進行歸結,不僅可以有目標性的進行實踐教育,促使選手更好的展示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素養,而且可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個人技能展示這一項包括品勢和腿法展示,品勢即從高麗演練、金剛演練、太白演練、平原演練任選2項進行展示,腿法包括單一腿法和組合腿法。
在所有的展示中,首先要關注技術的準確性。(1)應注意跆拳道動作的合理與流暢,這是最基本也最為關鍵的要求,按照跆拳道準則為基本,再以腿為主,以手為輔的教學方法為中心所形成的動作與精神的相統一為跆拳道的合理思想。(2)要注意跆拳道技術動作路線,每個運動項目都有所屬的技術動作,而每個技術動作都有他固定的動作線路。每個線路的不同,也代表了每個技術動作的不同。其次,動作表現力也是很關鍵的因素。(1)需具備氣勢,跆拳道的氣勢從丹田的發聲、凌厲的眼神和霸氣的動作均可顯示出來。(2)禮儀是跆拳道運動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每一個跆拳道練習者在進入道場時,首先要向國旗和教練行跆拳道的鞠躬禮,以此來表示對祖國的熱愛,對國旗的尊重和對教練的尊敬;見到隊友時也應行禮問好,以表示友好。
在教學輔導實操演示這一環節,10min的時間內將一個知識點清楚明晰而又具有創意性的講解出來,不僅需要講解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優秀的課程設計能力,成熟的教學組織能力、專業的課程語言能力,而且能夠富有創意并且流暢的進行展示,調動學生的情緒感染力,注意將禮儀規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這樣才能在眾多的選手中脫穎而出。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據此針對性的進行訓練,以提高學生相關方面的能力,進而呈現出一堂精致的跆拳道微型課程。首先,需要專業的課程語言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和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是課程語言能力的2個組成部分。因此,教師不僅需有意識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藝術性與感染力,而且要求學生動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其次,成熟的教學組織能力。跆拳道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教學的速度和學生的訓練強度,課程安排要適應學生的能力,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情況,一定要積極冷靜的處理。
何為推介,推介即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組織介紹,希望被任用或接受,有推廣介紹之意。跆拳道課程推介即要順應接受者的心理,用得體的語言介紹跆拳道的健身原理、鍛煉的方法、防護知識,使假設對象能全方位的了解這一體育項目,并進而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欲望。如何短時間內將項目/課程推介出去并得到反饋,PPT展現形式的多樣性可以給假設對象以直觀的感受與了解。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認知理念及認知方式,在 PPT 制作中需要堅持豐富性、功能性及關聯性特點,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更加積極的學習氛圍。在項目推介環節,語言表達能力是主要的表現方式。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讓學生模擬比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將跆拳道所重視的禮儀禮節的要求貫穿其中。尤其需注重學生講解、口令、指示、答疑、評價等的培養。
“以練促賽,以賽代練,賽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內涵如下:(1)以練促賽,是職業基礎職業崗位運行技術標準的國家或行業要求,企業對接專業技能人才,密切注意相關企業需要,實踐教學科學組織學生職業技能培訓。(2)以賽代練,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比賽,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素養,提升職業技能,不斷提高教育水平。(3)賽練結合,實踐與競爭的結合是指通過不斷變化,加強培訓和評估專業競賽,使學生調整自己的職業心態,發展適應能力的教學模式。
壓力訓練法是通過平日的訓練施加于學員適當的壓力,使其不松懈,不氣餒,積極應戰。當然適當的壓力,會激發學員的學習積極性,但過度的壓力反而會適得其反,這就需要我們運用一些手段來平衡他,去打破他,去消融所謂的壓力,來達到訓練帶來的效果和成績。如 “語言鼓勵”和“幫助轉移注意力”均是不錯的解壓方式。此外,還可以采用觀看教學訓練的方法增強學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可以召集許多不同班級的同學在不同的地點觀看教學訓練,讓參加跆拳道項目的若干隊員適應在不同地點與不同的人群面前拋頭露面,達到心如止水的常態;期間也可以召集教師與校領導批評指點,分析問題,并及時修煉計劃,讓學員在不同的環境下快速成長起來。
重復訓練法是在動作不變的情況下,反復地進行練習。重復訓練法不同于循環訓練法,重復訓練法只針對所有動作的一個動作,反復練習,直到該動作達到精準狀態。在進行重復訓練時,必須考慮學員的身體狀況,切不可用唯一的標準要求所有人,應進行因材施教。使所有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體能進行相應的動作組數,而且教師應注意氛圍的調節,使重復動作訓練時不要太過乏味。
模擬訓練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則和要求,以組織有勝負結果的比賽方式進行訓練的方法。比賽訓練法適用于跆拳道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心理等的訓練。模擬訓練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學員的身體訓練水平,積累比賽經驗,增強實戰能力,調動學員的訓練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員的進取精神,提高學員的心理素質,檢查教學訓練效果。模擬訓練是綜合訓練,這一訓練能加強決定訓練狀態的諸多因素之間的結合,加速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適應過程,促使學員根據比賽行為的要求,直接提高自己的身體、心理、技術和戰術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在準備期和比賽期內,訓練和比賽相結合,能大大提高學員的競技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