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
(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寧夏 銀川 750021)
當今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教育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因具備“短(時間)?。▋热菥劢梗┚ň牡慕虒W設計、視頻制作、內容講解)悍(效果震撼)”的特點得到廣泛認可。所以,順應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學改革,結合AutoCAD課程操作性強的特點,筆者在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應用,取得一定的效果。
(1)AutoCAD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其涉及到的命令多,操作繁瑣。包括繪圖命令、編輯命令、文字及標注等等,學生不僅要掌握每種命令的操作,還要根據不同的圖形合理靈活地使用不同命令,而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應遵循各類專業、行業規定。結合實踐經驗,繪圖時常采用快捷方式進行操作,而課堂老師講授的快捷操作,書中并不涉及,學生若對照課本進行自學或課后學習,相對吃力。
(2)目前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由于時間限制,教師演示得多,學生練習少。課堂上,學生層次水平的差異化,知識接收能力不同,教師演示時學生看似掌握,但因操作步驟繁瑣,環環相扣,學生在自行練習時很容易忘記;教師巡回指導時,時間、精力有限,無法完全實現一對一的答疑,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后,學生因為忘記某個操作步驟而影響后續練習的情況時有發生,老師又無法當面答疑,只能將問題擱置,久而久之,學生產生厭倦情緒。
學生通過AutoCAD的學習,應該熟練掌握軟件的操作技巧,不該停留在老師講,學生練的模式上,尤其對于AutoCAD這門操作性特別強的課程,學生更希望能在操作某個步驟“卡殼”的時候能得到指點。老師也應在信息化環境下借用多樣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將知識變得生動、直觀、容易理解。微課則滿足了這些要求:
(1)學習內容簡短、目標明確。教師可以將各類命令以微課的形式設計并制作出來,如直線的繪制、圓的繪制、陣列命令、標注的應用等,幫助有需要的同學進行學習。利用微課這種新穎的方式進行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使用靈活,實時學習。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隨時隨地觀看,學習、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實現了差異化教學,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的各環節中都可以合理地使用微課。
(1)依據教學內容及課程標準要求,確定微課內容在設計微課前,應深入分析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保證知識點的完整性和相對獨立性,據此確定微課內容。AutoCAD課程以學生掌握其繪圖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為目的,故教學內容主要以案例教學和任務驅動為主進行選取,注重各種命令的可操作性。一般按照教學目標,選擇重點、難點、易出錯的點,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考慮到后續學生查詢命令的便捷性,微課基本按照常用命令 (包括繪圖命令和編輯命令)的操作進行制作,如“直線”、“圓”、“縮放”、“鏡像”、“陣列”、“標注”等。
(2)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進行教學設計,編寫腳本
根據課程標準,分析教學內容,強調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易錯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選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及手段,思考如何用簡潔、規范的操作過程、清晰的語言表述清楚所學內容。
教學設計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所以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適當加入前沿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腳本利用國內著名研究者胡鐵生老師提出的微課設計模板統一進行編寫,內容包括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過程及時間分配等。
(3)制作微課
微課分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等十一種類型。AutoCAD這門課程操作性極強,所以微課的類型適合以演示為主,其他形式作為輔助。
在制作AutoCAD微課時,主要利用CS(Camtasia Studio)軟件進行錄屏,微課呈現的教學過程應簡潔、清晰、流暢,故需要在錄屏的同時對每個操作步驟都進行詳細的講解,對重難點及易出錯的地方進行明顯的標記及文字說明。制作完成后,與其他制作好的微課一塊編輯,統一片頭片尾,上傳至教學資源平臺供學生點擊、下載學習。
(1)課前。學生很少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尤其對該課程而言,需要準備課本和電腦,學生因為怕麻煩更不愿意進行預習,在引入微課教學后,讓學生課前通過登錄教學資源平臺,點擊瀏覽微課,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了解本次課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在聽課時,有的放矢,達到更好的效果。
(2)課中。老師可以通過微課,就某個難點或是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統一講解;學生自行練習時,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進度,隨時播放、暫停甚至反復播放微課內容,實現“一對一”指導,個性化學習。
(3)課后。由于課程本身設計的命令操作步驟繁復,加上學生理解能力的差異化,他們無法在課堂上完全掌握所學知識點,借助于微課,對課堂上疏忽或是忘記的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鞏固,提高學習效率。
實驗對象選取寧夏廣播電視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1班和2班兩個平行班級,分別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人數基本一致,經以往多次考核測試結果表明,兩班的學習程度差異不大,且都由本人作為任課教師進行教學,保證教學進度、教學水平的一致性。
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實驗班引入微課教學模式,同樣以“圓”命令為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比對兩班的學習效果。之后實驗班和對照班互換,再次進行實驗,得出的結論近乎相同。
課堂練習,實驗班提問人數少,提問質量提高。對照班學生大多都會舉手提問,基本上都是因為忘記某個步驟,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來找老師答疑;實驗班學生提問較少,即使有問題,大多都是創新性的操作或探討。課堂練習的完成速度,實驗班明顯優于對照班。
課后,實驗班87%的學生都能完成作業,與對照班53%的完成率相比,優勢明顯。
課程結束后,筆者對所有參與學習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目的在于了解AutoCAD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效果,總結經驗,不斷改進。發放問卷78份,其中有效問卷77份。
問卷顯示:92%的學生經常觀看視頻,對這種學習方式感興趣,較找老師答疑而言,更喜歡微課這種方式,使用靈活,基本能解決學習任務中的問題;尤其是在課后,效果尤為明顯,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點,學到后面,之前哪個知識點遺忘了,隨時找到微課視頻進行學習,方便快捷。滿意度達88%。
學生還提到,以往處于怕麻煩或時間有限等原因沒有找老師或同學解答,影響了學習效率。有了微課后,遇到問題,打開手機或進入教學資源平臺,自己就可以解決問題,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明顯提高,課堂練習速度加快,有了學習成就感。
(1)節省時間和精力。借助于微課,無需重復講解某個操作步驟,可以把節省出的時間用來進行技能拓展。
(2)通過微課進行教學實踐,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吃透教學內容,更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合理的教學設計,同時注重課程內容與前沿信息技術的結合,考驗自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斷反思、不斷學習、不斷尋求進步。綜上,學生樂于接受微課這種學習方式,使用微課,能有效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鞏固所學知識;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提高了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老師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摸索,提高自身素養。
筆者在此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學習、總結了微課設計和制作的經驗;對微課應用的模式,微課的學習條件等相關理論基礎做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探討。
將新的教學模式——微課引入AutoCAD的教學中,要求老師將教學內容與信息化手段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并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學生自助學習的意識,真正發揮出微課在AutoCAD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