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玉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意識淡薄,普遍存在著重資產購置、輕資產管理,重資產使用、輕資產清查的問題。在國有資產管理中,部分事業沒有在資產管理部門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員,也沒有明確各部門在資產管理中的責任,導致各部門不重視資產管理,難以提高國有資產使用率。如,我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僅配置3名專職人員,這3名專職人員要負責資產采購、維修、報廢、處置等各項工作,更要密切關注計算機設備、電氣設備、通信設備的運行狀態,導致管理人員的工作量過大,難以做到對國有資產的全面監管。此外,事業單位各部門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偏低,沒有做好資產登記工作。如,我單位在2017開展的固定資產清查工作中,發現各部門固定資產流轉缺失必要手續,很難搞清固定資產去向。
事業單位雖然建立了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但是部分規章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疏漏,導致規章制度流于形式。一些單位沒有針對資產采購、使用、調入、調出、處置等環節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使得各部門未能積極配合資產管理工作,沒有履行部門資產管理職責,經常出現不登記資產臺賬、隨意處置資產的情況,導致資產管理效率偏低,易發生國有資產流失風險。
部分事業單位沒有定期對國有資產進行清查盤點,或在資產清查盤點中沒有執行規范的清查程序,導致清查步驟不嚴謹,各部門應付了事,嚴重影響清查結果的準確性,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風險。如,我單位在固定資產清查中,各部門對清查程序執行不到位,基本上都是清查什么就登記什么,并且很多部門上交的資產自查表存在著資產編號與資產實物不相符的問題。
在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中,經常發現資產賬務處理不及時的情況,沒有針對資產價值變動情況進行相應賬務處理。個別單位在資產明細賬上仍然記錄著早已報廢的資產,或資產已經報廢卻沒有進行賬務核銷,導致賬實不符現象較為嚴重。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部門沒有及時將資產變動的業務信息傳遞給財務部門,使得資產賬務信息遠遠滯后于資產實際變動。如,我單位各部門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著臺賬缺失、新建資產未及時登記入賬、專用設備登記困難、資產價值變動未進行賬務處理等問題。
事業單位領導要提高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全力支持資產管理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為此,事業單位應建立起國有資產管理機構,任命單位分管領導為總負責人,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員,明確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確保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深入開展。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要協調好財務部門、資產使用部門及其他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關系,并與各部門簽訂資產管理責任書,明確資產管理各個環節中各部門應承擔的責任,提高各部門參與資產管理的責任意識。同時,單位還要重視國有資產管理系統建設,方便單位領導、各部門及時獲取資產信息,了解本部門的資產現存量,減少重復購置固定資產、閑置浪費固定資產的情況發生。
事業單位遵循現行資產清查的有關規定,完善本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規范資產管理流程,使管理制度覆蓋到資產申請、報批、采購、驗收、登記、保管、使用、清查、處置等各個環節,確保資產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要完善和落實資產清查制度,明確資產清查范圍,由國有資產清查領導小組每半年牽頭組織一次全面的資產清查,編制資產清查盤點表,掌握各部門對國有資產的使用情況。同時,要將資產清查盤點表與財務部門的資產明細賬進行核對,確保賬實相符、賬卡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事業單位還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內部控制機制,將資產從申購到報廢的各個環節均納入到內部控制范圍內,動態監督各部門資產使用情況,并對各部門資產管理工作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落實相應的獎懲措施,提高各部門的資產管理意識。
事業單位應制定國有資產清查工作方案,由資產清查領導小組負責實施清查工作,將清查工作分為四個階段,確保資產清查程序規范化落實。一是摸底清理。單位內部各部門應認真開展資產自查工作,詳細登記本部門資產名稱、型號、數量、原值、購置日期、流轉變動、使用人、責任人等信息,并在資產清查盤點表中如實填入信息。二是實地盤查。由資產清查小組對比分析資產清查盤點表與財務部門提供的資產清單明細,分派專人到各個部門進行實地盤查,根據盤點表和資產清單核實資產情況,對存在賬實不符的地方進行記錄,并向相關責任人詢問資產動向。三是匯總整理。清查小組對資產清查資料進行匯總整理,編制固定資產匯總表,將其傳遞到財務部門,由財務部門根據資產清查結果進行相關賬務處理。四是總結階段。資產清查小組要整理歸檔資產清查檔案,針對資產清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責令各部門在限期內進行整改,并監督檢查各部門整改情況,避免整改流于形式。
事業單位財務部門要做好國有資產賬務管理工作,確保賬務信息如實反映單位資產價值狀況。一是財務部門要根據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做好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工作,準確確認資產入賬價值,并按月計提資產折舊。二是財務部門應統一制定資產卡,將資產卡發放到各個資產使用部門,在資產上貼上統一標簽,便于各部門和財務部門進行資產清查管理。三是財務部門應安排財務人員嚴格檢查資產入賬、轉讓、使用、處置等關鍵環節,根據檢查情況及時做好相應的賬務處理。財務部門要積極參與資產清查工作,根據清查匯總表對各項資產價值進行重新確認,并針對清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四是建立資產信息傳遞平臺,實現財務系統與固定資產系統的對接,確保財務部門能夠及時獲取固定資產購置修廢信息,進行相應賬務處理,實現對國有資產的動態監管。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要提高國有資產清查的重視程度,針對清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堵塞國有資產管理漏洞,不斷完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在國有資產管理中,事業單位財務部門要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做好資產管理工作,確保單位資產賬實相符、賬賬相符,有效防范國有資產流失風險。
[1]秦群芳.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時代金融,2017(8):102-103.
[2]黃迎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與管理的若干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1):124-126.
[3]傅少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清查與管理分析[J].當代會計,2016(1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