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丹
1.賬戶提現資金無法追蹤后期用途。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進行資金預算管理的部門擁有賬戶內部零散資金的提現使用權利,只要在規定提現資金額度內便可進行多次提現。因此有的部門會利用這個漏洞將一些較大數量的資金分成符合提現額度的幾部分,再分別對這部分資金進行提現,盡管提現記錄中會記錄這些資金的提現總額度,但卻無法對這些資金后期的用途進行實時追蹤,無法確定這些提現金額是否都是用于正常的辦公用途或是其他非法行為,一旦出現國庫資金的大量提現流出,將對國庫其他資金活動帶來極大的影響。
2.財政專戶資金的使用缺少專門的監督機構。財政專戶即財政資金專戶,這是各級財政部門為核算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在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開設的資金賬戶。截至今日我國的財政專戶數量已達20多萬戶,幾乎每個專戶都擁有大量可供財政部門調動使用的資金。但是財政部門對這些資金進行使用時,沒有相關專門對這些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督的機構,容易導致國庫大量資金的使用未經公開公正的審批流程便被財政部門隨意使用,降低了財政資金支付管理的可信度。
3.過多財政專戶管理的資金未能得到正確處理。財政專戶的資金多數由財政部門轉入,這主要是通過財政部門行使預先支付的權利將大量的財政資金都調配到財政專戶來完成的。此外,其他的資金預算單位在進行零散金額的提現時會先開設一個專門的賬戶,但開設該賬戶的流程并沒有上報審批,上級財政管理部門沒有對該賬戶的明確記錄管理,財政部門便可直接將提現的資金存入單位內原有賬戶中,提現出來用于業務支付的這些資金就可能會被資金預算單位管理人員中飽私囊,而導致不能及時完成其他的資金業務工作。
1.代理銀行的資金周轉壓力過大。各級的財政部門和資金預算管理部門在進行業務辦理時擁有讓代理銀行把業務資金先行支付的權利,一旦形成“先支付,后清算”的開端,便容易導致后期代理銀行資金匱乏的惡性結果。這多是由于后期資金運轉或是國庫資金調配出現問題,代理銀行并未能及時將預先支付的資金核算補回,這會導致代理銀行在其他方面的資金周轉壓力過大,給代理銀行帶來了資金缺乏問題。
2.代理銀行的業務規范監督不到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在一定方面給代理銀行帶來了不便,再加之上級財政管理部門對代理銀行缺少有力的監督體系,出現了不少代理銀行非法占用和挪用國庫資金的現象。代理銀行在進行資金業務工作時可通過與各級的財政部門相互通融,把財政專戶的資金都轉移到自己銀行名下進行管理,并且沒有按照國庫收付制度的相關管理條例來行事,把其管理資金用于非法用途以獲取自己銀行發展的最大利益,在沒有導致國庫資金的大量損失時上級管理部門就不會及時發現并解決這些違法違規行為。
3.代理銀行的業務工作實施無法與時代高要求相符合。現如今的多數代理銀行均為老企業,進行業務工作的系統軟件都具有滯后性,功能和性能都不能及時更新。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不乏新的科技技術,但代理銀行老舊的業務系統軟件缺少最新的適配系統,不能利用最新的發展技術來完成代理銀行其他的資金業務,對于更高精準要求的合計清算業務工作實施也存在限制,例如對零散資金提現等業務沒能做到每個過程都做到實時監管,后期的提現總額度清算也會因此而遺漏諸多細節。
1.國庫對資金支出缺少核對清算的實權。國庫資金的支出多根據財政部門與資金預算管理部門上報的數據來進行資金調動,但對于資金支付的詳細用途與其他信息國庫并沒有真正核對清算的權利。財政部門給出資金調動明細后核算工作則交由國庫的代理銀行來負責,但代理銀行又無從得知需核算的資金調動是否按照合理程序來辦理,如若涉及大量金額業務則國庫對其也只能被動的按照財政部門指令進行撥款,對這些資金的支出缺少真正監督的權利。
2.國庫對違法違規的業務資金交易沒有明確的處罰體系。國庫當前對內部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仍缺少完整的制度體系,過往采用的處罰手段不能很全面地對所有行為進行規范,只是能對一些較典型的案例進行處理。例如在進行內部業務核查時,若有明確非法占用和挪用國庫資金的行為則可以直接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但對一些不按常規辦事的業務行為則沒有明確的規定依據對相關負責人進行明確處罰,只能以警告和通報批評給其他員工做警示,國庫的實際處罰權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得過多。
3.國庫的資金來往實際情況與記錄情況不一致。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行后財政部門新增了一個經濟管理項目,將資金的支出信息與用途作為分類依據進行資金的分類管理,但國庫依舊采取舊的資金分類方法,導致了財政部門提供的資金信息記錄與國庫實際記錄情況不一致的情況,新的資金往來信息也不能及時、實時進行更新同步到國庫與財政部門的記錄部門,這會給后期的資金對賬核算工作帶來較大的隱患,也會讓資金支出的監督增大難度。
可適當減少當前的財政專戶數量,避免資金業務流程中的各種中間賬戶,從根本上減少中間賬戶辦理業務時產生的中間費用,或是把這些中間賬戶納入零散金額提現賬戶管理中,同時加快設立國庫單一賬戶的腳步,保證設立的賬戶能全權代表國庫資金業務進行的全過程,把國庫的資金業務工作變得更公開透明化和高效化。對于一些特定的財政專戶,盡量把其歸入國庫方便進行直接管理,例如面對代理銀行工作的專戶則要更明確其開設的自身條件與工作范疇,對于符合要求的則將該專戶的工作與當級財政部門接軌,把專戶的財政信息與國庫進行定期定時地上報反饋。
完善對各種資金業務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管理規定,還未有明確處罰規定的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如《金融違法行為處罰方法》來進行合理制定。其他已成文的內部管理條規要進行內容的細化工作,對國庫內的各部門工作規范都能有法可依。在設立國庫單一賬戶的過程中要對其直接支付功能進行規范與約束,既保證了資金不會無明細支出,又保證了資金業務工作的及時完整完成。
為了加快國庫資金電子化管理進程,國庫的管理要結合當代互聯網與通信網絡的發展,把資金管理信息與現有的管理系統有機整合起來。除此以外,還應積極響應國家“國家金庫工程”建設的開展,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更高標準、高準確度的新要求加入社會的信息工程化進程中,讓我國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新技術的基礎上獲得更快的發展,以此加強我國的國庫資金管理。
[1]劉貴生,李海.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勢在必行[J].國庫觀察與思考,2015(12).
[2]鄒梅群,陳蘇珍.關于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J].中央銀行經理國庫理論與實踐,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