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懷
(棗莊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棗莊 277000)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金融部門不斷深化認識,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力度,加強部門協調合作,全力做好金融扶貧文章,取得了積極成效。農村商業銀行是新形勢經濟工作體系中的重要支柱,其服務三農的經營定位能夠對精準扶貧工作產生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想真正落實農村的精準扶貧有一定的難度,大部分真正貧苦的群眾無法在扶貧中享受切實的幫助,也對扶貧工作的展開提出了警示。
中國自改革開放后大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也更加重視困難群眾的扶助工作,只有不斷落實扶貧工作,才能夠有效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對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重視,對所有人民都是公平的,在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觀點,利用先富帶動后富的目標來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國現階段已經實現了部分人“先富”的目標,因此農村脫貧問題也隨之受到社會的重視,也是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只有對困難群眾開展精準扶貧,才能夠有效增強困難群眾的社會公平感,更加推崇黨和政府對人民的公平公正,有利于實現我國社會的公平公正目標。
在商業銀行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困難群眾能夠感受到國家和社會對貧困群體的關懷,為了提高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努力,建言獻策,有效提高困難群眾對國家的認同感,最終實現社會團結的目的。目前,國際上大部分動亂、分裂問題的發生于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當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較低,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居民的生活,所以國家的認同感隨之下降,極其容易出現少數不法分子做出反社會行為,威脅社會治安,因此精準扶貧的提出能夠有效降低社會問題的發展頻率。
我國的社會發展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不僅是黨和政府的目標,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目標,在現如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更需要認清自身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國現階段正處于不平衡的經濟發展階段,城市和農村的群眾生活水平差異化較大,農村還存在有大部分的群眾處于困難階段,在十三五這個關鍵時期,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是實現百年計劃的重要關鍵點,只有徹底消除貧困,才能夠實現全面富裕的百年計劃。
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每年的困難群眾經濟評定標準也不斷的變化,并且由于扶貧群眾的人口基數十分龐大,導致在實際中扶貧工作的開展十分困難,相關部門對扶貧工作的開展不重視,經常出現監管不力的情況,難以將扶貧工作切實落到實處。政府部門在扶貧工作中擁有較大的權利,困難群眾要想獲得扶貧資金的難度較大,在沒有相應的資金援助基礎上,加大了困難群眾要想更快實現脫貧的難度。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難以提高扶貧工作的效率。同時,大部分的困難群眾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對政策的理解十分淺顯,難以真正參與到困難群眾的幫助政策當中,缺少參與的熱情。
目前,由于相關的扶貧工作制度與實際工作的開展契合度較低,難以在實際工作中體現真正的制度作用。大多數扶貧項目在進入到審批程序后,都要經過較多繁瑣的分析檢驗程序當中,市場經濟的變化十分快速,浪費較多的審批時間后得到的審批結果無法有效契合實際工作,對于扶貧工作的開展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更浪費了較多的資源投入。扶貧制度的僵化主要是由于制度缺乏科學性,農村精準扶貧工作不僅僅需要單一的資金支持,更需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代入,為困難群眾傳授相關的技術,幫助其分析政府扶持政策,調動困難群眾的發展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依靠國家資金發放這種片面化的脫貧。
相關部門為許多困難群眾提供扶貧產品,但是沒有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并且,由于農村的困難群眾沒有較高的知識素養,對審批項目不夠了解,而許多項目的材料準備和流程審批都十分復雜,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因此許多的扶貧產品都無法真正的幫助到困難群眾。與此同時,部分扶貧產品的投入對基礎建設的要求較高,在農村環境中難以實現,貧困居民由于自身的經濟落后,基礎建設水平較低,不能夠適應企業對基礎建設的要求,導致扶貧項目更趨于形式化,例如農作物的生長周期與引導生產經濟的扶助金不匹配,反而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生產增長等相悖問題。
對于農村商業銀行而言,貧困人口的數量對銀行的運營成本投入影響較大,二者之間成正相關關系,而大部分的困難群眾都存在收入單一的問題,一旦市場環境出現變化,就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信貸成本回收。與此同時,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較低,銀行難以得到較高的盈利收入,并且銀行的信貸利率也難以保證扶貧工作的運營成本。農村人口分布與城市差距較大,由于農村居住零散、產業不集中,也給精準扶貧工作帶來障礙。
現如今的扶貧模式不具備多樣化的特點,難以支撐脫貧目標的實現,要想實現全面脫貧仍有較大的差距。大部分的農村困難群眾的分布十分零散,不同地域的困難群眾的受困情況也十分差異化,大部分都受到農村客觀情況的影響,導致現階段所開展的扶貧工作還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成效不明顯。只有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多多樣化的選擇,才能夠幫助其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而不能局限于單一化的資金扶持模式中,也要提供相應的技術扶持。例如建設銀行綿陽分行的精準扶貧政策,就為北川縣陳家壩鄉四坪村的困難群眾實現脫貧建立了良好的扶貧模式。通過調查研究找準“貧根”、因地制宜制定幫扶規劃,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四坪村實際,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貧困山區“造血”功能和經濟發展后勁的“精準扶貧”新路子。充分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大力發展傳統生態養殖。同時,搭建平臺,土貨“洋”銷售。由建行、四坪村委與三戶貧困村民簽訂了三方定向扶貧幫扶協議書,為貧困村民提供了科學的扶助模式。
相關的扶貧工作人員的素養難以支撐扶貧工作的開展,導致扶貧資金無法落實到困難群眾手中,或是在資金交接過程中受到層層的剝削,真正到達群眾手中的資金較少,困難群眾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當中都無法得到扶貧資金的有效幫助,若是不能夠大力監管資金去向就無法有效保障困難群眾的利益,只有實現大力監督扶貧資金去向,才能將資金落到實處,困難群眾直接受益,最大化的減少中間的不明腐敗情況。農村商業銀行完全有能力接受資金托管業務,代為監督資金運行狀況。
現階段扶貧工作開展的主要問題就是監管不力,有較大一部分工作人員面對困難群眾的評定都取決于“獲利”的多少,只按照個人利益關系辦事導致了真正需要扶助的困難群眾無法獲得輔助名額,部分關系人員占據名額浪費扶助資源,阻礙了全面富裕的扶貧計劃開展,降低了全面小康的進度。只有建立完善的監管工作體系,對真正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進行評定扶助,避免相關人員權利過大的情況發生,讓權力的運行更加公開化、透明化,保證便民政策能夠切實幫助到貧苦群眾,而不是走表面形式,工作監管更加需要制度的配合,而不是依靠個人行為的束縛。
時代的發展促使經濟模式的轉變,目前的扶貧觀念沒有適應時代的發展,過于單一化的資金扶助無法從根本上扶助農村困難群眾,貧困人口所缺乏的更多是技術支持,資金支持只是起到推動作用。同時,農村的教育水平也相對落后,導致農村貧困人口的素養普遍不高,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來進行政策的扶持幫助,例如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的“扶貧金融服務站”政策,把精準扶貧送到貧困居民家門口。為解決農村地區長期缺乏有效金融服務的問題,郵儲銀行建立起了扶貧金融服務站,村民不僅足不出村就能了解最新的金融政策,辦理郵儲銀行的扶貧惠農小額貸款產品,同時能夠學到對假幣識別、金融詐騙、非法集資、風險防范等方面的金融知識,將扶貧金融服務站辦成貧困農戶家門口的金融便利店,解決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小額信貸、基礎金融服務等問題,使得貧困村、貧困農戶有效需求有人解決,加快審批進度,擯棄不必要的材料審批,以此來調動貧困人民的參與積極性,讓扶貧貸款渠道更加暢通,也有效普及了金融知識。
扶貧政策也要考慮到當地特色,根據當地特色來扶持特色產業,就可以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更為長久有利,例如成都農商銀行所開展的三個貧困地區的定點幫扶工作。首先,在大邑縣鶴鳴鄉青龍村,配備農村金融信息員,引導信貸資金投放及金融POS機具安裝。與政府簽訂大邑縣鶴鳴山風景區生態環境建設項目捐贈協議,出資25萬元,用于青龍村旅游人行步道建設;其次,在簡陽市鎮金鎮糖坊村,與鎮金鎮糖坊村簽訂了《雙基合作惠農貸款合作協議》,解決貧困農戶融資難問題;最后,在德格縣達馬鎮貢空村走訪,擬定2016-2019年每年提供50萬元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主要用于支付藏族傳統手工技藝培訓的各項費用,組織貧困戶學習手工技能,擁有一技之長。只有提供更有利于長遠發展的特色產業支持,才能夠實現可持續化的脫貧。
精準扶貧與長期扶貧不能夠一概而論,農村商業銀行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時更需要以農村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提供科學可持續化的生產扶持,實現農村的長遠發展,通過幫助困難群眾找到調動經濟的生產和生存技能,再結合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政策,為實現我國的百年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