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敬虎
(淶源縣農村信用聯社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利率的變動對于產業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利率市場化在我國正全面的推進。農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增加了利息收入的不準定性,使得經營風險逐步上升,為了應對這樣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關于農信社應對利率市場化應采取的相關措施。
利率市場的競爭可以促進我國金融業之間的競爭,在不斷的競爭過程中,金融業利用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因此利率市場化對于農信社的發展來說是新的機遇。之所以說是機遇是從以下方面來說的。
1.合理配置金融市場的資源。農信社要想與現代化的金融業齊頭并進,甚至趕超他們就必須更新自己的結算方式、提高品牌效益,加強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為競爭提供過硬的條件。農信社可以作為利率改革的試點單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用社的競爭優勢,加快信用社的資金回流,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利率市場化可以創新農信社的金融產品。利率市場化可以促進金融產品的創新,這對于降低農信社的經營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率市場化的運行,相關的產業、經營者對于金融產品會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斷的創新金融農品才可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占領更廣闊的市場。
3.農村金融市場的形成需要農信社利率改革試點。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其業務的機構不少都從農村中撤出。在這樣的形式下農村信用社在鄉鎮金融業中的地位就有了顯著的上升。因此,農村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就變成了農村信用社。
4.維護農信社客戶群體的利益。農村信用社在利率上的優惠政策,可以為農信社的存貸款客戶帶來較多的利益,并且貸款計結息方式的創新,可以更加快捷的解決企業資金上的問題。再者貸款利率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客戶是行不同的標準,這對于經營風險的預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率市場化在給農信社的發展帶來較大機遇的同時,也給農信社的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問題。其中利率市場化給農信社帶來的負面影響具體如下。
1.農村地區資金投入不足。利率市場化使得存貸款的利率相應的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貸款的成本增加,農村企業經營的資金鏈受到威脅,直接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并且使得農信社振興鄉村經濟的作用減弱。
2.農信社經營管理水平低影響了其自身的競爭力。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管理是一直就處于弱勢的地位,加上農信社的客戶量少,存款不足的問題,在實施利率市場化之后,更加影響農信社的在金融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利率不斷波動的情況下,會使農信社的資產和負債處于不平衡的趨勢,在貸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時,會使客戶提前取款或還款,從而影響農信社的經濟利益[1]。
3.高利率的放貸問題。利率市場化全面實施之后,農信社的經營受到威脅,面臨資金問題,不少信用社采取高利息的放貸手段來解決資金問題。這樣的高利息放貸雖然會在短期內解決信用社的資金緊張問題。但是長此以往經營風險還是不斷增加的。與此對應的低風險的借款人員,在成本提高的情況下,會相應的減少借款額度。這樣就是低風險貸款減少,高風險貸款增加,從而增加農信社的經營風險。
4.潛在風險加劇。農村信用社所經營的業務范圍較為狹窄,大多開展的業務就是將基礎的存貸款業務。但是在利率市場還實施之后,存貸款的利率受到影響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存貸款額度,這樣會使農信社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在貸款放不出去等的情況下,增加農信社的潛在風險。
農信社在面對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需要積極轉變原有的經營理念。法定農信社的利率是傳統利率管理的形式,這樣的管理問題使得農信社養成了重貸款風險、輕利率風險的思維模式。而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農信社應該更新原有的觀念,確立資產負債管理模式以利率風險為中心的管理機制,將利率風險的重要作用明確的予以提高。
農信社在利率改革的過程中需要監管部門對于利率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在謹慎評估的基礎上,穩步的促進利率改革。這樣的監管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農信社的經營風險,對于增強農信社的風險防范意識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農信社要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預案,以便在經營風險出現的時候可以及時的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統一性的實行需要依據性用社所開展業務的種類、相關的成本核算以及客戶的信用風險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考慮。利率水平的制定需要依據成本核算的結果進行,這樣可以保障農村信用社所從事的經濟活動滿足利率的變化的行情,有助于減少農村信用社資金限制情況的出現,同時也可以增強農村信用社自我承擔風險的能力。此外,形成利率風險衡量體系動態監管的模式。利率風險受多種情況的影響,比如農信社資產負債總額、社會利率調整問題等。動態利率風險衡量體系的建立可以將利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較大風險的出現。
良好的改革環境需要得到利率改革試點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利率改革試點推進的過程中需要向其金融機構解決說明利率改革的相關問題,以加強金融行業以及社會人士的支持配合。再者加強法制建設,健全利率風險管理相關的法律建設,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也需要建立擔保制度和財政貼息制度,以減少因為利率問題造成的貸款業務的急劇下降,從而健全農村金融服務的相關項目[2]。
綜上所述,利率市場化對于農信社的管理即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農村信用社要在有效的抓住機遇的同時,采取積極的措施應對挑戰,以更好的發揮農村信用社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