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瑞 石秀連 謝樹君 李婧琦
(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新創業發展程度是衡量和分析該國家或地區經濟活躍程度和未來發展前景的重要指標,創新創業是高新技術產出的源泉。創新創業產生的新動力促進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此,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具有一定獨立的產研開發能力,主要從事于新產品的開發和新市場的開拓的創新型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其創新活力既可以推動技術革新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成功過渡初創期高新技術企業憑借領先于市場的知識技術產權,具有極佳的發展前景。但由于技術型企業普遍初創時的規模較小,存在各種發展不足的問題。高新技術企業初期面臨著技術型企業自身的特質導致的融資難問題;同時高新技術企業主要依托于知識型投資,處于技術前沿風險較大,很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加不利于在市場上吸引投資者融入資金;企業員工以技術人員為主,內部管理結構容易失衡;另外由于企業資產比較少,致使其信用級別低、擔保價值低。
風險投資基金又叫創業基金,它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機構和個人的資金,投向于那些不具備上市資格的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其無需風險企業的資產抵押擔保,手續相對簡單。它的經營方針是在高風險中追求高收益,多以股份的形式參與投資,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所投資的企業盡快進入成熟期,取得上市資格,從而使公司資本增值。公司成功上市后,風險投資基金就可以通過證券市場轉讓股權而收回其投資的資金,繼續投向其它存在風險的企業。
風險投資基金在現有金融市場能夠篩選優劣企業、促進資金有效利用、推動技術創新的作用,讓它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在初創期成功生存下來的重要助力。
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其特殊的時代趨向性,必須不斷適應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技術浪潮,需要投入較大沉沒成本。我國現有的金融市場無法滿足社會上一批新興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需求,加之由于高新技術企業在初創期普遍規模較小達不到企業上市的要求,容易出現融資難的問題。風險投資憑借其無需任何擔保和抵押的特性以及有效的增值服務,與高新技術企業之間存在著較高的融合性和互補性,為解決高新技術企業在初創期的融資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1.產權明晰。風險投資基金的產權十分明晰,各投資者既可以參與基金管理,也可以隨時轉讓基金證券,從而對基金管理公司構成強有力的產權約束,更加充分發揮其專業管理的優勢。
2.減少投資盲目性。首先風險投資公司在進行資金投入前,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慮會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可行性分析論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投資的盲目性;其次風險投資公司通過內部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可以控制資金的流向,保證風險企業將資金用于技術創新活動;最后風險投資公司自身的高效、專業的管理,能夠吸引大量社會閑散資金的投入,進而促進被投資企業的發展。
3.投資回報大。基金管理公司將風險資本投資于發展前景好、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提供專業的監管和服務來實現企業價值增值,一旦項目投資成功,投資人將獲得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
1.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成果本身存在的極大風險,使得我國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系統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而風險投資基金的設立,恰能夠解決這種普遍存在的風險企業融資難問題。風險投資不但可以彌補風險企業的資金空白,還能為風險企業提供融資之外的專業服務,以實現高科技成果向商業化和產業化的轉化,加快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升級,促使其轉化為現實商品,實現其價值增值。
2.風險投資為企業分擔技術創新風險。風險投資機制就具有風險分散功能,首先,風險投資基金可以為企業引入多元化的資金來源,從而將風險轉嫁給多元化的資金供給主體;其次,風險投資家具有豐富的項目研究和評估經驗,他們通過對風險項目的嚴格審查和篩選,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風險。
1.有利于緩解我國目前的就業壓力。風險投資使得眾多高新創業企業得以存活并且妥善運營,從而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此外由于高科技企業自身的高成長性特點,使其創造就業崗位的速度也非常迅速。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關鍵時期,結構性矛盾突出,就業壓力猶存,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發展風險投資顯得尤為重要。
2.有利于增強我國科技國際競爭力。技術創新和進步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根本因素,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引進更多資本和人才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投入產出比,提高生產附加值,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轉為集約型,從而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2016年全國“兩會”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2017年我國社會R&D支出預計達到1.76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70.9%,全社會R&D支出占GDP比重為2.15%,超過歐盟15國2.1%的平均水平,顯示出追趕發達國家的經濟趨勢。
3.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結構分化問題日趨明顯,產業結構問題尤為突出,綠色低碳、高科技、附加值高的產業比重偏低。風險投資基金的發展,可以促進高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從而促進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推動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保證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合肥作為安徽省會,具有連接中部和東南部的地區的獨特的地理優勢。近年來,合肥市政府將“打造基金集聚區”作為合肥高新產業區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戰略部署,形成了極具吸引力的機制優勢和品牌效應?,F在高新區共聚集股權投資基金150余支,資金規模突破1600億元,基金集聚基金集聚持續加速,繼續呈現爆發增長態勢。依靠其區位優勢和發展趨勢,合肥對于新興的高新企業發起的風險投資基金展現出了其地域性的特點,也能從中窺出合肥高新企業與風投基金共生共利的關系。大部分高新技術產業都屬于高風險高收益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的管理者在進行投資時一著不慎就有可能遭受損失,因此基金管理者需要考慮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經營情況,并對企業及其所在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充分預測后再決定是否投資。
本文選取科訊投資基金(后現轉型為易方達科訊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作為案例分析對象,針對其投資經營狀況分析風險投資基金的運作機制。
根據披露出來的財務報表可知,科訊投資基金轉型前的利潤為負值,加權平均基金份額的本期利潤也為負值,分析資產組合情況,可以看出該基金投資中股票占絕大比例,股票投資的風險和收益都較大,高新技術企業在早期大多需要大筆投入,而且難以預測后期能否獲得較高利潤,這進一步加大了對高新技術企業進行風險投資的風險程度。
且從2007年的科訊投資基金的年度報表中可以發現,基金投資中機械制造業和金融保險業占比較大,機械制造業早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產品研發,而后期收益見效緩慢,收益多少難以預料,我國2007年金融保險業還在發展階段,不夠成熟,因此投資很容易遭受損失,科訊投資基金2007年轉型為易方達科訊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后,考慮到當時四季度市場震蕩分化的局面,基金開始圍繞著基金轉型擴募展開,少量增加了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小盤股票,降低了地產、金融等板塊的配置比例,并在考慮到收益的情況下減持了大部分的國債??朴嵐善毙妥C券投資基金在轉型以后的累計份額凈值增長率仍然呈現下降的趨勢,基金投資不僅沒有獲得高額收益,反而處于持續性虧損的局面,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基金財務報表顯示基金虧損高達4.59億余元。
風險投資基金往往基于長周期和對企業長期成長的關注,一定的科技含量即可吸引大量的風險投資,這就完善了高新企業在初創融資過程中的缺口,而多輪融資的形式則為高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雙重壓力和動力。風險投資基金的管理者在進行風險投資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到可能獲得的高收益而忽視面臨的風險,需要結合各個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充分估算企業的風險和可能收益情況后進行投資。
風險投資主要針對未上市、具有發展潛力的初創期高新技術企業,存在較高的投資成功收益率和較大的風險。我國引入風險投資始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發展,風險投資基金融通資金的模式逐漸為人們所熟悉。但國內金融市場上存在的信用體系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導致風險投資基金存在較高風險負擔。
當前我國風險投資基金存在許多問題。我國的風險投資機構目前主要以政府和銀行為主體,不直接參與企業決策管理,而社會投資者的風險投資項目相當少。這導致社會資本不能夠有效利用,籌資能力差,風險投資效益不能充分發揮。大多數國內的風險投資機構資本不足,無法進行持久的中長期投資,在項目選擇上往往喜歡投資于期限短、風險低的項目,需要投資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得不到充足的發展資金,不能真正體現風險投資的意義。
我國應該規范金融市場的投資行為,優化投資環境,完善對風險投資法律法規的建設。風險投資作為一種特殊的融資手段,適合投資于高新技術企業這種風險高且初期發展困難但在后期回報率極高的企業。我國風險投資市場的不成熟以及風險投資規章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現階段我國的風險投資基金難以解決初創期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因此,我國有必要規范金融市場,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完善風險投資平臺,加快對風險投資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優化投資環境,帶活科技型企業市場,推動高新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我國風險投資基金還需提高風險投資的專業性,加大資本投入規模,充分利用其在金融市場上的優勢來擴寬融資渠道,以滿足高新技術企業在初創期的資金需求;要提高其篩選優質企業的能力,充分收集市場有效信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要加強投資力度,切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基金內部也要加強專業市場分析能力,培養優秀的專業人員,提供優質的管理服務,確保投資企業的發展,實現風險投資項目的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