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金鴻
(冉金鴻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分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4)
電信集團公司從2004年,轉型1.0,電信全業務提供者、互聯網應用聚合者、企業ICT服務領先者到2011年,轉型2.0,智能管道主導者、綜合平臺提供者、內容應用參與者,2016年開始,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轉型3.0;(轉型升級)、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2017年初,中國電信集團召開全面深化改革大會,突破體制機制瓶頸,創新運營管理模式,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從集團自上而下,運營需要智慧化,就必須運營重構、管理重構;財務轉型演進的路徑,也跟隨電信集團改革的步伐,從集中財務——業務財務——智慧財務;從轉型1.0,共享集中核算、資金收支兩條線集中、集約稅務管理、集約內部控制;到轉型2.0,四位一體閉環管理、倒三角財務支撐、MSS建設、業務價值管理;轉型3.0(轉型升級)精確資源配置、劃小核算單元、互聯網+財務平臺。電信財務人員將如何提升自己,完善財務管理、支撐的能力,推動電信改革發展已成為當下財務工作的迫切需要。
隨著電信改革,從集團公司進一步加強業務集中處理,集約化運營管理力度,規范業務操作流程,整合完善各類業務,提升業務集中處理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提高業務集中覆蓋率和業務處理成功率,業務集中處理集約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按照全品種、全網點、全流程、全業務量納入集中處理的要求,來促進業務集約化,在管理集約化和系統集約化方面,做很多工作,比如;對供應鏈條上的集約化,從供應商庫的建立,到建立采購需求計劃,根據不同的采購項目,要對應不同的采購方式,是集團級、省級、還是小額采購、或者是電商采購,在供應鏈選取供應商的范圍;合同的簽定,也規范為省級、地市級、區縣級,不同的合同審批、簽定額度等進行了統一,建立采購系統、合同系統等。對稅務系統的集約,也做到了所有的稅基管理、稅務的發票驗證,到報表的數據。與財務息息相關的稅務集約,從管理集約化來講,稅務是在未來是共享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業務層面的集約化,稅務的集約,就為財務的集約奠定了基礎。
在前期業務集約化的順利實施,財務的集約順應管理上的需求,財務要轉向服務,就需要對業務深入融合,前提是業務的集約管理到達一定的程度和規模。例如,從目前電信集團差旅機票報銷的例子來看,集團公司統一建立供應商庫,通過號碼百事通進行出差差旅機票預訂,最終的機票報銷,可以歸集到辦公室專人來進行統一辦理報銷,還有就是省內的出差,省內地州分公司之間、省公司對分公司的差旅中,在本地食堂就餐的餐費報銷的處理,可以解決財務共享里面非常大的一塊繁雜,金額不大;但是涉及的面又很廣,涉及到公司的每一個員工都會報賬,這樣的集約,可以會解決很大的一塊效率,另外一部分,就是從外部系統向核算系統導入核算基礎數據的視角來講,目前,就全國電信核算系統中,MSS管理系統已實現了對多個管理系統的自動化(財務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統計決策分析管理),人工的發起報賬的數量在逐步被多個管理系統所替代。如:已實現了財輔系統(人工發起報賬系統)、物流(庫存物資的核算系統)、工程管理(資本性支出核算、轉固、折舊的自動計提)、收入匯聚平臺(對收入的分類核算及不同稅率的銷項稅的計算、網間結算等),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對每一個員工工資的核算)均達到了自動化。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來說,由人工報賬的系統將會是一步步減少,報賬人員也會更加集中,報賬系統會被結算系統所取代,使財務集約化達到更高水平。
如果以前就財務做財務,最多可以做到財務集約,通過業務集約來樹立財務集約,為未來智慧財務的發展方向做好了有效基礎,未來智慧財務的支撐方向主要為兩個方面:一對數字化財務能力,將財務數字進行翻譯,提煉出后面的業務,二是將業務與管理融入,做到財務的有效支撐作用。
按目前核算體系的構建,互聯網+財務平臺,搭建統一的數據載體,通過“一本賬一套表”歸集財務基礎信息。共享服務中心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外,從業務上數據、服務的角度來講,現在更多談的是報表,但是如果是在數據服務的角度來講,特別是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把業務相關的數據開放出來,鼓勵財務人員在數據平臺上,去做一些滿足業務的分析模型,數字化財務的目標是把數據服務的能力做好,核心是將財務數字有效進行翻譯。不是今天的,把紙質的報賬單,轉變在填成電子化,應該是數字服務能力要和業務的集約化做結合,例如:稅務的能力,不僅僅是稅務申報工作,而是做稅務跟票,票跟業務的銜接。稅和票是息息相關的,票和業務又是可以打通,尤其現在全行業營改增以后,包括圍繞票,可以做到管理的集約化,稅代表的不僅僅是稅務及籌劃,而是票后面隱含的業務以及邏輯關系的解讀。從數字化財務來講,圍繞著:交易、運營、會計服務、稅務服務的這四項。另一方面,數字化財務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從三大表,從稅務到管理,從管理到運營,現在很多財務分析是收集、運用業務系統出來的數據,但從財務數字的角度,財務報表,每一筆交易都會體現在財務上,這就要求數字化財務能力是一定要還原業務本質,是財務的數據來解釋財務的語言,但是從財務的語言是滿足了監管和投資人的需要之后,財務的另外一個語言就應該要穿上業務的語言,真正能為運營提供服務的這個特色,只有加上這個外衣,才能夠提供財務價值服務的本身。
放眼到電信核算的現實案例中,目前,電信江蘇公司今年4月上線運行的財務核算機器人,月均完成自動制證6萬余單,8月份的核算量占比已達70%,準確率為100%。大量節約人力成本,有效減少財務工作差錯,會計處理實現了從人工核算向智能化核算的華麗“轉身”,此舉全國各省廣泛推廣。另一方面,從國家的財政部進一步轉變職能、轉變觀念,取消了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舉措可以看出,整體會計人員都面臨轉型,從制度上引導、督促會計專業人員提高業務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財務能力更多地會向財務支撐上傾斜,財務管理能力會被重構。
未來,機器人處理基礎業務+人力員工審計、檢查的人機交互和服務交付新模式將被廣泛應用于企業。人工智能已滲透生活。但事實上,研發財務機器人,財務智能化的目的并非為了取代財務人員,而是幫助財務人員從基礎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關注更高價值的任務上。目前大部分的財務工作中,在業務集約、財務集約、數字化財務得以逐步實現的基礎上,真正需要時間思考的是分析決策。通過智能化的實現,高技能和受過培訓的財務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被重新定位。
如果想把握未來,必須提升現在的自己,趕上互聯網革新的腳步。更深一層理解電信公司未來運營智慧化的解釋,建設互聯網+財務能力平臺,基礎會計業務由人工逐步被機器人所取代,創造服務支撐,財務首先要轉變管控的視野,另外,財務要轉向服務,就需要對業務深入融合,否則做不到服務支撐。精確管理、熔入業務、立足變革創新體制、智慧運營、防范風險。抓住企業中心工作不斷豐富其內涵,找準關鍵痛點、解決關鍵問題,進一步做好業務部門的合作伙伴,引導和幫助各級管理層、各部門平衡好規模和效益的關系,提升價值理念和財務智慧運營能力,服務企業戰略和業務發展。財務工作將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現在的財務運作模式將會被顛覆,“智慧財務”的新時代已經來臨。后期的智慧財務,將會更多的體現在:創新性—智慧展現;價值分析管理—價值管理;智慧系列—風險管控。智慧財務會體現在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投資決策、業務發展、預算等產生連鎖評估上。搭建風險管控框架,構建風險模型,實現端到端的閉環管理流程。擴展風險管控范圍,豐富風險庫,構建風險評價體系。實現全域注智,發揮策略庫作用。
深入企業業務的財務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重新定員到適合的崗位,未來是智慧時代,是體驗的時代,是服務的時代;電信財務的變通,是智慧財務的方向,電信企業需要的是的是解決事情的人,而不是去重復事情的人,了解、分析、決策、解決是智慧財務最科學的解釋。以運營管理的優化能力為智,以價值創造的提升能力為慧,來進一步完善智慧財務從規劃到實現的理論模型。用心、用力、用腦去完成智慧財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