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創新亮相第46屆日內瓦發明展
4月11日,為期5天的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開幕。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本年度的展會集中展示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約1000項發明。與近年來的趨勢一致,許多來自中國的發明和創新成果在展會上亮相,今年來自中國的展臺面積約占整個展區的三分之一,特別是人工智能(AI)、民生等領域的發明引起廣泛關注。中國發明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由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ISTA)組織參展,這是一個由包括清華、北大、復旦、香港理工在內的27所著名高等學府聯合建立的組織,其中知名專家教授和大學生是發明主力;二是由獨立發明人、中學生、企業代表等組成的代表團。
中歐(SIPO-EAPO)PPH試點于4月1日啟動
4月1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歐亞專利局關于專利審查高速路試點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與歐亞專利局(EAPO)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試點啟動,為期三年,至2021年3月31日止。SIPO-EAPO PPH試點啟動以后,申請人可以按照《在SIPO-EAPO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試點項目下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提出PPH請求的流程》,向SIPO提出PPH請求;按照《在SIPO-EAPO專利審查高速路試點項目下向歐亞專利組織之歐亞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加快審查請求的流程》,向EAPO提出PPH請求。
匈牙利發布有關商業秘密的新法案
近日,匈牙利通過了一項新的有關商業秘密和專有技術的法律,以實施第2016/943號指令。2016年6月,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通過了有關保護未披露的專有技術和商業信息(商業秘密)不被非法獲取、使用和披露的第2016/943號指令,該指令自2016年7月開始生效。通過該指令的理由是,歐盟各成員國在有關商業秘密和專有技術的法規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在歐盟范圍內對商業秘密施加的保護不一,這阻礙了創新的發展以及內部市場的有效運行。該指令旨在使歐盟各成員國的商業秘密法律保持一致,然而各成員國有權提供更高水平的保護。該指令包括商業秘密的具體定義并禁止其被非法獲取、使用以及披露。
英國發布脫歐知識產權保護指導意見
近日,英國政府發布了脫歐后知識產權和數據保護的一般性指導原則。知識產權方面,指導意見指出,英國的目標是為用戶、申請人、權利人提供最清晰和確定的法律保護。如果英國現行的國內立法缺乏對某些類型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則會制定新的立法計劃。數據保護方面,英國法律將在脫歐后與歐盟法律保持一致,實施《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對此,有英國律師評價,這些目標值得稱道,但遺憾的是,并未明確知識產權在脫歐后如何過渡,同時也未和歐盟在數據保護的立場方面達成一致。
第四屆巴黎知識產權研討會成功舉辦
3月21日,由歐洲著名知識產權會議組織方Premier Cercle組織的第四屆巴黎知識產權研討會在巴黎Gentilly的Sanofi舉行,140多位法國企業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中國知識產權雜志作為Premier Cercle唯一的中國媒體合作伙伴參會。會議聚焦了IP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并購時如何評估IP價值、數字時代的品牌保護、大數據和IP等主題。來自米其林輪胎MICHELIN的法國制造商、蘇伊士環能集團SUEZ、數字圖像網絡運營商TECHNICOLOR、法國電信ORANGE的IP負責人分享了他們企業內部對于IP人力資源的管理經驗。來自歐萊雅LOREAL、全球數字安全領域的領導者GEMALTO、汽車供應商和全球汽車制造商的合作伙伴VALEO VISION、世界領先的氣體技術合作公司AIR LIQUIDE的IP負責人談了各自企業并購時IP估值的經驗。菲利普PHILIPS、香奈兒CHANEL、美國惠而浦WHIRLPOOL等公司的代表討論了如何在數字時代更好地在線維護品牌的權益。
葡萄牙對《工業產權法》中的商標法進行修訂
近日,為了遵守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于2015年12月頒布的旨在使各成員國在商標法律方面保持一致的第2015/2436號指令,同時遵守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于2016年7月發布的有關保護專有技術和機密信息(商業秘密)不被非法獲取、使用或者披露的第2016/943號指令,葡萄牙發布的第36/2003號法令通過的《工業產權法》正在接受審議。除對商業秘密保護法律進行調整外,正在審議的變化包括商標方面的重大調整。法律草案中有關商標的最重要的新特征包括:在注冊之日起5年內向葡萄牙工業產權局提出撤銷商標注冊申請成為可能;根據草案,申請人需要在申請日后第10年進行續展,而非注冊日等。新的草案對專利法律的修訂不太顯著,主要是將現行的2份專利審查意見書改為了3份。
羅馬尼亞發布新商標法草案
近日,羅馬尼亞專利商標局對外公開了新商標法草案初稿,旨在將歐盟第2015/2436號指令轉化為國內法。最主要的變化如下:該草案通過在相關的法律條文中增加“或其他特征”一詞,擴大了商標駁回或者無效的絕對理由,這意味著現在這些限制不僅適用于形狀標志,還適用于其他類型的標志。也就是說,根據草案,如果標志完全由形狀組成或者具有其他特征(這些特征由產品本身的性質決定,是獲得技術結果所必須的,或者為產品增添實質價值),則這些標志將被駁回。草案擴大了在先權利的范圍,包括傳統術語和植物品種權以及已經涵蓋的原產地名稱和地理標志。此外,草案擴大了商標侵權的概念,規定羅馬尼亞專利商標局有權處理撤銷和宣告無效的申請,而這些申請目前由布加勒斯特法庭處理。
WIPO:2017年知識產權服務數據再創記錄
2017年,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服務的使用再創記錄。在中國和日本強勁增長的推動下,來自世界各地的發明人通過WIPO遞交了24.35萬件國際專利申請,比2016年增長了4.5%。通過國際商標申請服務(馬德里體系)向WIPO提交的申請為5.62萬件,同比增長5%。同時,通過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體系)向WIPO提交的申請為5213件,申請中包含的工業品外觀設計數達到19429項,同比增長3.8%。這標志著WIPO三大申請體系連續8年保持增長態勢。2017年,美國申請者使用WIPO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體系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最多(7884件),緊隨其后的是德國(7316件)、中國(5230件)、法國(4261件)和英國(3292件)的申請者。在遞交國際商標申請最多的15個國家中,中國的增長速度最快,同比增加36.3%。德國的申請者仍然是國際外觀設計體系的最大用戶,其申請中包含4261項外觀設計,其次為瑞士(2935項)、韓國(1742項)、美國(1661項)和法國(1396項)。
歐盟對谷歌進行兩項反壟斷調查
4月19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歐洲反壟斷負責人表示,正在推進兩起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分別為谷歌如何利用其安卓(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及其AdSense在線廣告服務來打壓競爭對手。2013年,游說組織FairSearch對Android系統提出了投訴,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于2015年開始對該系統展開了調查。路透社于2016年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委員會計劃對谷歌征收巨額罰款,并責令其停止通過向智能手機制造商提供收入分成,讓后者在手機中預裝谷歌搜索(Google Search)服務。預計該委員會還將責令谷歌停止要求用戶安裝應用商店Play Store時,同時安裝Chrome瀏覽器和其它應用。在AdSense這起案件中,谷歌被指控在這項在線搜索廣告中不公平地推廣自身的購物服務,同時封鎖競爭對手。歐盟委員會尚未對這兩起案件做出裁決。
德國專利商標局發布2017年度主要數據
近日,德國專利商標局(Deutsches Patent- und Markenamt,DPMA)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2017年度關于各知識產權類型申請數量、領域集中程度以及地域分布等主要數據。2017年,德國專利商標局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工作效率以及穩定的工作質量,在德國乃至整個歐盟地區知識產權的保護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2017年,德國專利商標局的發明專利和商標的案件量與此前相比基本保持穩定,但注冊式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的申請量有明顯減少。
歐盟日本申請加入美對華知識產權磋商
從世貿組織(WTO)獲取的兩份文件顯示,歐盟和日本要求加入特朗普政府在WTO就中國歧視性的技術許可要求提出的磋商請求。此前的3月23日,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向中方提出磋商請求,指稱中國政府有關技術許可條件的措施不符合《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的有關規定。歐盟和日本均表示在此方面也有大量利益訴求,因而申請加入磋商過程。中國商務部表示,已于4月4日就美國對華301調查項下征稅建議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起磋商請求,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
華為獲準在歐盟發行5G商用基站
據外媒4月19日報道,中國手機制造商華為已通過歐盟認證機構TüV SüD的驗證要求,并獲得歐盟5G產品CE合格證,成為首個獲得該證書的公司。這就意味著,華為已獲準在歐洲發行商用5G基站。華為于2009年發布了5G研究計劃,目前其用于相關研究的資金投入已經超過6億美元(約合37.7億元人民幣),并已在全球建立了11個5G研究中心。華為于2018年2月發布的首個5G芯片集,已達到全球標準水平。外界猜測華為積極開發該芯片的目的在于減少對美國半導體公司高通芯片的依賴。美國近日對華為等中國公司不斷施壓,使華為在美國推出5G的計劃受阻。相比之下,歐洲市場對待中國技術公司的態度更加開放和溫和。華為日前也表示將更加注重歐洲市場以在全球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據報道,中國正致力于率先推出5G,并正在積極對相關技術進行測試。中國政府同日宣布,允許3個國有電信公司在中國16個主要城市里進行5G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