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經濟的推動下,跨境電子商務以其獨特的方式和較低的交易成本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巨大活力,然而我國跨境電商在區域的發展極不均衡,尤其是以河南為代表的內陸農業大省。在此背景下,分別從宏觀管理、運行機制、交易環節、人才培養四個方面與電商發展良好的浙江省進行對比分析,進而提出河南省跨境電商發展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宏觀管理;人才培養
一、研究背景
截至2017年我省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共完成交易額1024.7億元(含快遞包裹),同比增長33.3%。去年全省跨境電商完成出口762.5億元、進口262.2億元。其中B2B出口404.2億元,占出口總額的53%;快遞包裹出口6803萬件,貨值147.3億元;鄭州海關共監管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清單9128.7萬票,貨值113.9億元,同比增長59.1%。但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先進省市地區相比,河南省的跨境電子商務在宏觀管理、運行機制、交易環節、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不足之處。在此背景下,通過與電商發展良好的浙江省比較分析,將對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及促進河南省外貿易繁榮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二、河南省與浙江省跨境電商發展比較分析
(一)跨境電子商務宏觀管理比較分析
兩省都對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并有多重相似之處。例如:出臺跨境電商的發展規劃(建設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方案);著重構建跨境電商的支撐體系(簡化報關報檢程序、加快推進口岸建設);提升物流支撐保障體系建設(打通物流通道、打造國際物流中心);推動金融服務及誠信體系建設(與銀行等金融企業合作);給予政策、資金、稅收優惠。
但是,相比之下,浙江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實際效果都優于河南省。浙江省結合自身省情,開創性地提出“電商換市”的政策措施,極大提升本省跨境電商企業的積極性。反觀河南省大部分宏觀政策都仍然沒有具體落實。
(1)從實施效果上看,浙江省實施效果成績斐然,目前已建成多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行良好,覆蓋行業眾多,平臺上八層以上的企業已實現全球網絡的銷售。而河南省發展效果并不顯著。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點:河南對外貿易發展滯后、跨境電子商務的基礎薄弱;河南省在資金及政策扶持力度和廣度不夠,未能滿足電商企業的實際需求;河南省制定宏觀政策執行未落到實處。
(2)從宏觀管理方面看,相對于其他跨境電商強省,河南省在宏觀政策的制定方面未能完全結合省情以及對國家宏觀政策的解讀;在制定有關跨境電子商務的資金和資源的支持、物流倉儲體系和誠信體系構建、海關管理程序等政策時,需要強化對比分析。另外,在管理引導方面,河南省還需向其他跨境電商先進的地區借鑒學習,究其原因是河南省尚未探索出適合本省的個性化發展模式,無論是管理和實踐,都處于探索階段。
(二)跨境電子商務運行機制比較分析
1、從發展模式成熟度上看,浙江省以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為依托、以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已經探索出自己的發展模式,并形成一定的經驗和成功案例。而河南省正在發展模式上進行探索時期,還未形成河南省鮮明的發展特色,仍然處于發展模仿時期。
2、從相關電商協會發展上看,兩省都注重電商協會的發展和擴大協會影響力,并為協會發展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另外,在加強組織管理、多方協調、人才培養方面、引領行業發展的作用。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因成立時間較早,所作出的工作更為深入,起到了更為實際的作用,它倡導和推動的電子商務企業評級工作對規范跨境電子商務規范經營起到相應的作用。而河南電商協會成立于2002年,是面向全省電子商務,不受地區、部門、行業所有制限制,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單位和個人自愿參加的非盈利、全省性社團組織。未能起到行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有待于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管理措施和服務內容。
3、從監管模式上看,雙方注重跨境電商企業參與方的創造寬松、優化的發展環境。為了降低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的運營成本,海關監管方面為參與跨境電商運營的公司建立“單一窗口”,簡化海關報關報檢的流程;另外,兩省為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做好堅實基礎,都在加緊建設電商產業園區以及海外倉。而浙江省因杭州創新試點了直購進口、網購保稅進口、一般零售出口、特殊監管區域出口及跨境電商B2B等監管服務模式,成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模式試點最全的城市,這大大節約了經營主體的時間成本和運營成本。而河南在“跨境電商”方面全面創新,河南在全國首創“1210通關監管模式”,達到“一秒500單”通關能力,解決了政府管理和市場便利的雙重難題。鄭州海關于2017年推出了“網購保稅+實體新零售”通關模式。但監管模式仍然處于傳統階段,海關設置監管模式仍需創新。
4、從運行模式方面看,兩省都致力于模式的探索和創新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效果,浙江省的運作模式成熟,以多元化的銷售平臺,借助產業鏈集聚效應,大多數出口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采取的是B2C的貿易模式,80%電商實現了eBay、Amazon、速賣通、敦煌網等全網營銷,部分規模較大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自建銷售平臺。而其他模式也相對成熟。而河南省內企業對于常規的 B2B、B2C和 C2C模式開始熟悉并應用,進口“O2O”模式剛剛運行,熟悉程度和實際應用程度有待提高,尚未開始探索適宜本地區發展的創新模式,有待于向先進地區學習經驗。
(三)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環節比較分析
1、從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環節看,兩省都實現了基于互聯網平臺進行商品信息傳遞、商務洽談、交易關系確立、簽訂電子合同和電子支付。在報關、退稅和物流方面,浙江省的發展先于河南省,但兩省仍然都處于探索發展階段。
2、從電子支付、誠信體系建設看,兩省都應用支付寶、PAY PAL、微信支付等平臺,這將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支付保障,減少因支付而產生的糾紛和售后問題,浙江省在實際應用上更為普遍和熟練。誠信體系建設上,兩省都制定發展措施,但好的信用環境非一朝一夕能夠建成,需要實施更多的具體方案和交易主體誠信意識的日益提高。
3、從物流保障體系看,為了解決進出口退稅、保稅問題,浙江省在杭州、寧波等省內重要節點城市建設保稅物流中心,另外,同樣發揮著倉儲、加工、轉運、配送、維修、檢測和報關等輻射內外的綜合服務功能。而河南省也在這方面做出努力,省內鄭州航空港區,將成為輻射晉冀魯豫地區的保稅物流中心。浙江省現已存在一定數量的海外倉庫和跨境專線,并開始探索與第三方國際物流合作;河南省也把倉儲物流的建設納入規劃,在時間上和行動上滯后于浙江省。
4、從通關、退稅和結匯上看,浙江省實現了電子檢驗檢疫和通過電子口岸報關和出口收匯電子核銷,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優先落地海關新政策,實現了無紙化通關全流程和“清單核放、集中納稅、代扣代繳”的便利,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企業的入駐。2016年1月6日,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進入國家綜合試點,河南省實現了跨境電子商務在洽談、簽單、交易、支付等環節的互聯網應用,對于通關、退稅和結匯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難環節仍在探索和建設中。
(四)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人才培養情況比較分析
從人才培養的的情況看,兩省在培養電商人才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浙江省在所做的工作層次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參與方更加多元化、政府投入和指導力度更大,基本上實現了由政府協調指導,企業與高校聯合培養,行業協會輔助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省跨境電商是實踐性很強的行業,河南省大部分電商畢業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很難滿足企業所需。即使有少數優秀的畢業生,也被“北上廣”等大城市的知名企業搶走了,生源遠遠難以滿足需求日益旺盛的跨境電商企業。而人才培養的參與主體主要是一些高等院校。在培養的內容上,由于浙江省電商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很多培訓工作涵蓋了職業技能培訓、基礎人才培訓,而且高校開設很多實踐性較強的電商實踐課程;河南省的相關培訓主要集中在對于外貿企業的實際操作層面以及高校的電商理論培養。在人才培養政策扶持上,浙江省在貸款貼息、場地辦公和人才補助方面都有政策傾斜,而河南省這方面還有所欠缺。為加快建設跨境電商實用型人才培訓基地,解決跨境電商人才缺乏問題,省商務廳開展了政府、高校、企業合作,與高校、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建人才培養暨企業孵化平臺。河南金城國際跨境電商孵化基地、河南省外貿學校跨境電商孵化基地、世界工廠網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孵化基地、河南省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鄭州師院)、鄭州大學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孵化基地成為首批河南省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暨企業孵化平臺,將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緩解人才供需矛盾。但是,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影響涉及覆蓋人群較少。高校和企業尚未能形成聯動式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依據河南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不足,結合現有的發展水平、行業應用情況、縣域特色產業應用情況,為河南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對策。從宏觀管理角度,建議河南省轉變觀念,加強引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制定有力政策,鼓勵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運行機制上,加強對試點城市先進模式的考察學習,落實誠信體系建設,鼓勵企業誠信經營,創建品牌效應;交易環節上,鼓勵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合作,物流倉儲體系建設、海關和檢驗檢疫流程優化;在人才培養上,通過政府、企業、高校等多方努力,形成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訂制化培養的產學合作機制,通過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平臺、機制以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形成初、中、高多層次跨境電商人才梯隊,探索多元化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體系,進而破解跨境電商人才短缺難題。
(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河南 洛陽471000)
參看文獻:
[1]郭建芳.浙江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因素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
[2]張夏恒.跨境電商類型與運作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
[3]楊堅爭,鄭碧霞,楊立釩.基于因子分析的跨境電子商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財貿經濟,2014(9).
[4]王宸圓,芮廷先,曹倩雯.基于 SWOT分析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J].現代商業,2014(19).
[5]楊蕓.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現狀探析[J].中國商貿,2014(10).
[6]孟祥銘,湯倩慧.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4(7).
[7]歐陽曉波.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建議[J].中外企業家,2014(31).
作者簡介:王爍(1988—),男,河南杞縣人,洛陽師范學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境電商、物流金融、農產品物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