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就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歡迎和認可,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對“一帶一路”充滿期待。巴基斯坦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無論是從地理位置上還是從其他方面來看,始終在“一帶一路”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始于中國新疆喀什,并貫穿整個巴基斯坦的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中巴經濟走廊 戰略地位 影響
一、“一帶一路”概述
1.“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背景
在2015年3月,國務院發表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前言部分就曾提到: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將其統稱為“絲綢之路”。 由此可見,“一帶一路”倡議的構想就是基于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無論是地理上還是功能上都與古絲綢之路有著密切的關系。
古絲綢之路分為四條路線,分別為:沙漠綠洲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這四條路線涉及到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均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核心重點區域。古絲綢之路的起起伏伏都伴隨著古代中國的興衰,在現如今這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大背景下,古絲路所起到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作用也是現今“一帶一路”應該具備并貫之始終的。
2.“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理界定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條經濟帶東邊連著亞太經濟圈,西邊連著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具體而言,學者們一般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分為北、中、南三條線。其中,北線為從中國出發,經過中亞,穿越東歐,最終與西歐相連;中線為從中國出發,沿著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抵達土耳其,由此到到歐洲;南線為從中國出發,經過中東阿拉伯地區,最后由埃及進入非洲地區。
對于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也不僅僅局限在東南亞地區,而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以此串聯起面向南海、大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經濟帶,來增進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往,使各大洲的經濟板塊聯通起來。
上述這些“一帶一路”相關線路,是一個經濟地理學上的概念,而在實際的“一帶一路”交往過程中,所涵蓋的范圍是沒有局限的,任何想要加入到“一帶一路”倡議中來的國家和地區都是能夠從中得益的。
二、巴基斯坦基本國情概述
1.巴基斯坦國內政治狀況
巴基斯坦國內的政治狀況不容樂觀,其基本特征表現為軍人統治與民選政府相交替出現的鐘擺效應。在巴基斯坦國內,地方大家族的勢力不容小覷,所謂的議會民主制本質卻是大家族輪流坐莊。另外,巴基斯坦國內政治還存在著一省獨大的政治結構,其中,旁遮普省在國內事務中占主導地位。由于這一原因,造成國內財政資源分配不均,使得東部大省和西部弱省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巴基斯坦的塔利班也是國內政治狀況不穩定的重要原因。這些現象都將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產生影響。
2.巴基斯坦國內經濟狀況
據世界銀行統計,巴基斯坦一直屬于中低收入國家。進入21世紀以來,GDP有所增長,但是仍低于南亞地區的其他國家。巴基斯坦國內主要還是以農業為支柱產業,巴基斯坦全國人口約62%住在農村,農業產業吸納了44%的勞動力就業,而工業和服務業分別為21.5%,33.2%。由此可見,巴基斯坦國內工業化水平較低,工業基礎也相當薄弱。同時,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存在的最大短板,便是電力不足,這一問題嚴重制約了巴基斯坦人民的生產生活。
而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存在的優勢則是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礦產資源。有數據統計,目前巴基斯坦全國已找到超過55種礦產,近200個礦產地,探明儲量的礦產在25種以上,其中最重要的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鉻鐵礦、銅、鐵礦石、金、鉛、鋅、鋁土礦、寶石、石膏、磷礦石、重晶石、高嶺土和鹽等。
3.中巴關系
(1)中巴關系現狀
巴基斯坦一直被成為“巴鐵”,是中國全天候、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伙伴。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中國高僧先后到過巴基斯坦,唐代高僧玄奘還曾在這一地區生活過兩年。中巴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歷史牽絆。然而基于現實的國家利益考慮,期間也經歷過一些波折。
巴基斯坦在1951年與新中國建交,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伊斯蘭國家。然而,進入冷戰時期,巴基斯坦與美國結成同盟,由于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以及所處陣營的不同,中巴兩國關系就此進入“冬季”。后期,由于周恩來總理一直長期努力修復兩國關系,最終在20世紀60年代發生了根本變化。特別是在進入21世紀之后,兩國關系更是達到歷史頂點,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合作不斷加深。
(2)中巴關系存在的問題
雖然兩國關系在不斷持續升溫,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中巴兩國雖然高層交往頻繁,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國家大事方面合作廣泛,但民間交往卻相當少。由于民間往來少,造成兩國之間文化交流也少。中國人民對于巴基斯坦文化、風俗的了解不會多于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文化、風俗的了解,從事中巴文化交流的主要群體還是集中在以中巴交流為專業的學生、老師,以及外交官、記者這群人。
三、“一帶一路”下的中巴經濟走廊
1.中巴經濟走廊概述
2015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期間兩國政府簽署了51項合作協議和諒解備忘錄,該經濟走廊總投資460億美元,包括公路、石油天然氣管道、電站、光纜和機場等領域,預計于2020年建成。是“一帶一路”中唯一一個與單個國家建設的經濟走廊。
中巴經濟走廊全長達到3000千米,起始于中國新疆喀什,貫穿整個巴基斯坦,最后到達瓜達爾干。這條走廊,連接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走廊包含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將中巴經濟走廊稱為 “‘一帶一路’交響樂中的‘第一樂章’”。中巴經濟走廊自提出以來就承擔著“示范區”的職能,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旗艦項目。
2.中巴經濟走廊戰略價值
(1)瓜達爾港
瓜達爾港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終點,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瓜德爾城南部。由于該地理位置的獨特性,瓜達爾港成為最具潛力的能源中心之一,由瓜達爾港進口的石油不僅可以滿足巴基斯坦國內的能源需求,也可以惠及到中國西部地區。同時,原本經由阿拉伯海及馬六甲海峽的傳統石油運輸路線改道瓜達爾港進行管道運輸至中國,其運輸路程從16000千米縮短到2500千米,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
(2)連接伊斯蘭世界
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的大國,也是中國連接伊斯蘭國家的重要渠道。全世界有16億穆斯林,而巴基斯坦的移民遍布東南亞、海灣地區以及北非地區,可以很好的幫助中國與伊斯蘭國家相互之間增加了解,為“一帶一路”建設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
(3)緩解巴基斯坦國內矛盾
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中的薩希瓦爾燃煤電站已經投產,其年發電量將達90億度,預計可滿足巴1000萬人口的用電需求,有效緩解其能源短缺狀況。隨著這些項目的逐步投產完工,中巴經濟走廊必將不斷改變巴基斯坦國內經濟狀況,同時也對經濟落后省份中的恐怖主義治理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吳艷梅.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旗艦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M].北京:文津出版社,2016
[2]吳一荻.中巴經濟走廊概述[M].北京:文津出版社,2016
[3]記者李學仁.習近平訪巴基斯坦簽下460億美元大單[N].人民網,2015
(本文系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金項目研究成果,NO.CX201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