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冰 張萌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商業銀行發展速度減緩,而第三方支付憑借其便捷性迅速占領市場,雖然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處于相對成熟的階段,但是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并總結出相應的對策,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電子商務 第三方支付 經濟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互聯網+”等新興概念的提出,電子商務與人們的生活發展愈加緊密,第三方支付行業也隨之而生,在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影響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正在逐漸改變。電子商務憑借第三方平臺融合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作為信用中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使買賣雙方的權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人們越來越多的依賴第三方支付進行網絡交易。
第三方支付很大地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當時我國的支付清算體系,很好的解決了網絡交易中買賣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和缺少合適的支付方式帶來的困擾。但是第三方支付也影響到我國的金融體系及貨幣市場信用體系,滋生出資金沉淀問題、網絡洗錢問題、不正當競爭問題等,威脅了我國金融市場的政策秩序。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試圖規范其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第三方支付行業仍有部分業務處于在法律監管的空白區域。因此,對我國當前第三方支付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總結出相應的對策,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第三方支付的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互聯網線上支付其中的一種方式,目前也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一種網絡支付、它涉獵的業務范圍有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POS 收單等線下支付領域、銀行卡收單以及央行規定的其他支付服務,因此它的本質就是一種信用服務中介,在買方和賣方雙方之間設立一個中間過渡賬戶,實現匯款資金安全性停滯,這是互聯網金融支付領域的新格局。
目前中國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品牌公司中,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這兩個支付平臺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勢頭是最好的,占有的市場份額也是最大的。從2004年支付寶誕生開始到今天12年時間,支付寶已經發展成為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內最領先的平臺,它是集支付與理財于一體的一個中間平臺,簡單點說它就是一個付款工具和一個貨幣基金工具,它以快捷、安全、方便的三大特點在這10年內迅速搶占了行業市場份額。它的業務范圍包括轉賬、信用卡還款、滴滴出行、彩票、紅包、外賣生活繳費、淘寶等,它還與國內外的180多家銀行以及VISA、MasterCard國際組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為了金融機構在電子支付領域內合作最為信任和最為深度的一個支付平臺。2010年微信由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在2013年11月注冊用戶量達到了6個億,成為了亞洲地區移動及時通訊的使用者最多的一個軟件,2013年12月微信5.2的出現帶來了微信支付,2016年3月1日起微信對轉賬停止收取手續費同時對提前開始收取手續費。目前微信錢包功能里面涵蓋了轉賬、手機充值、理財、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微信紅包、滴滴出行等各個方面,也成為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的佼佼者。可以說支付寶和微信已然成為我國第三方支付領域的領先平臺,它們涉獵的業務領域十分接近并且各有優勢。
三、我國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問題
1.網絡技術風險問題
由于第三方支付是以互聯網為依托,總的來說其本身是在一個虛無縹緲的網絡環境中實現的,不少用戶對支付寶的網絡技術風險方面還是存在一些擔憂,比如計算機本身磁盤內部損壞、網絡技術漏洞、計算機網絡病毒入侵、人為蓄意黑客入侵等網絡技術風險問題,都會導致支付寶出現網絡技術故障暫且無法使用。例如,2016年5月,杭州市蕭山區某地民眾在使用支付寶就顯示了“系統錯誤,請稍后再試”、“網絡無法連接”等一系列提示,從而導致該片區用戶無法利用支付寶進行轉賬、付款、手機充值等功能。事后支付寶官方稱該故障是由于蕭山區光纖斷裂所導致這一事件,造成該片區用戶無法正常使用支付寶。因此支付寶如何防范網絡技術風險為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2.法律監管體系不完善
第三方在線支付正處行業發展的朝陽期,因此為保障其健康合理地運行就需要大量科學、合理、完善法律體系來保證和約束支付行為。然而,我國目前還處在網絡法律安全保障體系相對薄弱的正在探索的初期階段,雖然中國人民銀行于2010 年出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但是事實上,這一系列條文缺乏實際可執行的監督管理機構,因此幾乎未能實現法律體系對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運行的監管。縱觀整個互聯網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目前仍然沒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來約束互聯網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
3.用戶安全隱私泄露問題
基于社會誠信上,由于網絡交易的不透明,這就需要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臺具備極高的信用度,保證交易雙方共同的合法權益。在享受科技和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用戶隱私遭受侵犯的風險也在增加。在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過程中,涉及到如指紋、身份賬號、家庭住址等極為隱私的個人信息。用戶往往擔憂隱私和信息泄露為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因此,建立健全綠色互聯網第三方支付行業機制讓用戶放心地使用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勢在必行。
四、強化第三方支付的對策建議
1.最大限度降低網絡技術風險
第一,加強維護支付平臺網絡系統的穩定性,支付寶在支付后臺程序上需要加大資金和技術上的投入,確保支付平臺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持續運行。在針對一些突發問題時,第三方應該做到及時解決,不推卸責任,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對事故提前預判,做好隨時應對的準備。
第二,有些網絡電子支付方式易遭受黑客入侵被不法分子利用,用以從事在線違法交易,針對這個問題,這就需要有關部門運用相關政策,對支付資金的去向做到有效監管,并且出臺相應的法律條例,確保網絡電子支付每一筆都是正當交易。于此同時,第三方應該清楚自身的責任,對市場行為規范必須嚴格遵守,在這方面,央行有權利推出身份認證等方案,充分維護網絡電子交易技術的安全性,從而減少風險和有害行為。
第三,互聯網電子在線支付本質是一個資金結算的過程,某些傳統的法律依然適用于第三方的支付上,相比于第三方支付系統,銀行具有更加完整的支付組織系統,因此在政府出臺網絡支付領域的相關法律時銀行應該積極參與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對目前線下網絡技術安全相關法律加以整改,使支付寶和其他網絡電子支付網絡技術安全得以規范。
2.完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相關法律法規
首先,監管市場應該做到協同管理機制。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本身具有參與主體眾多的特點,從而導致其法律關系錯綜復雜,除了上述已經提到的問題之外,還存在著金融詐騙、現金套現、犯罪洗錢和支付機構內部洗錢等諸多問題。由于涉及范圍和設計人群極其廣泛,所以應該建立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的,公安部、稅務部、司法部、公布管理部等眾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監管協同監督管理機制。
其次,監管市場要對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合理經營權限做出明確界定。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于2010年 6月,出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其中第六條規定“支付機構應當遵守反洗錢的有關規定,履行反洗錢義務”,但是由于該法規并未明確指出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反洗錢工作的具體操作要求,因此,該項法律文件的出臺,并未對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市場起到實際的監管作用。可見,出臺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法律法規以規范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市場指日可待。
3.應建立加強保密客戶隱私機制
第一,互聯網第三支付方應明確禁止未經授權的相關經營著收集用戶有關信息,同時應明確禁止其他方未經授權轉讓或者泄露用戶的信息;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擅自對其他經營者提供的合法產品或服務實施不兼容,不得欺騙、誘導用戶做出選擇,擅自或假借用戶名義,或者欺騙、誘導用戶進行數據轉移。
第二,貫徹落實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第三方提供用戶個人信息。當發生用戶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時,相關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立即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及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調查,不應擅自回避。
參考文獻:
[1]艾瑞咨詢.中國網上支付行業發展報告[R].2013
[2]徐 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與監督[J].金融與經濟,2010
[3]楊興凱.電子商務中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及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