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出現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使得地方政府在投資方面的經濟壓力得到了緩解,也解決了部分地區資金短缺的問題。這使得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有了重要的推動力。但是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時,會增加風險。近幾年來,國家正在不斷地對政府融資平臺進行改革,證明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并分析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轉型過程,提出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改革方向與建議。
關鍵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改革方向 政策建議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建立和存在的問題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由地方政府自己組織建立的,通過對其進行財政補貼為間接擔保形式的出資組織。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以接管政府投資為目的,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營實體。在這種經營模式中存在著不少的隱患,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以下幾點。
1.融資渠道過于單一。大多數的融資平臺是以土地為依托。當經濟增長時,會因為對土地的估值變多,從而出現過度借貸的現象。當經濟變得緩慢增長時,土地的財政政策會出現縮水的現象,使得地方政府出現償債能力減弱,土地的估值減少。所以,一旦這種資金鏈斷裂,就會發生無法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情況,使得債務無法償還,出現違約現象,從而引發財政風險。
2.資金的投入與回轉問題。地方政府在融資平臺的資金投入與回流的問題,大多出現在對于大規模的資金融資平臺進行投資基礎建設設施中。因為該設施的建設周期長、產出慢。這就導致了地方政府在融資公司進行還本付息時的壓力變得更大。隨著業務的增多,債務也隨之增多,政府就會陷入一種借新還舊的模式中,從而引發金融風險。
3.地方融資平臺的體制問題。目前我國的融資體制還不完善,缺乏具體的制度和監督部門。這就導致了工作效率不高,在日常的工作中無法進行獨立的運營,使得融資管理平臺職權混亂,容易發生管理上的風險。
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改革方向
首先,要明確關系,即明確地方政府和融資平臺之間的關系,并根據自己的責任進行準確的劃分。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逐步從經營實體走向市場化,并逐漸成為了真正的市場主體,并可以從政府的職能中剝離出來。各級地方政府如果不能進行融資平臺舉債,就不會為自己融資平臺的企業進行擔保。還要對其機制進行完善,并引入民間和國企的資金,通過對融資平臺內部的結構進行完善,對其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資本進行盤活。然后通過不斷完善融資平臺內部結構,建立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
其次,轉變模式。先從具體的建設進行轉變,將其轉變成資產經營和配置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將資本有效的引導,對于地方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根據具體的經營項目,由融資平臺參與,也可以讓專業的公司參與到管理中來。
最后,拓展渠道。根據多種方法、多種層次來進行拓展融資渠道,并嚴格按照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運作的方式,選擇不同資產模式證券化,從而實現資金的應用靈活化,在最大限度的情況下,減少財務風險,進而確保融資的安全。并進行多元發展,充分利用自身市場主體作用,就可以實現多元化的融資發展。
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改革的對策
1.分類落實融資平臺,從而進行轉型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步進入穩定狀態,這就要求我們對于市場經濟的體制進行深度改革,能夠在最大程度下體現制度的優勢,并能夠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就必須分類落實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從而進行轉型。在這個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融資企業類型和其所經營的范圍以及償債能力逐級推進,把全面型的平臺轉變成為市場化和主體化的企業管理主體。并將部分覆蓋型的平臺轉變成公營性質的融資機構,并對無覆蓋型平臺進行撤銷或者納入到政府管理中。
2.積極整合資源,解決債務平臺。首先,要對融資平臺既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整合。對于那些參與到競爭性的產業進行落實資源整合,為其提供可盈利的平臺。這些平臺也要進行相應的嚴格規定,并且按照融資平臺的發展進行規劃,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各平臺之間的整合構建。為實現國有化企業,同時要對跨區域和跨行的資源整合。
3.完善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雖然,近幾年來,地方政府的債務基本上處于可控制的范圍之內,但是隨著經濟增長過快而導致的負擔過重以及過于依賴土地進行收入的問題仍然令人難以安枕。所以為了確保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能夠進行有目的性的改革,就必須對債務的風險進行妥善管理。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應該積極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行建設和改革,并對改革的方向加以調控,從而使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能夠進行有效的轉型,并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確保政府融資平臺進行順利改革,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旭文.縣(區)級政府融資平臺發展困境及出路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6
[2]謝 新.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平臺債務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4
[3]李慧杰.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信用風險與轉型發展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7
作者簡介:徐萌(1990—)女,漢族,湖北黃岡人,本科,科員,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