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林
摘 要: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生對數學的學習普遍存在學習方法呆板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對數學概念死記硬背,只會套用公式做題,忽視了對數學概念的深入思考。這導致高考學生只會機械式做題卻難以在最基本的層面上舉一反三。為此,本文通過調查文獻,首先從應試教育下數學概念的學習現狀出發,闡述了數學概念及高中生數學概念學習的重要性,分析了影響數學概念學習的因素,詳細論述高中生數學概念學習的方式方法,并給高中生數學概念學習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為高中生指明正確的數學概念學習方式,以提高高中生數學概念學習的興趣,增強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應試教育 高中生 數學概念 學習方式
一、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生數學學習現狀
1.學習方法呆板。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與初中不同之處除了量的增加,在深度上的加大更為明顯,而許多高中生并沒有對此變化合理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高中數學更為抽象,不再是以簡單的語言描述問題,更多的需要高中生通過集合語言、函數語言等來解決問題,但呆板的學習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的鍛煉,一味地套用書本上的公式而不追求結論的探索過程,使高中生無法更好的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2.缺乏對數學概念的深入思考目前數學學習輕視概念而重視解題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教師憑借著多年的教學經驗,已經熟悉了高中能夠涉及到的各種題型,在教學活動上更多的選擇以題代講的方式開展,這也給高中生帶來了一個錯誤的認知,輕視數學概念。大部分高中生在大量的例題演練中更不會主動對解題方式的由來進行深入思考,只是在已有的解題模式下進行模仿,一旦遇到新的題型或設問便束手無策。
3.通過死記硬背學習數學。學習數學概念,大部分高中生都是利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去記憶數學公式和概念。但是隨著知識點的增多,概念的區分度越來越小,很多數學概念如果不理解,只是死記硬背,到頭來就不會靈活運用了,也不可能熟練地運用公式去解題。最終導致很多高中生數學學習越來越困難,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面對數學望而卻步,敗下陣來。
二、因素分析
1.教材。教材是所有階段學習中最重要的參考資料,“教材應當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教師創造性的進行教學。有利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他們主動學習和發展”。但是高中教材本身就具有數量多、難度大的特點,同時教師與學生還要面對高考,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許多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講練,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老師不得不選擇弱化概念的講述而給習題留出時間,把有限的時間放在突破較難的題目上,這樣大容量且高難度的學習也是造成高中生對概念不重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師。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但很多教師不能正確把握讓學生自學程度的度,在學習上給學生的權利過大,希望通過自學例題、試卷來提高數學水平,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從基礎的概念開始帶領學生探索每一個模塊的知識,但是自學只適合預習以及在有一定基礎上的自我提升,知識體系的構建還需要老師的參與。沒有學習概念的過程,在死記硬背中學數學,也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數學。
3.學生。一方面,任何階段的學生都會在學習上存在慣性思維,大量的練習讓他們在面對簡單、重復的題目時很輕松,但是,在新的東西面前就捉襟見肘了。因為隨著學習深度增加,很多名詞會有不同的來解釋,如果不能很好的區分各個概念的異同,就會沒有思路、解題混亂,而目前高中生對概念區分的關注少之又少,他們很難走出一開始自己對某項事物的認知范圍,無法接受新的概念,思維就受到了局限。
三、建議
1.加強數學史的學習。數學史大多是一些數學家如何實驗、如何發現定理總結概念的故事,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偉大的數學家,學習他們的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在學習數學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數學概念的來龍去脈,符合高中生對事物的認知規律,從源頭出發,同時,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參與到數學史的講述中來,培養學生探索與自學的能力,也有助于打好學習概念的基礎。
2.感知學習。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要摒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一味的死記硬背只會造成學習效率低,記不牢。而利用感知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目前在實際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開啟了學生的視覺通道、聽覺通道、交互認知通道,使得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愉快地進行學習,同時提升了學習效率。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都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應試教育下的數學學習模式也必須進行一次革命性的改變。傳統的數學學習方式已經限制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量,更不能由此舉一反三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本文通過各種文獻調查,淺議了數學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和偏差,提出了數學概念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共鳴,共同探討更好的方法,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趙莉霞.對高等數學概念教學的思考[J].臨滄教育學院學報,2005
[2]鄭毓信.數學教師如何才能用好教材[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6
[3]楊治良.概念形成過程的一項實驗研究——兼談死記硬背在概念形成中的消極作用[J].心理科學通訊,1985
[4]周娟娟. 影響高中生數學概念學習的因素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
[5]唐潔瓊.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的概念教學[D].蘇州大學,2015
[6]劉應會.感知學習:游戲學習的原理和方式[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