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 要: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科學論斷,作為傳統國有企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筆者有以下幾點淺顯的思考。
關鍵詞:傳統國有企業 經濟 高質量
一、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論斷的提出,不僅是字詞的變化,更是發展的要求,是適應新時代,由量變向質變的飛躍,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經濟規律,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進行全面分析后作出的科學論斷。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必須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作為。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基層視察首選徐州,對發展實體經濟、深化國企改革都作了深刻闡述。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基礎的國有企業,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從經濟發展、安全發展、高效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以自身發展的高質量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二、準確把握國企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傳統國企更肩負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必須既要實現好經濟效益,更要重視社會效益,注重國企社會責任的擔當。具體要抓好:
1.要抓好安全發展的高質量。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線。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實黨管安全責任,從嚴從實從細推動安全管理向縱深發展。要強化責任落實和責任考核,壓實各級安全責任。將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特別是現場管理的作為重要抓手。要將黨對安全生產的方針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要將以往追求高速度發展對安全的欠帳補回來,將現代科技應用到安全生產管理中,改變過去落后生產布局和生產方式,打造科技+裝備的新時代安全體系,堅守發展底線,不越安全紅線,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安全基礎。
2.要抓好轉型發展的高質量。傳統國有企業的負擔重及各類問題大同小異,轉型發展都迫在眉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州視察時關于發展實體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等作出了重要指示后,我們積極調整思路,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確立了聚焦主業、聚力轉型的思路,將主業作為發展主攻方向,逐步形成主業突出、產業協同的發展格局,建設新型企業集團。聚焦主業,推進主體核心產業做大做強。鞏固老基地,開發新基地,拓展新領域。發揮傳統國企存量土地多的優勢,積極盤活土地存量資源,把寶貴的資源轉化成轉型發展的新要素、新動能和新財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發展現代物流和生態文化旅游產業,融入地方發展。大力開發品牌人才資源,優化拓展服務外包。 充分發揮傳統國企在品牌、人才及技術上的優勢,更大力度沿“一帶一路”走向西部地區和境外沿線國家,打響服務外包品牌。
3.要抓好經營管理的高質量。國有企業最終是要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要聚焦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打贏扭虧脫困攻堅戰,開展管理水平提升,著力在 “止”“降”“盤”“控”上下功夫,實現經營管理高質量。對虧損點要堅持 “一家一策”、逐個解剖, 提高降本增效水平。突出主業高效發展,打造主業優勢。同時在其他產業發展上要量力而行,不貪大而全,但求小而精,輕資產投入,重效益產出。同時加強成本管理,堅持以價格倒逼成本、增強全員市場競爭意識,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挖掘降本增效潛力。高效盤活閑置資產,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對接,積極融入地方城市空間、土地利用和產業發展規劃,爭取土地收益最大化。
4.要抓好改革創新的高質量。國有企業經營體制和經營機制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在十九大精神指導下,要穩妥推進經營機制創新。按照公司法要求,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積極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堅定不移推進混改,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在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經營機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同時加強科技創新,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不斷產出在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成果,并轉化成生產力。
5.要抓好職工生活的高質量。職工生活高質量,就是讓職工有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舒適的環境、更真實的尊嚴。富口袋,提高職工收入,把增收作為富民的重要舉措。富腦袋,共建企業家園,要緊緊依靠全體職工經營好企業這個“大家”,發展成果惠及職工照顧好每個 “小家”,在發展“大家”和凝聚“小家”的基礎上報效國家,實現三個“家”的有機統一。富生活,保障職工權益,落實好各項保障,讓每名職工心里都有著落、有依靠、有安全感。保障待遇,已經明確的各項福利待遇要逐步恢復到位,再難不能動職工的奶酪。保障權益,切實維護好各項民主權利。保障底線,打贏補齊民生短板攻堅戰,實施精準扶貧幫困,匯聚企業力量,保證職工住得上房、看得起病、孩子上得起學。
三、對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再思考
高質量發展是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具體要求,傳統國有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更要有所作為、有所擔當。既要當好國民經濟發展的領跑者,更要做全面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做好惠民富民利民的踐行者。
1.要堅持“高”字定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矛盾變化的必然選擇,更是百年徐礦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著力優化產業結構、著力轉化資源優勢、著力轉換新舊動能、著力構建創新驅動引擎,打好扭虧脫困、融入地方發展、補齊民生短板“三大戰役”,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轉型發展、改革穩定、民生福祉等方面高標準定位,高水平推進,高質量發展。
2.要堅持“惠”字落腳,發展成果由全體職工共享。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讓全體徐礦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尊重職工主體地位,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健全富民保障體系,實施精準扶貧幫困,建設好“家”文化,開展好文明創建活動,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使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3.要堅持“保”字聚力,提供堅強政治保障。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州視察時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傳統國企要加快轉型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加強黨的建設為保證,推動各級黨組織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堅強領導核心、黨員干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
傳統國企普遍存在人員多、包袱重、轉型壓力大的現實,在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中,要充分認識長期性、艱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們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要求,時刻牢記傳統國企“堅持黨的領導、堅守主業發展、堅定產業報國”的使命擔當,就一定能夠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自己的作為、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