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毽球的接發球技術是毽球比賽得分的重要手段。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接發球動作要領,找準接發球的位置,隊員球性的掌握,有利于幫助學生直接得分,提高比賽的成績。
關鍵詞:毽球的站位;動作要領;球性的掌握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喜歡比賽,但對比賽中的技術要領領悟還是比較欠缺,尤其認為接發球在比賽中的作用不大,往往比較輕視,只是在乎在網前的搶奪、墊球。其實,發球是比賽的始端,同時也是組織進攻的開始,在訓練中集中對接發球的技術訓練是獲得勝利的關鍵。本人在訓練過程中,針對接發球的現狀,致力于小學生毽球接發球技術訓練的策略,提高接發球的技術水平。
一、選擇準確的站位,提高接發球的技術
比賽前要了解對手,了解對手的速度、弧度、落點、個人戰術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例如,對方將球發出后,應該要判斷球的方向、球的高度、球的速度、球的落點和選擇最適宜接發球的隊員。接發球時要緊盯對方的發球點和技術變化,針對不同的發球方法和發球技術,迅速果斷地調整站位,并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嚴謹亂搶奪或互相謙讓,造成失誤。為減少失誤,隊員也可用事前約定口號,通知隊友,并且同時要大膽、果斷、準確地接好球。
本方接發球隊員選擇站位陣形應以我為主,站位要恰當,不要影響視線。例如,1號位隊員的站位距離要恰當,大概在離端線1米左右,2號位和3號位隊友可站在離邊線1米左右的地方,也可根據本隊事先的戰術做適當的調整。如果隊伍中二傳能力強,應發揮他的傳球能力,盡量減少他接球的機會,增加他組織二傳和一次傳進攻的機會。
二、掌握正確的要領,提高有效進攻效果
接發球是比賽雙方較量的開始,是能否奪得發球權和組織第一次進攻的關鍵,在比賽中起到了占領先機的作用。正確的接發球的姿勢顯得更為重要。
(一)正確的接發球姿勢。毽球的接發球姿勢分為接高遠球姿勢和低平快球姿勢兩種。當對手發球較低、較平、傳快球時,毽球的落點一般會在中后場。這時,接發球時兩人或3人應該站在離端線1米左右的地方,迅速、準確地移動,采用低姿勢的接發球姿勢,雙眼注視來球,兩個腳尖內扣,面向二傳做好準備。同時,要快速移動到位后再接球的意識。當對方發高、遠球時,落點靠后,隊員要站在靠后或疏散一些,應互相照應,避免失誤。
(二)接發球的正確判斷取位。對方發球取位是接發球的第一次預斷,擊球后是第二次判斷,第二次判斷要根據飛行路線做出適當的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接發球位置。不論用怎樣的方式站位,都應該遵循同排不能左右顛倒,同列不能前后顛倒的原則進行接發球。
三、訓練嫻熟發球動作,達到直接得分目的
發球是一項進攻技術,發球隊員也要時刻緊盯,采用盯人、找空、壓后、吊前等手段發出各種戰術球,組織進攻,已達到直接得分的目的。在訓練中,本人注重四種發球技術動作:腳內側發球,腳正背發球,腳外側發弧線球和踩發。
(一)腳內側發球訓練要點。隊員手持球將球拋起,用腳內側對準來球的方向,向前上方送髖踢球的動作。這種方法發球,由于腳接觸球的面積大,不但穩妥而且準確,破壞性強。這種球適合發中、短距離,適合小學生起步階段的學生運用。
(二)腳正背發球訓練要領。前后站立,踢球腳在后,發球腿腳面繃緊,用大腿帶動小腿發力,用腳背擊球,抖動加力擊出球。發種種球,腿腳擺幅大,觸球點要準確、出球有力量、適合發中、短距離,但得注意出球的方向和高度,以求破壞對方一傳直接得分。
(三)腳外側發弧線球訓練要點。前后分立,踢球的腳在后面,用手拋球在踢球腳前面,踢球腿由后面向前面擺動,足踝內轉,用腳外側瞬間用力擊球。發這樣的球,不但要快而且要狠,攻擊力非常猛烈,利用了球的弧度、旋轉性以至破壞對方的接發球達到直接得分。
(四)踩發球訓練要點。兩腳前后分立,用手高拋球后加速上步,踢球腿快速向上擺腿,用腳前掌迅速將高于腰部以上的球用力擊出過網。這種球的特點是蹬球力量較大、目的性較強、速度嫉快,但是難度很高,踩發球,用手拋球要高度,上步或跳起與擊球動要協調作連貫性。
四、反復進行球性練習,提高直接得分的手段
在毽球比賽中,隊員對球性的熟練掌握程度及接發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每一個回合的比賽結果,而接發球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一個團隊水平。毽球運動練習與籃、排、足三大球運動一樣的,必須熟練掌握球的性能、反彈的高度、方向等情況,具有控球能力。常見的練習方法有:單腳內踢、盤踢、一腳內踢,另一大腿向上顛球、一腳內踢,另一腳外側向上踢球、一腳內踢一次低球再踢一次高球、兩腳外側向上踢球、兩大腿顛球、兩腳背顛球、腳內側踢一次高球接胸部等熟悉球性的方法來進行反復訓練,練習量力求達到最高要求,其次還應關注學生的雙腳踢球能力,方便在比賽中運用自如。
五、培養隊員的良好素質,提高比賽水平的穩定性
(一)挑選身體柔韌素質的隊員。踢毽球對隊員的身體的柔韌性是有要求的,有韌性是毽踢球的基本功。只有柔韌素質的隊員才能完成是各種高難度的動作的。所以,在平常的教學與訓練加強柔韌性素質的訓練。隊員的柔韌素質好才具有進行大幅度動作的能力,肌肉、肌腱、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的才能得到展現。柔韌性好,還能減低運動員在練習或比賽中造成身體的損傷。
(二)加強心理的教育,提高隊員心理素質。在比賽中,很多隊員顯得膽怯心理,表現出緊張,由于緊張造成接發球的動作變形。所以,在常規的練習中可通過提高發球難度來提高應變能力,增強心理的穩定性。在常規訓練中,培養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在復雜情況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失利時,沉著應戰,保持高度注意力,才能使身體素質等各方面得以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劉琦.熟悉毽球球性的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9.6.
[2]鄭超等.怎樣踢好毽球[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