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芊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技術始終保持著較高速度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各個領域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變革與發展。尤其是教育方面的改革與發展,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十九大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伴隨著教育領域的變革,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體育教育發展的要求。因此對大學體育進行分層次教學,提高高校的體育教學效率,解決現階段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關鍵詞: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探索與實踐研究
長久以來,大學體育教育教學中始終存在著以教師為主體而忽視學生個體獨立發展的問題。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較為刻板單一,多采用重復簡單動作和連續體育訓練的方式方法。這種方法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無法取得相應的成效。因此大學體育引入分層次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模式的引入不僅能夠轉變現階段大學體育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夠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和個性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解決現階段大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分層次教學的概念
關于分層次教學理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孔子時期,孔子曾提出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倡導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教學,了解不同學生存在的差異性,到達教學目標,取得教學成果。
分層次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了解掌握總體的教學目的的基礎上,根據學生間存在的差異進行不同的編排,將具有同質性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組中,根據每組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與目標,從而有針對性的結合每組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研究。采用這種方式可以了解大學生的體育素質情況,真正起到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與體育素養的目標。
二、大學體育教育教學存在的狀況
現如今多數高校仍舊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情況,因此高校體育教育已經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課程單一問題
一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學方面的可供選擇較少,只能為學生提供最為簡單的體育鍛煉項目,而不能滿足學生關于體育項目的其他要求。這一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學校缺乏資金,沒有較高的教學投入,設備設施嚴重老化無法滿足教學的相應條件。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片面重視應試教育和理論知識,卻不關注學生的多方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師資力量欠缺
現階段部分高校聘請的相關教師僅僅對于體育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卻并不能完全掌握相關技能和專業項目,始終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也不利于我國在十九大提出的教育強國的建設。不僅如此,眾多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極大的問題,在課程設置過程中忽略了體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將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在了書本知識的學習上,減少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與機會,極大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發展。
(三)忽略個體差異,采用統一教學的模式
眾所周知,學生的身體狀況,體育技能和素質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學生們擁有較大程度的不同,無法適應統一教學的模式。然而現如今的大學體育教育卻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致使學生逐漸喪失了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失去了體育鍛煉原本的作用與功能。
三、大學體育教育中分層次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
傳統模式下的教學采用了統一的教學目標和指導方式,這種情況下致使所有的學生采用同樣的訓練模式與強度,使得身體機能和各方面能力較好的學生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面臨的目標沒有挑戰性和趣味性,使其逐步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應有的素質提高。對于身體機能和各方面素質較差的同學來說,這樣的情況是他們在完成體育教育目標時擁有較大的困難,極易使他們產生自卑感,喪失對于體育的熱愛,懼怕體育教學及相關體驗。
(二)使學生發揮長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為所有人提供統一的目標和標準,使大家的才能和長出無法得到真正的發展和促進。這種統一標準,流水線教育模式下產生的學生大多喪失了自己原本的特長和技能,沒有機會一展才華顯示自己的優勢和長處。而分層次教學法就可以極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給學生展示的空間和機會,讓他們各取所需,各揮所長。
(三)借鑒示范作用
分層次教學法不僅解決了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還能為其他的學科提供借鑒和指導,幫助其他領域的教師懂得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為他們的教學工作起到示范作用,促進我國高校教學體制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促進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我國建成教育強國打好基礎。
四、當今大學體育教育分層次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分層次教學的作用
讓分層次教學模式在大學體育教學課程上真正發揮作用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掌握這一模式的精髓,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深層次的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和相關能力,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素質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興趣點,充分展現大學體育的自主性學習模式的優點,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幫助他們驚醒自主學習和自我提高,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展現分層次教學的優點和長處,實現大學體育的教育目標。
(二)教學目標的設定
教學目標的設定與學生的情況密不可分。分層次的對學生的目標進行設定,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在進行分層次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對學生群體間存在的差異和需求高度的關注,制定出真正滿足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案,將專業化指導和個體化訓練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
不僅如此,分層次教學的教學目標設定中要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將學生的個性發展與群體協作結合起來,將學生能力與教學目標結合起來,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使分層次教學真正對發揮成效。
(三)分組融合,團隊協作
眾所周知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與學生的能力、個性密切相關。分層次教學正是為了在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實現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學生可以提出自己關于體育項目的思考與研究,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團隊中進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實現共同進步、全面發展。
五、實施分層次教學目標的具體舉措
(一)了解學生
分層次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身體狀況密不可分。教師只有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劃分學生的教學層次。了解學生是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所在,只有真正的做到了這一點,分層次教學才能真正的發揮其作用。教師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掌握學生的身高體重以及其它相關狀況,通過大數據分析對學生的素質進行綜合的評定,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方案。
(二)劃分教學層次
教學目標應該與教學層次相對應,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設置相對較高的動作要求,對于身體狀況較弱的同學適當調整教學難度,配合其身體狀況,制定難度較低的目標,因材施教,形成梯形教育,建設教育強國。
(三)輔助性措施建設
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配合,還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完善校園的體育基礎設施,為層次教學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另一方面,不斷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定期開展體育賽事,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激情。
(四)考核目標的設立
教學目標和學生層次水平的不同,使得考核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激發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們的激情,給他們以目標和動力,促使他們不斷進步。中等素質的學生采用普通的考核方式,適應他們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給予他們關懷與尊重,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層次教學的開展應當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促進全國體育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動這一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適應時代的變革狀況,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青年。少年強則國強,只有重視高校學生的體育教育教學,才能真正實現十九大提出的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參考文獻:
[1]王輝.對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探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4).
[2]王茂軍.關于高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次教學法的運用探討[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5,11:98-99.
[3]萬德新.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1):53-54.
[4]王海燕.淺談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6(1):73-75.
[5]宋若飛.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究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2014,(10).
[6]張曉龍,陶琳.淺談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實行的分層次教學[J].當代體育教育,2015,5(1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