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旭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證研究等方法,闡述了武術禮儀文化,并對中國武術禮儀文化在當今社會中所能夠起到的重要的教育價值進行分析,從中得出了武術禮儀不僅僅是傳統華夏文明中一項獨一無二的文化內涵,同時更是整個武術文化構架和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武德禮儀更重于武術技能。
關鍵詞:禮儀;武術禮儀;禮儀文化
“禮”在傳統華夏文明的重要地位不必過多贅述。中華武術不光在實戰攻防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兼具強身健體修身的功能,除此之外,武術和華夏文明以及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將其稱之為國術并不過分,是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及其具有說服力的名片。修習武術的人十分看重武德,通常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武德高尚的大俠都深深敬仰。中國武術依托于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積累,在長時間的發展后,蘊含了中國優秀禮儀文化,從而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禮儀是傳統的武術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現形式,影響著整個武術領域的蓬勃發展。
一、武術禮儀的概述
禮儀,即禮節和儀式。武術禮儀便是學習武術的人所默認需要遵守的根本道德和行為底線,體現了修武人的文明。是武術處理道德關系的實際行為,是道德在社會活動中,屬于道德實踐的范疇。武術禮儀是由國際武術聯合會規定在中國傳統武術的儀式。是為和平與友誼的武術目的服務的,它意味著武林是一家人。
(一)武術禮儀包含的主要內容
武術有著兩種敬禮方式,他們分別是徒手式和持械式。徒手式中的禮儀便是抱拳和雙方眼神交流的注目禮;而持械式根據演練者所持器械的不同分為持,遞,接三類別。所以,將這些敬禮方式匯總起來就有徒手禮,持械禮,遞械禮,接械禮這四種了。
其中最為常見、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抱拳禮了。“學拳先習禮”、“為武師,須教禮”,從古至今大多習武之人非常重視禮節和禮法。武禮作為平常的武術行為中禮節的一個重要體現,展示了修武人的人文素養及武功操守,因此武術界十分重視。抱拳禮儀式是“弓”和少林拳在中國的傳統禮儀寶泉精煉產品,是許多武術活動最常見的一種禮儀,其中包含傳統文化和道德的內涵。左手掌,右手握拳,以武會友是兄弟;雙手環繞胸前手心向外推進,嚴以律己,寬容他人。所以,抱拳禮雖然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是是武術的重要規范,并有著深刻內涵。
(二)古代武術的禮儀
1.隋唐時期武術禮儀
少林武術大約源自隋唐,當時少林功夫便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譽,其對于中華傳統武術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跪拜叩頭、合十等禮儀形式都是出自少林,少林更是嚴格的清規戒律以規范習武之人。萬簌聲在《武術匯宗》一書中寫道,少林武術的律條規范包括了“規條十二、十不許、十愿”,更是涉及了習武、授藝、品的行為等諸多方面。
2.明清時期武術禮儀
明清時期所出現的陳氏太極一門,同樣對武術禮儀有著嚴格要求,新徒拜師需執行叩拜禮儀。流傳至今,現行的太極比賽時,參賽雙方必須行抱拳禮表示尊重。除此之外傳統武術中還有其他禮儀形式,如鞠躬禮、握手禮、合參禮、無為禮等。
3.古代武術禮儀小結
從武術的整個發展流程中,我們能夠總結出武術禮儀的發展具有禮與武缺一不可的特點。不僅傳統禮儀中包含了武術這一項重要內容,并且武術中也蘊含了諸多禮儀,許多傳統武術類別都有著自己的一套獨特禮儀體系。
二、開展武術禮儀的重要性
(一)武術禮儀在武術教育中的價值
1.構建和諧校園體育文化的需要
武術禮儀文化是構建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弘揚武術禮儀不僅能夠促進個人養成優良品格,提升道德修養,并且能夠幫助學校之中人與人關系的和諧圓滿。練習武術不僅僅是外在技術能力的提升,更主要的是內在品格素質的培養。我國傳統武術,講究正義、誠信、和善、謙卑、愛國等武德素質,并在學武的初學階段就注重內在品德的學習養成,內外兼修,加強內在修養,才能夠形神兼備。與社會中的法律法規和道德準則相同,禮儀規范也是當今社會的重要行為規范,必須要加強整個社會的禮儀文化建設,為了建立與新時代契合的禮儀規范體育,對于中華民族來講,從禮儀文化方面作為突破口,方可在校園中形成健康積極的體育文化。
2.展示武術文化軟實力,凸顯中國武術內涵與本質
中華武術承載了我們整個民族五千年的歷史與文化,在如今的社會,傳承和推動武術禮儀文化的發展已是當務之急。如今,中華傳統武術不再只是抵抗侵略的重要手段,而是更多作為一張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名片,蘊含了諸多精神底蘊。所以,推動武術禮儀蓬勃發展不僅有利于中華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的體現,也更加能幫助世界了解中國,認識中國。
3.呼喚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有效抵御西方思潮的入侵
如今,西方文化不斷沖擊,在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并對人們的價值觀和思想有著極大影響,諸如拜金等諸多消極思想方式廣泛傳播。因此,只有將中華傳統文化和優良品格教育合二為一,融入中華傳統武術的正義、誠信、謙卑、愛國等武德理念,才能更加有力的防止西方消極思想的侵襲,讓人們能夠提升自身品格素養。這是發展中國武術禮儀的重要目的,也是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
(二)學校學習武術禮儀的意義
1.有利于引導和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
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武術禮儀,十分看重在武術禮儀學習的過程中使得人們的品格素質有所提高。武術禮儀是培養軍事、公正、誠實、謙虛、愛國主義道德素質的必修課。
尊敬師長,尊重老師,追求真理,這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于修習武術的人來講,對師長和前輩必須要保持尊重的態度,悉心聽從老師對其的教誨。在言語和行為方面,認真學習、加深理解是比較尊重和謙虛的做法,對自身嚴格要求,爭取成為中華文明的社會脊梁,成為社會主義的優秀建設者和創造者。
2.有利于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武術禮儀對提高個體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傳統禮儀文化重視內外文化,不僅要加強外部培訓,還要注重內部素質的提升,構建和諧、完善的社會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在平時教學和日常訓練過程中,不管是師生還是同學之間,都應嚴格按照武術禮儀規范執行武術禮儀,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禮儀習慣。而在日常交往中,禮儀同樣必不可少,如徒手禮以及鞠躬禮等禮儀都可在問候師長、舞臺表演時或是訓練時踐行。只有通過這樣一種積累,才能形成學生的正確積極的行為方式和禮儀素質,樹立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積極的價值觀念,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目前武術禮儀主要包含了中華民族先驅者的智慧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匯集了中華民族的禮儀和道德的傳統文化,能夠修養內在,使青少年全面發展,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標志以及象征。
2.古代的武術禮儀存在于世間民族之林,在悠久的人類歷程中,素以“禮儀之邦”聞名。中華傳統禮儀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內涵豐富,對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二)建議
1.各武術教練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武德素養,從思維層次上意識到武術禮儀在武術教學中所起到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尊師重道等武術禮儀。
2.建議各學校開設武術課的同時不要在以為追求技術或者流于武術形式,將武術禮儀滲入到武術教學,并將武術禮儀的掌握程度與踐行程度納入到武術成績考核中去。
參考文獻:
[1]劉營.武術禮儀文化及教育價值探析[D].江蘇理工學院,2014.
[2]張令.武術禮儀開展的重要性芻議[J].搏擊·武術科學,2008(11).
[3]林英磊,林英艷.中國傳統武術禮儀在武術教學中傳播的價值思考[J].搏擊.武術科學,2008(11).
[4]張昊.儒家思想對中國武術禮儀文化影響[J].卷宗,2016.
[5]牛哲.淺談武術禮儀對青少年個人修養的影響[D].西華師范大學,2013.
[6]張耀庭.中國武術史[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