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徐昱枚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不再局限于對衣食住行的需求,在生活中更加趨向于滿足精神世界與娛樂生活的向往。故,本文針對體育管理控制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研究,通過對體育管理控制過程與方法的研究,加之體育人才管理之對策,進而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體育經營;體育管理;體育人才
一、概述體育產業經營與培養人才的重要意義
體育管理控制質量的提升是減少中間環節產生摩擦的重要舉措,而加強人才培養又是提升體育管理控制質量的根本。但當前,社會體育產業的人力資源配置相對較低,專業人才較為缺乏,嚴重阻礙了體育產業正常發展。人才培養是產業不斷進步之根本,培養高素質人才是產業發展之必備要素[1]。
二、體育產業經營管理專業的人才綜合素質結構體系之研究
(一)體育管理控制過程與方法
體育管理過程是將管理系統中的眾多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程序進行有效控制,其中主要以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三個方面為主。其中可分為四個基本環節:
計劃:首先根據正確目標、可行的指導將工作內容重點突出,以明確目標進行分工,使得計劃內的工作能夠實現。
組織:其中主要工作為合理分配任務,并將人力、物力、財力合理分配,以及利用指導、協調激勵等方式促進工作正常完成。
指導:在指導過程中,以指點方式解決困難與問題,而不是說教。以引導方式進行指導,避免批評、避免壓制。
協調:減少組織內摩擦、紛爭等情況出現,保證人際關系融洽,并使得事情進度在合理范圍內[2]。
(二)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原則
1.以市場為導向
我國所頒布的眾多關于體育產業的文件,極大地促進了體育市場的發展。自2016年起,已有眾多場馬拉松比賽在各大城市開展,可見,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時期正進入飛速階段。加之,互聯網社會時代下,中國體育產業隨著互聯網事業的發展不斷發展。
2.兼顧知識、能力與素質
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也將有所變化。對人才的衡量不再以知識為主要標準,還需要其掌握眾多知識并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培養專業人才的方向上,應兼顧知識、能力、與素質三個方面。強調三者協調發展,進而滿足體育產業對人才的渴求[3]。
(三)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結構體系建立
1.強化知識結構
體育產業實則涉及眾多學科。因此合理的知識結構才能有效開拓人才之就業前景。強化體育專業人才的動態管理能力、強化人才體育控制能力,掌握控制過程并熟練運用。同時,掌握法律、數學、人文、飲食、醫學等眾多方面。
基于此,筆者認為,高校在開設有關方面的課程時應以通識知識為主要授課環節,培養人才具備健全人格素養與道德素養。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工作中以經營理念為主要學習任務,以體育管理控制過程為實踐操作目標。并掌握經濟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內容。
其次,應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中,主要包含了兩方面的知識,即學科知識與專業知識。其中,所有專業基礎知識所構成的體系為專業知識,以管理學科、運動學科、經濟學科等為主要內容的是學科知識。
2.強化人才能力
第一,應加強人才的技術能力,強調學生行為具有規范性與適應性。其中,通用技能是體現人才基本能力的根本,加強人才信息獲取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以此在交流過程中具備清晰流暢的表達方式,并以準確之用詞提升專業性。其中,信息獲取能力主要指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能夠使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將眾多體育產業相關數據與文字材料進行收集,并利用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方式,將其中隱含信息挖掘出來,以此進行歸檔與整理,滿足市場發展之需求。于人際交往關系而言,幫助人才具備處理內外事物之能力,進而實現體育產業的順利經營之目的。
第二,加強專業核心能力。該專業人才在崗位中的表現,將直接反映其專業核心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決策、組織協調等能力。決策能力,旨在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并判斷管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清晰準確把握體育產業發展趨勢。組織協調能力旨在體育產業運行過程中,以正確方式對成員進行激勵與控制工作,以實現體育產業順利健康經營之目的,強化體育產業風險管理之能力,并做好營銷策劃之根本工作。以此,才能促進體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三、結論
綜上所述,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結構體系,需要立足市場發展需求,進而全方位的建立培養結構。以提升人才之專業技能、通用技能、專業基礎知識、學科知識等方面為基礎,打造全新型綜合素質人才。以此,才能促進體育產業蒸蒸日上,順利發展,以滿足當前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李麗.論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結構體系[J].運動,2016(15):99-100+133.
[2]儲麗玲,吳磊.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0(04):91+103.
[3]金剛,張巖.中美體育產業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比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01):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