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青
摘 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普通話教學是為了能讓學生能勝任就業后的崗位需求,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幼兒教師基本素質》明文要求普通話評測需達二級甲等以上水平。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是針對幼師專業的學生的.因此在普通話方面要求高職生必須有更高的水平。然而,伴隨計算機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廣泛應用后,其測試難度系數也在持續增加,在此情況下,高職學前專業的普通話教學也暴露出各種問題。鑒于此形勢,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普通話教學必須予以全面改革,覓求有效措施,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普通話教學;研究
1 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普通話教學現存問題
當前國內許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普通話教學仍舊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無非就是教師講授,學生模仿,缺乏多樣性的實訓內容,缺少多變的教學方式,也缺少先進的教學條件,未能與時俱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普通話課程通常都以語音知識的傳授為前提,以語言文字為媒介,最終以通過普通話測試為目標,大多采用先講授后實訓的教學模式,而具體實訓一般都是朗讀與方音辨別訓練為主。此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完全忽略了普通話課程設立的初衷,它并非僅僅是為了應試,更重要的是能與幼教崗位需要的銜接。在這樣僅憑有限課堂時間的講授教學與單一實訓,缺乏資料、缺乏實踐環境、缺乏實踐指導的模式下的普通話教學質量難以獲得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也無法獲得有效的提升。
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普通話教學改革措施
2.1.結合崗位需求,改革原有教學模式
教學中要掌握幼兒園的教學環境,根據教學要求,使用多媒體教室、語言教學室等高科技教室,并創建更加直觀與生動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般的感覺,被深深吸引而主動參與其中,切實的改變傳統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如:分組教學、項目教學、情景教學等;創建“學、做、練”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課前的匯報工作、播報天氣、講故事、情景扮演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并激發語言天賦。在授課與語言訓練時要使用普通話進行,并與國家的普通話標準為依據,在教學中糾正學生的不正確發音,使學生逐漸練就標準的普通話,為日后更好的溝通與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2.2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更多教學平臺
為使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適應企業單位對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要求,在教學中應實行課內、課外兩套標準進行教學項目;課內教學,主要以普通話水平考試為基礎,施行模塊化教學,根據考試大綱,逐一進行訓練與測試,增強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通過率。課外創建語音工作室,并以小組為基礎,策劃、錄制各類語言節目,比如時下流行的各類話題節目,足球之聲(用語言播報世界杯)、心靈之約(談話類)、美文欣賞(朗讀類)、校園趣事(校內新聞)等,還可以通過當下流行的網絡直播、小視頻等網絡平臺,全方面的給予學生實訓內容的展現,從中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水平,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人際溝通等方面,并激發學生的各類特長,使之展現,讓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未來的挑戰,并以獨特的自身能力去發展,適應如今日息萬變的社會。
2.3.普通話教材內容的合理編排與系統的科學構建
高職院校的教學課程中,將教學內容進行更新與改革,并跟上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這都是教學中要實行的目標。課程教材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主要參考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為此,教材必須具有合理性、獨立性;其普通話教材內容應符合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與標準;學前普通話教學專業的教材內容,應創建不同板塊與學習項目;推陳出新,改變傳統教學以語音為基礎、發音技巧為主的內容,創建以普通話語音知識、普通話訓練、口語溝通、職業口語練習為主的模塊化練習體系,切實的提升學生的口語技能。
2.4.教材內容的職業性與針對性
教師可以依據不同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普通話教材內容做適當的修改于填補,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在內容的填充上增加現今的熱議話題、網絡信息、時代內容、職場專用詞語等實際案例。比如“輕聲訓練”的教學時,創建情境內容,讓學生分角色進行對話表演;“兒化訓練”根據學生的專業,編一段兒歌內容讓學生去表演,取消傳統的繞口令訓練;多種多樣的、推陳出新的教學內容,擴展了教材的不足,使教材更具針對性。
2.5.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與激勵機制
伴隨科技的進步與時代的變遷,傳統的紙質教材已無法適應現今學生對知識、信息的需求;為此,各類給予網絡而生的電子類書籍與軟件、手機APP等應運而生;教學中也應適應時代的變遷,將教學內容以光盤、軟件等多種形式傳播,并發展新興教學模式,如微課、慕課等,使教學體系擴寬,更加全面的為學生服務,并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學生日漸膨脹的知識獲取需求。
2.6.評價體系革新.激勵機制趨向多元
學前教育專業大多面向的幼兒園來培養優秀人才,為此,普通話課程應傾向于幼兒教師的職業要求,達到標準的普通話水平等級,同時對幼兒的語言給予糾正與示范。此課程的考核應該趨向于職業特點,另外還要定期舉辦課外實踐活動,如:朗讀比賽等,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以達到對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真正目的。
3 結束語
綜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的普通話教學應當盡可能的與學生的專業進行緊密的結合,因為普通話課程對于此專業的學生來說,不但是具備傳統意義的重要語言課程,也是學生職業崗位需求必須提升的基礎課程。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以及過級率,怎樣實現普通話教學與實踐的整合,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普通話的興趣,需要高職教育者予以不斷的探究與實踐,以求覓得更高效的改革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娜.學前教育專業普通話教學常見問題及分析[J]時代教育.2014.(18):77.
[2] 蔣蓉. 學前教育專業普通話教學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5(0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