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68)
戧金是我國傳統金銀髹漆技法之一,其工藝做法最早于元末記錄在陶宗儀《輟耕錄》一書中,但因我國戧金漆器工藝發展已久,又受限于當時的歷史社會條件,故已是很難溯源。王世襄先先依據湖北光化出土的漢代漆奩而認為,戧金工藝出現于漢代,而當代漆藝史家長北女士則根據更為深入的工藝細節分析,認為真正的戧金工藝誕生于唐宋時期,以江蘇武進南宋墓戧金漆奩為代表。在總結中國古代髹漆工藝經驗的明代黃成所著《髹飾錄》中對戧金技法描述為:“戧金,一名鏤金,戧銀,朱地黑質共可飾。細勾纖皴,運刀要流暢而忌結節。物象細勾間,一一劃刷絲為妙。又有用銀者謂之戧銀?!敝赋銎渚唧w作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地上,用刀尖或針頭流暢的刻出如絲刷般細膩的圖案,在圖案內打金膠,然后撒播金粉或貼金箔,稱為戧金,撒播銀粉或貼銀箔,則稱為戧銀。
戧金工藝技法的前身應該是戰國時期的錐畫技法,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針劃花紋的漆器,不過與現在戧金工藝不同的是當時的漆器刻劃的紋路里面填充的是朱漆。西漢時期出土的用類似工藝技法的漆器已有多件,并且線條流暢、連貫、纖細,由此可見當時的刻劃技法已十分成熟了。三國到隋唐,錐劃填金銀的工藝繼續發展,唐玄宗所撰寫的《唐六典》中首次出現“戧金”一詞,但是可惜目前未能有一件保留到今天。到了兩宋時期,社會繁榮,我國的藝術領域達到了第一個高峰,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制作工藝都達到空前的高度,不僅有官府設立的專門制造御用的漆器,坊間漆器制造業也已普及,直接導致當時的漆器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纖細、清秀、雅致又不失神韻,還有創新,攢犀地戧金這一工藝在宋朝之前是沒有的。元代戧金工藝技術繼續發展,江南地區經濟高度繁榮,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元代嘉興成為漆器生產的中心和重要的出產地,其戧金工藝較前代更上一層樓,不過國內現存的戧金漆器實物確實稀少,大多流向日本,戧金工藝在日本、琉球等地被稱為“沈金”。明清兩朝,我國的漆器藝術發展形成了空前的高潮,各種金銀的髹漆工藝技法不斷推陳出新,多種工藝技法互相結合,使得戧金工藝與各種技法搭配而產生出目不暇接的效果,不僅繁雜的工藝堆疊不顯得亂,反而使得漆器渾然一體相互輝映。不過明清這一大時期中要屬清中期乾隆前后數朝的戧金漆器最為繁榮,不僅皇室貴族大量使用,坊間的富貴人家也在使用。總體來說,明清兩代之于前代戧金工藝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在于對各種技法的綜合運用,正如漆工楊明為《髹飾錄》作序所說:“與此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矣?!?/p>
當代漆藝師繼承了中國宋明時期戧金豐富的刀法,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還不斷創新,在工具的選擇上通常使用高速鋼自已磨制,常見的有錐刀:即劃針,用來刻發絲類細線和打點,錐刀刻點最小、圓口刀和斜口刀:圓口刀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既可以用于刻劃長直線和長曲線,常用于植物經脈;也可以用于勾勒輪廓線的短曲線,因為其刀頭圓弧的特殊造型,在刻劃過程中稍加改變角度便可形成線條的粗細變化;還可以用于刻點,不過與錐刀不同的是其刻劃面積較大,常用于花蕊部分的刻畫,斜口刀亦是用于刻點,其刻劃面積適中,處于錐刀與圓口刀中間,常用于由面到點的過渡和延伸、平口刀:分為兩種,雙刃平口刀用來刻直線,也可以用于刮鏟小面積刻面,在下刀或提刀時多加用力,或刀面一側用力,便可刻劃出斜面,使得刻面形成由深至淺的效果,單刃平口刀用來刮鏟大面積的平面刻面、尖口刀:即刃口中部略突起的刀,用來刻略深的槽,在用刀過程中下刀和提刀時輕用力,便可刻劃出兩頭淺中間深的線條,最適合用來表現竹葉等小葉片。所有的刻劃工藝都在做好推光揩清的漆面進行,刻好后以絲綿沾金箔漆填入刻槽內,拭去漆面上多余的漆后,在漆未干時貼上金箔,或以絲綿沾金消粉,用打圈的手法將金粉填入刻槽,入蔭房待干,取出后清理漆面,即告完工。現代日本戧金所用工具與中國差異不大,只是在工具的叫法上有所不同,日本漆藝師常用的工具叫做:丸刀、三角刀、片切刀。這些工具或為圓頭,或如彎鉤,大小基本一致,圓頭的刀稱為“丸劍”、尖頭的刀稱為“角劍”。除了刻劃線條之外,用于刻點、刻面的刀稱為“點雕”、“片切雕”,刷細絲的刀稱為“筋雕”,在刻劃完成后的步驟相似,打金膠干后貼金箔或金粉,等待完全干后掃去漆面殘余金箔粉,薄刷胡桃油以保護。
戧金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和裝飾的技法,在題材和載體上受限不大,題材多種多樣,不僅有簡單的紋樣和圖騰,還有更為復雜的植物、動物、人物、山水等等,都可以通過戧金這一技法表達的惟妙惟肖,在載體上,廣義來說也是極為廣泛,有家具、日用器皿、裝飾花瓶等等,只要是漆地便可施以戧金工藝。戧金的裝飾特征主要表現在:靈動、趣味、寫實。
靈動:靈動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給人一種活潑不呆板的印象,而對于漆藝師來說,靈動便是得心應手、審美獨到,只有主觀的感受和精湛的工藝技法完美的結合才能稱此物為十分靈動。而戧金工藝,不僅線條獨具韻味,每一個線條都值得考究和品味,其畫面整體也如人之結構,有血有肉,虛實相生,由抽象到具象,由近至遠,由結構到脈絡,再在此基礎之上圍繞著漆藝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創作,而并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這樣創作出來的戧金作品才能被稱之為靈動。
趣味:趣味性也是戧金的裝飾特點之一,其創作題材本來就涉獵廣泛,從山水到人物到動植物到花紋,加之其生動傳神的刻畫,使得整個作品趣味無窮,就拿戧金作品中的人物為例,或兇神惡煞,或憨態可掬,面部刻畫十分傳神,舉手投足之間無一不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和人們的精神面貌,使得作品十分有趣,反復品味。
寫實:作為如此充滿主觀創造的一種工藝,其寫實的一面也不應該被忽略,在表現動物毛發或者竹節、樹葉等地方時,尤為明顯,加上現代漆藝師受西方結構明暗關系理論的影響,最后的作品用栩栩如生來形容亦不為過?,F代的戧金技法雖源于唐宋,但卻也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這不但指明了戧金工藝發展的新形勢,也體現了戧金工藝無限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