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學 710054)
《考工記》說:“氈之為物,無經無緯,文非織非衧。”目前氈是人類歷史記載中最古老的織品形式,經過濕、熱 、擠壓等作用把動物毛料氈化而形成的片狀布料,己有幾個世紀的歷史,采用羊毛制作而成的羊毛氈,有吸水、保溫、防火等功能,同時羊毛柔軟,觸摸時手感舒服,纖維彈性佳,制作成的片狀布料具備強韌而又有良好的還原性。不需要縫制針織等額外加工,可氈化一體成型。
羊毛氈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才會經過幾個世紀的洗禮,依舊被人們所追捧,其特性包括以下幾點:
①吸水性強:能夠吸收相當于其重量三分之一的水分。
②防火性強:羊毛氈燃燒后生成的碳層具有有效阻礙火焰向外蔓延的特性。煙蒂掉落在其制品上只會燒焦出一個小洞,火勢不會繼續蔓延。
③保暖性強,其內部纖維結構形成保溫層,隔斷外來冷氣的同時內部溫度不降低,保溫保冷。
④柔韌性強,纖維彈性好,觸摸時手感舒服,具有良好的還原性。
工具材料:
(1)羊毛:利用外力(針氈:戳針不斷戳實羊毛。濕氈:堿性洗劑與熱水浸泡羊毛,之后卷曲擠壓)讓羊毛各纖維之間相互拼接交錯,最后形成固定形狀,這個過程被稱為“氈化”。羊毛本身纖維的粗細、長短和羊毛不同產地所形成的質地都會影響羊毛氈最后成品氈化的效果。常見的羊毛有以下幾種:美利奴羊毛:平整細膩適合和真絲等材料混合;羅姆尼羊毛:貼合皮膚會有 針刺感;美麗諾羊毛:柔軟細膩,舒適表面平整細膩;日本混種羊毛條:制作產品自然絨感強
(2)鉤針:按地區分:國產針、歐美針(美國、德國)、日本針(clover、Hamanaka)、臺灣針
材質:銅針、鐵針
數量:單針、多針
按鉤針形狀及功能分類:常用針型(細、中、粗、精修)、旋風針、星型針
(3)泡沫或毛刷工作臺:針氈操作時使用
(4)溫水、堿性液體(肥皂、洗滌劑等)用于濕氈時氈化羊毛
(5)電子秤:稱取羊毛克數
(6)洗滌網布或者塑料泡沬紙(用于按壓羊毛)、卷簾或者圓形塑料管(按壓卷曲加強羊毛成型)、毛巾等:擠壓氈化羊毛成型
羊毛氈工藝探究:
1.濕氈法:是將羊毛縱橫交錯的疊加在一起,加入不超過44℃的肥皂水熱水,當這些羊毛纖維遇到熱水時會張開、豎起,放置入網兜中,開始慢慢的擠壓、摩擦、揉搓,使羊毛纖維相互糾結,最終成為氈化的狀態。該做法適合制作大型片狀的作品,如壁掛毯、鞋帽、圍巾等。優點:平整緊實 ;缺點:邊緣不清晰,細節不精致。
2.針氈法:原理是運用不同倒刺的針或者針組進行反復戳刺,經過不斷的戳刺讓羊毛纖維互相糾結,逐漸塑性最終達到氈化的效果。該做法通常適用于制作立體玩偶DIY,如動物鑰匙鏈、小型胸針、飾品戒指等,是羊毛氈 DIY小型作品最常使用到的方法。優點:細節緊實精致立體 ;缺點:尺寸受限,戳制時間長。
3.結合法:將以上兩種方法結合使用,濕氈進行大型的制作,再結合針氈進行細節刻畫,用于比較復雜的作品,既可以節省時間,又能夠做到細節豐富。
隨著人們對羊毛氈工藝的了解,對其作品也不在局限于單純的材質制作,而是加入了更多創新的元素,使產品增加了更多的裝飾性跟實用性,啟發了人們對傳統工藝技術的思考,開拓了思維,充分的發揮想象力,才能做出了更多意想不到的藝術品。
早期的刺繡比較注重實用,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技術的提高,刺繡從最開始僅限于的實用主義轉向了裝飾功能,到現在發展到當代的以藝術欣賞功能為主,增加功能的人性化、情感化體驗,藝術欣賞與產品商業對接,刺繡這項傳統手工藝漸漸介入到藝術領域。不論是形式的多樣性還是內容的豐富性都使當代刺繡藝術有巨大的改變,羊毛氈同刺繡結合,刺繡以線為主,或平繡或立繡,都精致細膩,羊毛氈以面為主,質樸溫暖,二者結合相輔相成,達到既宣傳推動了傳統手工藝發展同時又滿足現代人精神需求的作用。其結合的用品可以延伸到日常裝飾畫、胸針、手工藝擺件、電子產品包裝、本冊包裝等。
軟陶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聚合粘土。由于特有的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且操作簡單,只需徒手捏制出想要的作品,再使用烤箱烤制即可成型。包含豐富的顏色供創作者選擇,同時,可根據自身創作需要進行多次混色,顏色與顏色之間相互不串色,成品顏色分明,造型隨心所欲,不同的創作者創作出的作品也是獨具匠心,風格迥異的。
軟陶家居飾品同羊毛氈的受眾人群相同,主要的青睞者是兒童和女性,二者都受到手工藝術愛好者的追捧,因為易操作,效果好,實用性強,使大家爭相追捧。軟陶的可塑性及顏色的多變性,與羊毛氈的質樸環保相結合,可以延展到多個方面,如:創意相框、多變的壁掛飾品、真人塑像、創意玩偶擺件等。
不織布又稱為無紡布,是新一代環保材料,具有透氣、柔韌、易分解、價格低廉、可循環再用等特點。不織布在平面化的設計中:進行裁剪、組合搭配形成裝飾圖樣,在立體化設計中,有堆疊型、填充型和結構型,還可進行平面立體化的縫合,增加作品的收納性,其作品不僅美觀而且具有強烈的原創性。
羊毛氈同不織布材質的結合,在制作時可以跟釘、縫、繡、粘等技法相結合,從而達到裝飾效果的豐富性。二者相互結合可以延伸到電子產品用品包裝、飾品、家具生活用品收納、個人創意禮品,增加生活的趣味性,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超輕粘土:超輕粘土顏色豐富,不需額外加色,可自然風干,不碎裂,可永久保存。粘土的可塑性與羊毛氈的包容性相互結合,是輕便與厚重的結合、溫暖又不失精致,延展最多的是小型擺件及玩偶的創作。石粉粘土:干后堅固,宜用作大面積的板面,也可用來制作需要的細部雕飾,通常是在干后上色,顏料可選水彩、丙烯顏料和油畫顏料等。常用與雕塑人像、個性定制等。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手工品的質樸,手工藝品材質源于生活,取自于生活,羊毛氈制品風格清新樸實、溫暖舒適,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內心訴求,又給羊毛氈手工藝的發展傳承提供了機遇,相信豐富的材質相互結合,會帶給每個人不同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