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214200)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文化,以儒、釋、道家文化統領著整個中華文化的發展。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習慣,出現了豐富具有代表意義的地域文化。中國南方的地域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荊楚文化、湘西文化、徽州文化、百越文化1。歷史上宜興周邊地域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近現代也是中國文化標桿地域,紫砂文化是閃眼的一顆明珠。
紫砂文化自北宋在地處江蘇宜興地區發展起來,一直以來紫砂泥作為紫砂實用器的材料基礎,伴隨著紫砂工藝美術品的發展,紫砂題材文化與當代人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紫砂題材的地域文化豐富而厚重,宜興紫砂的源流、紫砂傳說、典故、紫砂發展的歷程、不同時期紫砂藝術家人物傳記,紫砂名家及其代表的紫砂藝術品、紫砂工藝的造型技法、紫砂相關的典故等等都成文紫砂文化的一部分,如此深邃的紫砂地域文化為動漫設計提供豐富厚重的文化內涵與外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當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2。
動漫設計發展立足本民族、地域文化,才能在世界舞臺上發揮璀璨光彩。
中國動畫、漫畫在發展之初無論是取材還是表現形式上蘊含著厚重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早期的中國動畫取材古典文學、寓言故事、話本故事等,表現形式以水墨、剪紙、皮影等藝術表現形式融合,成就了早期中國動畫學派。以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為例,取材于中國文學作品《西游記》創作的《大鬧天宮》動畫作品,在美術設計上運用了京劇元素進行設計,大量借用戲曲京劇造型特點來設計人物造型,《大鬧天宮》作品無疑是中國民族、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小蝌蚪找媽媽》是取材于方惠珍、盛璐德著作的中國兒童故事書,在美術設計上運用傳統水墨畫表現形式,水墨動畫在國際上亮相得到充分的贊譽,后期《牧笛》、《鹿鈴》、《鷸蚌相爭》、《山水情》等一批水墨動畫成就了早期中國動畫無與倫比的絢爛。同樣取材于中國文學作品《西游記》創作的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一經播放一舉成名。然而90年代經歷了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浪潮,中國動畫發展出現了一些以市場為主導的商業動畫,此時對本民族、地域文化挖掘不夠深入,一味的效仿和造抄國外動畫,中國動畫在世界動畫舞臺處于優秀作品的空窗期。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發展,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倡導文藝作品要根源中國沃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動漫設計也需要重拾我們動畫黃金時期理念,植根中國沃土、挖掘優秀的民族、地域文化,創作出符合時代的優秀作品。
動漫設計作為紫砂文化傳播的新表象,拓展其宣傳的可視性。
紫砂地域文化是吳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紫砂地域文化在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支獨秀,紫砂器制作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紫砂地域文化作為傳統民族文化藝術重要載體,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紫砂文化是中國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對于紫砂文化的傳播以紫砂器物的實物傳播最為常見。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凸顯,少年、兒童作為動漫作品主要的受眾群體,一些年輕人也對動漫作品擁有濃厚的興趣,影院動畫作品通常是以合家歡形式出現的多年齡層次受眾群體,所以相對傳統紫砂文化的受眾會更加廣泛,動漫設計會在各個年齡階層中出現,尤其以少年、兒童為主的受眾群體,用寓教于樂的動漫設計作品讓少年兒童接受紫砂地域文化,潛移默化熏陶他們感受傳統紫砂文化的獨特魅力,對于推動紫砂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這方面中國傳統水墨、剪紙、皮影等藝術門類可謂是最大的收益者,在中國早期動畫輝煌時候就得到了很好的宣傳,上世紀70-80年代出生的人們幾乎對中國傳統的水墨、剪紙、皮影、戲曲都有深刻的印象。2004年粵劇紅線女《刁蠻公主戇駙馬》動畫片出現,也掀起一批年輕人追隨粵劇的熱潮,可見動漫設計作品對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有非常難得的意義,數字化的紫砂文化動漫作品的出現將會拓展紫砂地域文化的可視性與觀賞性。
在當今世界大發展、大變革時代,網絡化、信息化時代、多民族文化在以歷史上絕無企及的速度傳播和相互發生作用,紫砂文化是江蘇特有的地域文化與風情,紫砂工藝所蘊藏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美學價值的值得深度探討,共同挖掘紫砂藝術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3。動漫設計一直是國家扶持的產業,在國家各大城市都有動漫基地,在政策、資金上都給予大力的支持,國產動漫在當今時代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擁有各個年齡段的受眾群體,特別是少年、兒童,紫砂地域文化為動漫設計的提供豐富的創作淵源,動漫設計也將豐富紫砂藝術的傳播途徑與形式,兩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紫砂文化傳播與發展添加新的活力與動力,讓世界人們感受到中國優秀民族地域文化的渾厚魅力。
注釋:
1.徐潛主編.《中國南方的地域文化》中國南方地域文化.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
2.《中國文化發展實務》編委會編出版發行: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4.01.
3.賀云翱,張勇盛著.《宜興紫砂》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