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云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自改革開放以來,拉丁舞隨著眾多外來舞種一起進入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拉丁舞進一步發展,逐漸在全國鋪開,特別是各地的拉丁舞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建立,不斷擴大拉丁舞擴大影響力,讓這項運動真正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體育類專業院校和綜合類大學的體育學院設置了相應專業,更讓拉丁舞運動有了學院的理論背景和研究價值,體育類專業院校和綜合類大學的體育學院不僅培養了大量的拉丁舞專業人才,在社會影響層面更為推廣拉丁舞運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價值。
近1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體育教育也隨著經濟增長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具體到幼兒拉丁舞教育的發展,隨著拉丁舞教育的范圍擴大和知名度的提高,許多家長本著提高幼兒藝術欣賞能力、發展幼兒審美情趣、幫助幼兒身體塑性、提高幼兒身體素質、養成幼兒高雅運動的興趣愛好等多種目的,將幼兒送到專業的拉丁舞教育培訓機構進行學習。相應的,幼兒拉丁舞教育的師資力量、硬件設備、場地設施、教材教法、周邊產品開發都逐步提高和完善,拉丁舞成為幼兒體育舞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在全國錦標賽中,少兒體育舞蹈的比賽占據了重要的位置,而且還專設了“全國少兒體育舞蹈錦標賽”(一年一度)。幼兒拉丁舞教學隨著幼兒體育舞蹈教學規范化而走向正軌,尤其是在國際標準舞休會和中國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對少兒體育舞蹈考級制度和比賽規定進行明確之后,幼兒拉丁舞教學真正進入了成熟階段,而這一階段中,雖然取得了不俗的工作成績,但也暴露除了很多的問題和不足。
在體育舞蹈特別是拉丁舞教學中,專業教師無疑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技能教育的傳播者,拉丁舞專業教師在幼兒學習拉丁舞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扮演著一個指引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扮演一個示范者的標桿作用。不難看出,在拉丁舞教學中掌握整個課堂教學的專業教師起到了教學效果的決定作用,拉丁舞教師是否具有足夠的專業水準和素養,是能否完成拉丁舞教學目標、達成拉丁舞教學效果的關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優秀的拉丁舞教師直接影響了幼兒對拉丁舞學習的愛好與興趣、學習的狀態和學習效果,甚至是將來的后續學習。從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出發,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對教育客體的學生的改造是整個教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而當下幼兒拉丁舞教學中,呈現出的還是一種師資力量匱乏的現狀。換言之,在目前的幼兒拉丁舞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程度參差不齊的狀況。一些老教師的專業素養較低,加之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思路封閉,容易讓幼兒拉丁舞學習者在初學階段就產生厭學的心理,從而影響整個學習進程和學習效果。而一些年輕教師則面臨缺乏教學經驗的窘境,從專業角度而言,這些教師或許畢業于專業院校,但總體呈現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狀態,在教學經驗上的匱乏和對教育學理論的輕視,使之不知如何同幼兒體育舞蹈教學相結合,對幼兒拉丁舞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加之當今社會較為注重經濟利益,更多的教師將自身的經濟收益放在了教學工作的首要目的,對教學產生應付、敷衍的心理狀態,則勢必影響其專業水準和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和制約少兒拉丁舞教學的整體發展。
除了師資力量較為匱乏的問題,當下幼兒拉丁舞教學場地中的硬件設施不完善也是亟待解決的客觀實際情況。 20世紀以來,私立拉丁舞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建立,但在其教學配套設施方面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導致了許多幼兒拉丁舞培訓機構的訓練設施老化、訓練場地破舊。根據體育教育學的觀點來看,正確的訓練方法和良好的訓練設施是迅速提高訓練效果的有效手段,而不完善的配套設施和老舊的訓練硬件則會對體育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從而進一步負面影響訓練效果。一些規模較小的私人培訓機構,音響設備和舞蹈器械陳舊老化,甚至在幼兒拉丁舞教學和訓練中存在安全隱患,這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問題。
對幼兒拉丁舞教學而言,首先要明確的是教育對象。幼兒拉丁舞的教學對象是幼兒,其具有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對音樂伴奏的感知較為成年人更加靈敏,想象力豐富且活潑好動。但在當下的幼兒拉丁舞教學中,教學內容仍然是多以基本步伐訓練和教學為主。在課堂的主要部分,更多的幼兒拉丁舞培訓機構選擇的是基本步伐與基本步組合,較少的培訓機構會加入雙人套路練習。
對于幼兒而言,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過程中。在幼兒時期,對身體的協調性培養和可塑性發展是最具可行性的。誠然,幼兒學習階段的拉丁舞學習必須要打好基本步伐的基礎,從而讓幼兒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底,才可能在將來更具備發展空間。但是在強調基本步伐練習的同時,也不能忽略身體塑性的訓練。對幼兒的個人發展而言,形體訓練和素質訓練顯然也具有重大幫助。遺憾的是,由于當下的教學觀念陳舊,培訓機構更想通過教學讓家長看到教學效果,這就導致了幼兒基本步伐和基本步組合等訓練長期占據了培訓機構的主要教學內容。從某種角度來說,現下的拉丁舞培訓機構的教學內容缺少對幼兒舞感、美感、協調性、柔韌性及身體素質全方位發展的通盤籌劃和考量。
教學方法單一是目前幼兒拉丁舞教學中的最關鍵問題。事實上,國外和國內發達城市的幼兒拉丁舞教學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較為常用的就有十余種,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仍屬示范法、講解法以及啟示法、比賽法、游戲法和激勵法等。本文認為,對幼兒拉丁舞教學而言,不同的教練對于不同的學生,應有著不同的訓練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快速地融入個體化、個性化教學,才能夠真正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學員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和意志力、執行力擬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的。但在大多的幼兒拉丁舞培訓機構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即針對不同的學員采取相同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則是一味強調在講解法、示范法后,通過訓練法加強幼兒的習練時間和頻率。相應地,在教學中極少使用啟示法。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歐美高水平拉丁舞教學中,采用個性化啟示法教學的教練通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通過啟示法教學能夠給予學員更為廣闊的空間進行自由發揮。雖然講解法和示范法能夠通過強化幼兒的感知印象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但是這種方法極大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養成了一種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這也是為何歐美高水平拉丁教學中較少單純選取其作為主要訓練方法的原因。歸根究底,無論是怎樣的教學方法,其目的都在于通過教師和教學環節發掘幼兒的潛力,使其充分發揮興趣的主導作用,進一步提高訓練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由于教師在教學環節中的重要性,要把解決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放在首位。這就要求從事幼兒拉丁舞培訓的相關機構對師資隊伍進行合理優化,從而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建設。細化來看,要從引進人才和管理人才2方面入手。對教學經驗較為豐富的老教師而言,必須要定期參加專業培訓的方式,使其能夠提高業務水平,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獲得新的啟發和進步。對年輕教師的引入,需要從專業背景和教學態度進行考察,特別是對一些教學經驗匱乏的教師,要由老教師進行傳幫帶,使其盡快熟悉并逐步上手,達到所學知識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水平。對教師的管理,應設立嚴格的量化考核標準,從而加大管理力度,就其工作態度和教學質量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對態度攜帶的教師進行批評教育。只有不斷優化師資隊伍,才能夠提高教學水平,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針對基礎設施和場地條件存在的諸多問題,應該從加大投入和定期維護兩個方面解決。首先是針對目前幼兒拉丁舞培訓機構訓練設施不完備的情況,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對幼兒訓練的設備進行采買,盡全力完善培訓機構保護措施,從而真正杜絕安全隱患。對于場地硬件設備的老化等問題,應該著眼于更新、維護等兩方面,一則加強對于現有設備的檢修維護,另一方面對于陳舊設備的更新。例如音響設備等,盡量采用先進設備,能夠更好地提高訓練效果,達到教學要求。
對教學內容陳舊的問題,幼兒拉丁舞教育機構應將視野放置在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內涵方面,將教學服務放置在首位,切實地從學員需求出發,嚴把教學質量關。特別是一些培訓機構對學員采取的隨入隨學的教學模式,冀望從中獲取經濟收益,忽視了幼兒的個人發展。應注重豐富和完善教學機構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水平的幼兒采取不同的教學計劃,激活學員興趣,進一步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其積極配合學習教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針對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特別應強調的是對教師教學思路的拓寬,使其具有一定的理論視野,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和其教學方法,自查自省,自我更新調整。突出幼兒學員對拉丁舞習練中塑形、娛樂、培養興趣的目的,與青年學習拉丁舞的功利目的相區別,針對不同的幼兒學員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設置。改變既往單純的動作模仿、師范重復、練習加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化整為零,將基本步法教學中融入幼兒感興趣的形體訓練和音樂訓練,從而整體帶動和提高幼兒拉丁舞學員的習練效果。
幼兒拉丁舞教學屬于體育教學的一部分,其發展是有歷史規律可循的。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種種問題,但對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逐一解決,一定會令幼兒拉丁舞教學更進一步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