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偉,馮宙強,孫洪濤
(1.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6;2.湖南師范大學梅溪湖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6;3.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12)
《2010—202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的學生不僅要牢固的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和運動技能,還要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016 年,中國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公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及基本內涵,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價值導向是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快樂學習以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生活的需要,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為學校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指明了方向 。其落實需要從整體上推動各教育環節的變革,最終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完整育人體系。學校教育該如何改革才能促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自然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討的主要問題。而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承擔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責任,如何在實踐中將學校體育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合理的融合,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從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體育活動、校園文化體育節3個路徑的具體實施,探討中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方面的核心素養,并進行實證研究。
《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的選擇、設計和實施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程理念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要求加強體育文化、體育知識、衛生知識、體育保健知識即終身體育教育等內容的學習,為學生積累了一系列的知識,并學會獲取現代體育與健康知識及提高技能的方法,懂得什么是健康的審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與良好的生活習慣 ;通過健美操、體育舞蹈等一些藝術性較強的教學活動,學生對藝術的認知、藝術的理解、藝術賞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特點,讓學生在練就強健體魄的同時達到豐富內心精神世界的高層次目標,培養學生彼此關愛,學會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等。通過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將有助于中學生人文底蘊素養的發展。
《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需要鼓勵學生積極的、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中,并要求正確認識和理解體育教學活動的價值與意義,積極地審視自己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對教學活動產生興趣,選擇不同的學習手段與方法,并在教學中自主選擇、自主練習相關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對自身學習情況及時地做出總結。同時,在體育教學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意識,從而全方位地促進中學生學會學習的素養。
健康生活主要是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人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而《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通過以下5個方面來發展中學生的健康生活素養 :(1)通過體育游戲和教學比賽相結合的形式, 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和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增強學生的技能應用能力和參與積極性;(3)通過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營造健康開放的教學氣氛, 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體驗體育鍛煉的生活感;(4)讓體育技能教學與健康教育專題相結合,通過教學視頻、健康生活知識講座等傳播體育與健康生活知識; (5)通過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自我,實施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規劃,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健康生活素養。
為了更好地落實教育部關于“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精神。學校對課間操進行了改革,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首先在鍛煉時間、鍛煉頻率、鍛煉強度等方面都做了要求,長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能使學生掌握1~2項體育技能,并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其次,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參與,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最終做出選擇和決定。最后,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倡導校本內容特色化、組織形式多樣化,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開發思維、勇于創新,通過長期的實踐,培養了學生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通過以上3個方面,大課間體育活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理性思維能力,批判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從而全面促進中學生科學精神素養的發展。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分為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和教學比賽,集體練習有跑操、國頒操、校本操;分組練習有跳繩、毽球、游戲、球類活動、身體素質類等;教學比賽有班與班、組與組之間的各種比賽。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一項長期、規律、有組織、有紀律的集體活動,為了確保大課間的正常開展,學校會制定活動要求(包括考勤、學生的安全教育等),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紀律意識;在集體練習時,要求同學們動作整齊劃一,一切行動聽指揮,加強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在進行分組練習時,由大家推選出一名小組長,小組長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保證個人才能充分發揮的同時提高每個人的責任意識;在進行游戲、各種教學比賽時,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漸漸形成。在進行大課間評比時,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責任意識、紀律意識都得到進一步加強,有助于提高中學生的責任擔當素養。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中學生每天必須參加的一項體育活動,很多學校安排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校本特色突出的大課間,它的內容源于生活、貼近生活,選取與學生生活關系密切的體育活動作為內容,便于學生課后進行體育鍛煉 ,也有利于學生在離開學校后漫長的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對其以健康生活方式去適應生活有著重要意義。比如,學生由于緊張的學習,造成身心疲勞, 定期規律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使身心放松,消除疲勞;情緒不穩定時,豐富多樣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可以為各種消極情緒提供一個發泄口, 尤其可使遭受挫折產生的沖動得到轉移, 對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消除不良情緒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也可以使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自信自愛,堅毅樂觀,有自制力,能夠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促進中學生的健康生活素養。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學校每年至少舉辦1次綜合性運動會或校園文化體育節 。我們校園文化體育節都有著不同的主題,全部活動都由學生自主策劃,組織實施,要求每位同學至少參加1項體育比賽或擔任1項裁判工作或1項志愿者服務工作,教師退居幕后指導,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體育節期間,通過宣傳體育節的各種簡報、黑板報專欄、知識講座、知識競賽、專題演講和攝影展等,大大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 ,學生樂于參與其中,而為了圓滿完成任務,學生必須自主收集相關資料,學習相關內容。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很好地促進了中學生學會學習素養。
校園文化體育節由學生自主參與、策劃、組織、實施,將有效激發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我們每年的校園文化體育節亮點之一:主題的創新,每屆校園文化體育節的開展,都要求同學們主動創新,呈現出不同的主題。亮點之二:組織形式的創新,校園文化體育節一改之前的教師組織為主變成學生組織為主。亮點之三:活動的創新,學生通過一改以前傳統的體育競技項目,轉變為群眾性、趣味性的體育活動。亮點之四:參與形式的創新,學校不再是閉門造車,各項活動不再是傳統的學生和老師參與,增加了家長和兄弟學校參與。這些亮點大大激發了中學生的實踐創新思維,對培養中學生的實踐創新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校園文化體育節要求人人參與,參與就必須有溝通和交流。在校園文化體育節的過程中,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需要很多學生共同去完成的,個人能力突出是不行的,這就需要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多合作、多溝通,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每個學生都可以自主選擇角色和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通過體育競賽活動、趣味性活動、體育文化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拉近了大家的距離,加強了彼此間的合作,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家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培養了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學生擔任裁判工作,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規則意識;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工作,促進了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公民意識。因此,在校園文化體育節過程中很好地發展了學生責任擔當素養。
最近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派出了調研小組,選擇中南大學等5所高校,進行深度調研活動,對升入中南大學等5所高校的附中學生(1 256人)在高校的發展情況進行調查。從整體上看,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綜合素質強,發展后勁足,與其他中學的學生相比,綜合素質呈現出明顯的優勢。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人文底蘊深厚;情感生活豐富,具有人文情懷。(2)思想品質好,責任意識強。(3)能夠妥善調控自己,實現自我激勵。(4)能夠健康的生活,自尊自信。(5)人際交往能力強,具備團隊合作意識;辦事有主見,實踐能力強;擔任干部,組織管理能力強;而且大多為文體骨干。(6)能夠快速轉換角色,自主發展,具備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這些特征與核心素養的內涵基本契合,概括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素養。正如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畢業生在受訪中說道:“我們之所以在高校發展得這么好,主要得益于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尤其是相關的學校體育活動,希望母校能夠將這些活動繼續開展下去,讓學生受益。”
核心素養是個體在后天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能力的活動,形成的融合知識、技能、情意等各種因素在內的復合整體。我們通過有計劃地設計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體育活動、校園文化體育節等方面的實踐,自覺培養學生個體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素養。
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基于學校體育改革視角,通過改革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體育活動、校園文化體育節3條路徑,充分發展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學會學習、實踐創新、責任擔當等核心素養,并已初顯成效。當然學校體育改革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利于共同促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