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培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SWOT 分析法,由美國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SWOT 分析主要是對與研究對象密切關聯的內部優勢因素(Strengths)、劣勢因素(Weaknesses)和外部機會因素(Opportunities)、威脅因素(Threats)進行相應分析。 云南省與東南亞、南亞接壤,社會、經濟、文化聯系緊密。在旅游方面,資源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補性,具有一定的旅游交流實踐基礎和旅游合作的良好實踐條件。因此,本文以體育賽事為切入點,探討云南省與東南亞、南亞體育賽事旅游合作與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有利于之間的旅游合作與發展,以及促進地區的交流與發展。
云南省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和南亞的窗口和門,于東南亞、南亞交界,擁有16個一類口岸和7個二類口岸。云南省與緬甸、越南、老撾三國接壤;通過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柬埔寨相連;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孟加拉國等國家毗鄰。它是中國鄰國最多的省份之一。近年來,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加快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的新形勢下,以航空為先導,鐵路、公路為骨干,水運、管道運輸為補充,區域綜合樞紐為紐帶,互聯互通、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骨架網絡初步形成。
云南省與東南亞、南亞國家具有文化相近、相通的特點,這與鄭和下西洋沿線和南方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擁有共同的文化記憶都有著很強的聯系,這給云南省文化打下了與周邊國家“文化相近、人心相親”的基礎。如今,昆明街頭日益濃郁的“東南亞味道”,云南省的歌聲也登上了東南亞舞臺,文化正以一種微妙的方式,使云南省與東南亞、南亞融為一個整體。同時,云南省已成為東南亞和南亞學生來華留學的首選地,不僅因為其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更因為其在國際學生教育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在周邊國家的良好聲譽。目前,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與東南亞、南亞的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深化,云南省抓住作為“橋頭堡”的區位優勢,舉辦了許多與東南亞、南亞合作和交流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賽事。比如,2018年舉行的“中緬瑞麗-木姐國際馬拉松”。通過舉辦馬拉松體育賽事,在中緬邊境2個最大的國家級口岸之間架起一座跨國界體育橋梁,將有力地促進兩國邊境居民的友誼。加強和深化中緬邊境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鞏固睦鄰、安鄰的區域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舉辦的“一帶一路.七彩云南省”國際汽車拉力賽,從云南省昆明市出發,43輛越野車組成的車隊在18天內行駛5000多公里,途經老撾、柬埔寨和泰國,然后返回中國,沿途舉行多場賽事和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此外,“七彩云南省.一帶一路”國際足球公開賽、“七彩云南省.美麗德宏”戶外挑戰賽等精品賽事也增加了彼此之間的體育交流。
雖然近年來云南省經濟發展迅速,但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環境的制約,云南省的經濟總量遠遠落后于其他沿海城市,基礎設施薄弱,尤其是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雖然云南省具有以海埂體育訓練基地為核心,整合呈貢體育訓練基地和松茂水上訓練基地資源的高原訓練中心;區、市、縣和許多高校都有體育場館。但是場館的基礎設施以及配套設施達不到承辦大型比賽的標準。
大型賽事是體育旅游最直接、最強大的拉動力量。它不僅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而旅游形象,增加了游客的數量,對游客的提升也很大,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其價值早已被各國實踐所證明。雖然“上合昆明馬拉松”“東川泥石流國際汽車越野賽”、 德宏州舉行的‘七彩云南省.一帶一路’國際足球公開賽,等賽事的規模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但這些活動不足以成為云南省體育旅游發展的動力。云南省體育旅游要走向世界,必須加強大型體育賽事的招投標和組織工作。
從事體育賽事旅游的人員必須精通旅游知識,掌握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語言,掌握專業的體育知識,具有一定的體育能力。云南省高校雖然開設了旅游專業,但沒有開設體育旅游專業或方向,缺乏既懂體育又懂旅游的專業人才。目前,體育旅游發展的組織者為非專業人員,導游人員缺乏體育知識,幾乎沒有從事比賽項目的能力,整體素質不高,導致舊的管理風格,落后的營銷觀念,創新意識薄弱,體育旅游項目規劃單一和水平不高,體育旅游產品和項目的吸引力以及生存能力不強。
隨著《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等國際性合作組織的建立,加強了區域間合作與交流,云南省作為與東南亞、南亞合作的“橋頭堡”戰略意義尤為重要。201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要求體育總局、商務部等部門負責大型國際展覽、重要的文化活動和體育賽事為平臺,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云南省體育局頒發的《云南省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培育以體育競賽為龍頭的體育旅游業。由此看出,無論從國家戰略還是地方政策都對區域體育賽事旅游合作與發展提供了保障。
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將在北京舉辦,這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旅游的知名度和地位,同時也為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云南省、州、市將以體育活動為橋頭堡建設平臺,積極引進和引導高水平體育賽事登陸云南省。文山地區以富寧低空訓練基地建設為主,規劃南亞、東南亞高水平體育賽事,逐步提升基地國際化水平。在西雙版納,重點開展高水平棒球、壘球比賽和“中國西雙版納瀾滄江(湄公河)亞洲開放水域游泳挑戰賽”,開展與各國的體育交流與合作。在麗江,結合旅游發展規劃,引進高水平足球、田徑賽事,打造示范性品牌項目。
隨著東南亞、南亞旅游的興起,出境游的人次逐漸增多。云南省氣候宜人,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服務業發展相對成熟,具有與東南亞、南亞國家開展旅游合作的傳統,這些條件更加鞏固了云南省作為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旅游中心的橋頭堡地位。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統計數據,以娛樂、健身康復為目的的游客比例是最大的,與此同時,世界旅游的發展趨勢,傳統的旅游方式的發展空間是有限的,創建一個高層次的文化旅游和具有特色主題的賽事旅游已成為熱門,體育賽事的特殊魅力將引起廣泛的興趣,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間。
中國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政治、經濟交往源遠流長。然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對中國的快速崛起日益感到擔憂和不信任。以經濟利益為本質的南海問題,受地緣政治影響,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近年來頻頻指責中國,企圖在海上挑起事端,使南海問題復雜化、國際化。“中國威脅論”已經成為一些國家發泄國內矛盾和民族問題的一種手段。此外,由于東南亞和南亞經濟實力的巨大差異和一些經濟結構的相似性,在一體化進程中會采取各種保護主義政策。這些不確定因素對云南省與東南亞、南亞體育賽事旅游合作的發展構成了諸多威脅。
隨著體育賽事旅游不斷升溫,體育賽事旅游的區域性競爭愈發劇烈。云南省周邊省份如廣西、貴州這些區位優勢也相對突出的省份同樣積極投入體育賽事旅游開發中來,而且各有特色。比如廣西舉辦的“中國—東盟國際龍舟邀請賽”等民族體育賽事;貴州著重發展龍舟、獨竹漂、射弩、陀螺、押加、蹴球、高腳競速、板鞋競速、秋千、民族健身操等特色民俗體育項目。這些地區的體育賽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同時賽事和當地的旅游業結合緊密。這些地區體育賽事旅游產業的發展無疑爭奪了東南亞與南亞入境游的客源。
通過上述SWOT分析發現,云南省與東南亞、南亞體育賽事旅游合作發展具有明顯的區位、資源、交通、文化相通等優勢,同時也存在著體育賽事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薄弱、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國際賽事、體育賽事專門性人才匱乏等劣勢。機遇與挑戰并存,云南省應抓住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東南亞、南亞旅游的興起等機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通過爭辦具有影響力的國際賽事、培養體育旅游專門性人才等措施,大力發展云南省體育賽事旅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