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商學院 510850)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普及和發展。互聯網使用群體龐大、主體自由意識形態多元化及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的特點使用戶在上網的過程中,在和不同的個體思想交流上產生碰撞和滲透,這種多元化的交流模式對中國傳統文化一元化、整體性特征構成文化沖擊。一些發達國家向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輸出自己的文化產品,不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正在被逐漸吞噬,繼而走向邊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挑戰。
互聯網傳輸憑借其速度快、成本低、范圍廣的優勢,已滲透到當代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成本低、時效快、故事情節精煉的微電影成為電影市場的“新寵”,不得不說微電影抓住了互聯網發展的這一契機,不僅滿足了人們碎片化利用時間的需求,也滿足了傳播上的碎片化需求。
微電影也可稱為“微型電影”或者“微影”,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制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有著完整的策劃、制作系統以及故事情節,可以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
互聯網傳播具有娛樂性,媒介體驗具有碎片化特征,這使受眾能具有更加新穎的信息接收體驗。為解決傳統文化傳播問題,人們首先就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同時,傳統文化與公眾審美情趣、消費要求、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利用生動鮮活的形式進行傳播,使公眾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以,為了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應該利用現代思維、現代表達形式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人認同傳統文化。除了傳統文化本身內在張力因素外,傳播方式也是傳統文化被現代認同的關鍵因素。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線性傳播方式有所不同,互聯網技術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快速裂變傳播。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手段的結合,促進了信息的快速傳播,且傳播范圍極廣。傳統文化在傳播中,加強對創意及科技的重視,促進數字化的快速轉型。微電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微,主要表現在:電影時長短、制作時長短、投入資金少。通過新媒體微電影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這充分體現了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文化之間的有效結合與合作交流。在微電影中引入傳統文化資源,可以實現線上與線下的互動,推動傳統文化的廣泛傳承。比如,將唐詩作為藍本,把唐代詩詞故事制作成系列微電影,通過視頻及聲音媒介方式實現對文化藝術產品的創作,為傳統文化呈現新的表現形式。
怎樣采用特色的形式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是關鍵,傳統的書籍、口頭相傳及講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為了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播,新時代新媒體傳播方式具有接觸群體范圍廣、生活接觸面廣、趣味性強等特點,比如,短視頻、微電影、小程序及游戲軟件等,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核心內容,創造具有特色的新時代文化實體,微電影等新媒介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利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及傳承。
如何讓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興趣,并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單方面的宣傳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易被現代人完全接受。因此,應該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利用人們的情感生活中的故事進行創作更易被人類接受,從而突出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及傳承的重要性。比如,選擇書法題材可以將書法與成長、友誼、等相互聯系,創造出既有創意又有意義的微電影,可以招募身邊同學及朋友來演繹,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由于微電影的成本資金有限,所以在推廣宣傳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主要從以三個方面開展推廣工作:將視頻上傳至愛奇藝或優酷等平臺;在校園公眾號平臺進行宣傳傳播;與高校學生會等實現相互交流及宣傳。
在多個平臺進行播放,可能會出現播放受限制等現象。應該根據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如何在微信朋友圈內實現視頻的播放,對精彩部分進行截取并上傳,并且還可附上詳細視頻鏈接。
新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獲取外界信息方式具有重要影響,所以,為了把傳統文化與群眾生活相互結合,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播,應積極采用大眾化、數字化及影像化等現代化傳播方式。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微電影這種傳播方式有利于傳統文化直觀感性的表達,從而對人們的思維方式、認知程度及價值取向等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希望利用微電影這種載體形式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使人們對傳統文化了解的更加全面,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強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實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