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蘭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遂寧市 610061
汽車維修企業是從事汽車維護和修理生產的經濟實體,一般包括汽車維護企業、汽車修理企業、汽車專項修理企業、汽車技術狀況診斷檢測站等。目前,我國汽車消費市場巨大,汽車消費推動了汽車維修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種規模、各類汽車維修企業遍地開花,從而極大地刺激了汽車維修企業的競爭和發展。我國汽車維修企業發展中宏觀管理薄弱,缺乏整體布局,因而在維修企業種類設置、改進維修設備、引進先進技術、維修質量監管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在維修質量監管方面存在的弊端與問題是阻礙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使得維修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利較低,從而限制了行業的發展。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汽車維修企業質量監管現狀進行分析。
我國汽車維修行業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快,呈現多層次發展模式。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對維修行業發展缺乏相應的發展規劃,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體制,交通部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汽車維修的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對規范汽車維修行業起到了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但是維修企業在執行和落實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方面參差不齊,一方面,品牌售后服務網點和特約維修站在服務標準化、技術規范化、作業流程化等方面科學、有效,推動了汽車維修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各類中小型維修企業、快修站等存在技術標準不統一、維修作業不規范現象,職能部門監管薄弱使得這類現象更為嚴重,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汽車維修行業的有序發展。
在汽車配件生產領域,整車生產企業認可的汽車配件和零部件生產企業生產的配件、仿制配件、假冒配件一同流入市場,。在維修企業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得汽車配件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難以做出正確選擇和判斷,嚴重擾亂了配件市場的經營秩序。4S店、特約維修站、各類型修理廠等維修企業同類汽車配件標價不統一,導致維修市場價格競爭激烈,破壞了配件市場正常的價格體系和良性經營,導致配件質量良莠不齊,進而影響了汽車維修質量的高低。
在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熱潮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受到維修企業規模大小、市場定位、人員和設備投入以及企業的發展和規劃的差異性,大中型維修企業普遍建立有專門的維修質量監管部門,從人員、設備、技術和行政管理方面強化質量監督和管理。小型修理廠和個人經營者質量監管意識薄弱,沒有把維修質量監管作為汽車維修的流程,沒有按照政策要求配備質量監管機構,沒有配備專門的質量監管與檢驗人員,從而導致企業內部質量管理混亂,影響企業的發展和壯大。一些維修企業雖然將質量監管作為企業的維修制度,但是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質量監管沒有規范的流程,沒有具體實施細則,沒有將質量監管納入到企業的經營和汽車維修實施過程中,企業的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政府職能部門要利用行政手段合理規范汽車維修市場。管理部門對所在區域汽車維修企業的發展和規劃、規范汽車配件市場和配件價格體系、完善汽車維修行業的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加強對汽車維修企業的監管,逐漸規范汽車維修市場,通過技術標準促使汽車維修質量達到標準,促進汽車維修行業的蓬勃發展。建立有效的市場監管體制,規范經營行為,規范汽車維修市場價格,根據維修行業的市場變化,設立動態政府指導價格,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對維修企業工時定價、配件價格和收費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對違反者進行行政和經濟制裁,定期向社會公示汽車維修價格,引導企業合理收費。
統一規范汽車維修合同,現在維修企業普遍簽訂汽車維修合同,同時也存在不簽訂汽車維修合同的現象。規范汽車維修合同有利于汽車維修質量的監管,汽車維修合同上應包含車輛基本信息、維修項目、維修配件材料、維修價格、質量標準、竣工驗收等信息。維修企業應當對承修車輛填寫“車輛維修前診斷檢驗單”,職能部門定期檢查汽車維修合同,這樣有利于促進汽車維修企業向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有利于企業經營監管。
汽車維修企業要建立自己的維修數據庫,記錄汽車維修檔案數據,形成維修車輛歷史數據庫,這樣有利于在汽車維修時快速了解車輛使用情況、維護保養、維修情況,迅速查找故障。利用維修網絡數據庫增強汽車維修企業內部信息交流,統籌維修過程、維修質量檢驗、竣工檢驗等環節工作,合理安排維修任務,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員工可以利用企業自己的維修數據庫,可以搜索各類車型資料、技術參數、維修資料,實現車輛信息資源共享,有利于提出合理的修理方案。
對于正在維修的車輛,維修企業可以將維修進度錄入維修質量監管數據庫,建立檔案的客戶可以通過數據庫查找車輛的使用信息和維修信息,遠程動態掌握汽車修理進度。如果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也可以利用數據庫求助查找其車故障產生的原因,排除故障。
要實現汽車維修流程化化、規范化。維修車輛進廠必須檢驗,維修車輛進場后,檢驗員應記錄駕駛員對車輛的反應和保修項目,檢查車輛整備情況,按照要求進行維修前的檢測,確定作業項目,并把檢驗、檢測的結果寫在報修單上,未經檢驗簽證的車輛拒絕維修。過程檢驗、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檢驗分工。在車輛維修過程中進行工位自檢、專職檢驗相結合,實行自檢責任和自檢標準,以確保維修質量。嚴格執行維修竣工檢驗,該檢驗由專職檢驗人員進行,嚴格按照標準和保修項目進行檢驗,執行維修竣工出廠技術標準。實施汽車維修質量抽查監督制度,對送修車輛的動力性、安全性、經濟性、環保性等進行綜合檢驗,以確保汽車維修質量。實行檢驗簽字制度,每道檢驗工序都要簽字確認后才能進行后續工作。建立維修檔案并進行服務跟蹤,確保維修質量,也作為改進維修服務質量的依據。
汽車維修質量與維修人員的責任意識、維修技術密切相關。提高員工責任意識,開展維修人員的質量監管教育,提高質量意識,明確質量管理任務,落實到專人負責,加強員工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在維修質量監管中企業員工的管理也要與時俱進,注重人才培養和服務能力提升,汽車維修人員要關注行業動態和發展現狀,掌握汽車制造的新工藝、新車型結構、前沿技術,加強學習提高職業技能和理論水平。掌握汽車維修新技術、新方法,會使用汽車專用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提高個人的維修知識儲備。
開展技術培訓活動,企業可以定期邀請汽車維修方面的技術人員到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外派維修人員進行深造,開展理論教學和專項維修技術培訓,使維修人員從經驗修車轉為理論科學修車。在企業內部開展技能比賽,調動維修人員的積極性,實現維修技能的提高,從而提高維修質量水平。
汽車維修質量的提高是汽車安全行駛的有效保障,維修質量監管是提高維修質量的保證措施,維修企業要樹立監管意識,建立建全質量監管制度,維修人員要熟練掌握現代化維修檢測設備,提高維修技能,同時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力度,才能構建完善的汽車維修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汽車維修的質量和維修企業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