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才明
2017年,我市成功入選“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貴溪雙圳林場先后被評為“全國林業科普基地”、“江西十佳旅游攝影外景地”、“江西省首批森林體驗基地”、“中國森林氧吧”和“中國最美林場”等稱號;雙圳林場青茅境景區、高公寨林場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為進一步推進森林景觀利用業發展,筆者對鷹潭市森林景觀利用進行了調研和思考。
以改善人居生活環境、豐富森林旅游業態為目標,按照全域旅游總體要求,大力推進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建設,加大保護、培育和合理開發森林景觀資源力度,加強森林公園和國有林場林相改造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森林景觀質量和配套服務水平,開發一批特色鮮明的森林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一批“示范森林公園”、“森林體驗和森林康養基地”、“森林莊園”、“森林人家”,使森林景觀利用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幸福指數的民生工程。構建起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兩園一區”和國有林場為主體,各類森林生態園為輔助的森林景觀利用體系,新增省級森林(濕地)公園,增加各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總面積。實現年森林旅游接待人數500萬人次,森林景觀利用綜合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
以龍虎山風景名勝區為核心,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和國有林場為依托,充分利用我市的森林資源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全力打造 “一核、一環、四線、多點”的森林旅游新格局。“一核”即上清國家森林公園(含天門山、圣井山、應天山);“一環”是以信江國家濕地公園、鷹西濕地公園、月湖巖濕地公園、楓山植物園、梅園森林公園為環狀的鷹潭城郊森林旅游圈;“四線”是以鷹潭中心城區為中心,呈放射狀的4 條森林旅游精品線路。一是鷹潭—龍虎山—上清—耳口—冷水百里生態養生旅游線路;二是鷹潭—金屯—文坊—西窯—雙圳(樟坪)避暑民俗休閑旅游線路;三是鷹潭—白鶴湖—塔橋—周坊—高公寨觀花采果生態、紅色旅游線路。四是鷹潭—洪五湖—楊溪靈溪小鎮特色鄉村旅游線路。“多點”即圍繞貴溪、余江城區和十大中心鎮,油茶、雷竹等林業產業基礎,通過秀美鄉村建設,打造一批“森林莊園”、“森林人家”,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森林旅游,不斷豐富全域旅游的內涵。
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公共服務功能,大力推進山地生態游、森林度假游、森林養生游、城郊森林休閑健身游等特色森林旅游,滿足消費者觀光、休閑、度假、文化、體驗、健身和養生等多樣化需求。
各縣(市、區)要結合林情、社情,編制好本地森林旅游發展中長期規劃,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各森林(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要做好總體規劃的編制和修訂工作并按程序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復和備案。各國有林場要抓住改革后重新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有利時機,結合林場實際,將森林旅游作為重要內容列入林場發展規劃。切實做到以規劃為統領,增強森林旅游發展的前瞻性、整體性和科學性。
嚴格遵循生態優先理念,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對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內涵和景觀效果的森林群落的保護。通過森林撫育、補植闊葉樹或彩色樹種等方法,改造林相,著力建設景觀優美、林相優化、生態優良的彩色健康森林,使廣大游客在森林旅游景區能享受到“春賞百花、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親冰雪”的四季美景。
全力推進森林景區通達工程建設,改造提升貴溪-三縣嶺、塘灣-西排、上清-饒橋、畫橋-高公寨等森林旅游公路等級,完善森林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加大國家A級景區創建,建立一批森林體驗和休閑養生基地、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森林特色小鎮,培育一批“森林莊園”“森林人家”等具有山野特色的森林旅游示范點。探索“森林+文化”的森林旅游新模式,開發一批公眾參與性和文化體驗性強的森林文化旅游目的地。
積極開展國家級和省級“森林體驗基地”、“森林養生基地”評選,按照省林業廳統一布署,組織開展省級示范森林公園等品牌創建活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開展“森林旅游+互聯網”建設,形成線上線下宣傳態勢,促進網上森林旅游產品分享,做好樂山樂水和顯山露水文章。
統籌安排森林景觀利用發展資金,重點支持林相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示范品牌打造等,推進森林景觀利用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森林旅游景區申報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保護利用設施建設、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基地建設等項目。在安排林區公路、森林撫育、資源保護、森林質量提升等林業重點工程項目時,優先安排與森林旅游相結合的項目。加大對森林旅游設施投入,引導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對森林旅游發展的投入。拓展融資渠道,積極與農發行、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對接,支持重點森林旅游目的地基礎設施建設。
在尊重市場規律和市場主體選擇的基礎上,支持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開發建設,并建立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補償機制,通過地方和省兩級財政進行貼息補償。鼓勵經營管理主體以資源入股、租賃、委托等多種合作方式參與經營管理,引導“森林旅游+多業態”融合發展。大力引導和培育森林旅游龍頭企業,著力打造森林旅游精品基地和示范基地,引導推動龍頭企業與當地林農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支持林農從傳統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鼓勵林農利用承包林地發展直接為森林旅游服務的種植業、養殖業,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果品、茶葉、藥材等商品和富有文化創意的森林旅游紀念品,大力推進森林旅游全域發展,實現森林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充分挖掘鷹潭森旅游潛力,加大特色森林旅游產品的策劃和推介,不斷推出和豐富具有地方特色、資源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森林旅游主題活動。利用媒體、網絡、展會、宣傳手冊等各種宣傳平臺和途徑,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旅行社的合作,加快森林旅游精品資源的輸出和共享,促進我市森林旅游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