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榮
銀行成本是指銀行在從事各項業務經營活動中所付出的代價,其主要包括資產損失、存款成本、職工工資、各項管理費用、納稅支出等;銀行利潤則是指銀行在業務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收益,其主要來源有自有資金放款所得的利息,用外來資金放款所得的利息與對存款所付利息的差額,買賣外匯和證券所得的收入、服務費用等。在市場環境下,銀行成本與利潤的動因比較復雜,它能夠直接影響銀行內部的資源消耗,金融產品與服務質量,以及資金周轉運行周期等。因此,銀行應積極完善成本與利潤管理體系,利用現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深入探究成本與利潤動因的形成,為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營造空間。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環境的缺陷,以及銀行自身發展的問題,其在成本與利潤管理中面臨著諸多的問題。
1.成本管理環境缺失,全過程成本控制機制尚未形成。銀行目前的成本管理主要圍繞利息支出管理和營業費用管理兩個方面展開,其中由于利息支出的主要資金來源為各項存款、同業拆入和借入資金,而營業費用又根據銀行各項業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使得成本管理對各部門、各項業務、客戶類型等覆蓋面不足,影響了成本控制效果與預期利潤的獲取。
2.信息化管理體系不健全,影響了成本與利潤分析效果。在信息化環境下,銀行在內部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環節需要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在成本與利潤管理中,財務數據與金融業務之間存在隔閡,難以實現信息共享,影響了投資決策;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影響了數據分析結果對成本與利潤管理目標的支持。
3.資本性支出結構不合理,投資回報率得不到保證。在資本性支出過程中,銀行對項目的風險預測工作不到位,對投資項目所要達到的目的和效果缺乏針對性分析,對于新客戶、新產品、新渠道、新技術手段的運用也難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從而影響了項目的可行性,使得投資回報率得不到保證。
4.人才素質欠缺,參與成本與利潤管理能力不足。銀行缺乏專業的成本與利潤管理隊伍,無論是職業能力還是在思想認識方面均缺乏對成本與利潤動機的合理分析,增加了銀行成本與利潤管理風險。
1.完善成本控制環境,構建全面成本管理機制。成本管理效果直接影響銀行的利潤空間,因此,銀行應加強成本管理效果,優化內部成本控制環境,結合銀行業務完善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機制。所謂全過程成本管理就是通過系統性與連續性、動態性與主動性的成本數據分析,對銀行的決策、計劃、規定、制度的執行過程進行控制與評價,明確成本信息,并通過責任劃分推動成本削減工作的落實。在銀行的全過程成本管理中,首先要根據部門劃分成本控制環節,結合部門業務內容確定成本核算方式,并做好成本控制效果評價,利用責任考核落實管理方案;其次,根據區域劃分成本管理責任,結合不同區域的市場環境,以及營業網點的規模,對資金成本、營銷成本、運營成本做出差異化分析,進而根據成本控制目標優化資源配置方案;再次,根據產品與服務類型劃分成本管理責任,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銀行的產品與服務設計也更加多元,銀行應根據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周期,以及市場反饋確定成本管理責任,在不斷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完成成本控制;最后,根據客戶信息加強成本管理,個性化服務已成為當前銀行業務運作的主要內容,基于此,管理者應結合客戶需求差異化設計服務內容,并做好成本評估,最大限度挖掘客戶潛力,完成成本管理目標。
2.健全核算模式,為成本與利潤管理提供數據支撐。隨著信息技術在財務會計領域的滲透與普及,建立信息化的成本與利潤管理模式已經成為銀行發展的必然選擇。根據成本與利潤的動因分析,銀行管理者應結合財務信息管理優勢,不斷完善財務會計核算手段,為成本與利潤分析提供全面可靠的數據支持。在成本與利潤管理中,銀行首先要根據客戶、產品、部門等信息對成本與利潤的核算方式進行設計,利用財務信息網絡提高成本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安全性,確保利潤分析的真實可靠;其次,在財務管理中,根據間接費用的類型確定分配方案,如分析具體支出項目的費用,根據產品組合、客戶組合確定費用分配等,提高利潤分析水平;最后,利用銀行的成本與利潤數據分析制定投資決策,體現大數據在銀行成本利潤管理中的價值。
3.優化資本性支出結構,提高銀行的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是通過投資而應返回的市場價值,是銀行從一項投資活動中獲得的經濟回報,它涵蓋了銀行的獲利目標,因此,在成本與利潤管理中,管理者應加強對投資回報率的分析,完善資本性支出和大額費用開支項目的管理流程,并根據國家的金融決策以及市場環境,預測投資回報率,確保成本控制效果以及利潤發展空間。在成本與利潤管理中,銀行管理者首先要對可能形成的風險進行預測,明確投資決策目標,并通過對營業網點、固定資產構建、電子設備租賃、新增業務功能或產出的分析,計量并確定市場資源投入與產出的比例,利用凈現值法、投資回收期法、最小成本法等手段提高會計的管理功能,合理控制資本性投資成本,細化利潤目標,提高投資回報效益。
4.加強人才培養,結合成本利潤動因分析完善業務內容。在銀行成本與利潤的動因分析中,無論是信息的生成,因素的分析,還是最終的決策均需要專業的管理人員參與,因此,銀行根據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對專業人才進行系統培養,從思想、能力、技術、方法等方面打造專業的成本與利潤管理隊伍。在人才培養中,銀行首先要注重對各部門主管的培養,不僅要明確其管理職責,還他應該根據銀行業務以及成本利潤管理目標,強化其執行能力,確保主管領導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計劃,設計適當高效的內部組織,并在工作中指揮得當、控制有力,保證銀行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和落到實處;其次,注重對全體員工的培訓,結合各部門的業務內容做好專業技能培訓,同時利用多種途徑做好動員、宣傳教育,強化其成本與利潤管理意識,提高對崗位規劃與銀行管理的責任感;最后,注重對專職人員的培養,根據成本與利潤管理要求,銀行應注重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培養,利用在職學習、外出培訓、開展講座與研討會等方式培養專職財務人員,提高參與銀行成本與利潤管理的能力。
隨著銀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國民經濟整體增速放緩,金融產品盈利空間將越來越小,銀行盈虧的變化會更加明顯。而面對這些新的發展環境,銀行必須要深入對成本與利潤的動因分析,利用更加科學的管理模式,讓成本與利潤信息分析更加精確,從而確定真實的盈利情況,建立全面成本與利潤管理模式,為商業銀行的產品、客戶和機構等因素的市場定位進行有效的決策,增強銀行自身的競爭優勢,拓寬經營發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