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燕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審計局,甘肅 慶陽 745000)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審計監督提升到我國八大監督體系之一,明確要求對財政資金實行審計全覆蓋。面對新常態,縣級審計機關必須積極拓寬財政審計大視野,著力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進一步增強財政審計的整體性、宏觀性和建設性,加快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實踐,更加積極、主動和有效地發揮好審計監督的職能和作用。
相對上級審計機關,區縣一級的審計機關面對的是基層單位,財稅改革的盲點仍然比較多,客觀情況更復雜,再加上審計機關自身力量薄弱,面臨的挑戰也更艱巨。
預算執行數字化審計全覆蓋能夠普遍實施的重要前提是財政管理體制在制度層面和技術層面的一系列改革。預算法的修定、新會計制度出臺、財政指標和國庫收付系統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廣泛運用,使得數據獲取的相關環節得以打通,以前難以實施的審計數字化分析手段得以開展。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基層單位在推進這些改革時,由于主觀或客觀原因,存在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影響了數字化審計的全面性。部門預算編制不完整、不細化;編制粗糙、內容簡單,缺乏科學依據、程序不規范,透明度不高,執行不嚴等問題;二級預算單位未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部門預決算口徑和范圍編制不一致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數字化審計的標準性,降低了數據集中分析的覆蓋面,影響了數字化審計的全面性。審計采集的財政數據主要是預算指標、國庫支付管理(含會計核算系統)、財政供養人員管理和部門決算等4大系統。這4個系統關鍵字段的命名規則和分類標準均存在差異,給數據跨系統分析造成了人為的阻礙。財政數據如此,部門數據也不理想,現階段部門需要提供的僅僅是會計核算數據,在核算級次設置和輔助核算類別設置時也是大相徑庭的,使得財務數據之間的橫向比較難以展開,審計效率無法提高。
就縣級而言,國稅部門負責征收的增值稅等,是稅收收入的主體,在財政收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稅源的管理及征收情況對縣級財政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地方審計機關無權對其實施審計監督,使預算執行審計收入審計先天不足,失去完整性,成為縣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盲區”。
數字化審計對審計質量和效率的大副提升是顯而易見的,是不可逆轉的方向和趨勢。但也應該看到,但現階段數字化審計方式的定位仍是“輔助”,而非“主導”,仍有相當一部分審計事項無法通過數據分析的方式完成,數據分析得出的審計疑點仍需要人工逐一甄別、核實和取證,仍然有大量的審計工作現階段無法用計算機取代。
建立健全預算執行審計項目優選機制,圍繞財政預算執行在真實性、完整性和績效,公共資金使用、公共權利運行和公共部門履職盡責在具體目標,突出重點領域、行業和資金在審計,廣泛征求意見,科學合理地優化審計項目庫建設。統籌安排年度計劃,及時銜接本級計劃和上級計劃,整合審計資源,預算執行審計與專項審計相結合,采取復合拉網式和大數據專項批量分析,逐步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
將一級縣級部門財務聯入數字化審計平臺,組織審計骨干建立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方法模型,保持對部門預算執行和審計方法模型在不斷更新、完善。每年年初,審計人員在數字化審計平臺中利用審計方法模型對縣直一級部門及所屬二級預算單位進行總體分析,篩選出疑點較多在單位作為當年部門預算執行審計重點核查單位。
審計目標由查處為主向查處與促改并重轉變。預算執行審計涉及的面廣量大,既要在審計內容上突出重點,又要在審計過程中抓住重點;既要側重于政府關心的重點,又要側重于人大所關心的熱點;既要查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又要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和危害;力求把問題查深查透。審計對象的重點由財稅部門向重要的預算執行單位轉變。審計工作必須主動貼近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從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在安排預算審計項目時,要選擇影響經濟發展大局,領導關注,群眾關心的社保資金、國土資金、城市、交通建設資金、教育資金、農業資金、環保資金進行審計,確保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在審計方式上,按照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要堅持做到 “同級審”與“上審下”相結合,財政審計與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及專項審計調查等專業審計相結合,將局部項目與整體工作目標串聯成一個整體,并綜合分析,從中分析公共財政資金運行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有效性,提高財政審計的宏觀性。
財政審計不僅查處違法違規問題,而且更加注重宏觀決策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的審計,查找預算體制和決策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制度層面提出對策或建議,因此對審計結論和審計成果轉化的要求更高。這就要求一方面對審計情況進行深挖掘、深加工,深入分析研究影響財政運行的主要因素,力求反映問題具有普遍性、前瞻性,對策建議不僅要具有宏觀性、權威性,更要在如何促進財政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上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加強審計整改,落實審計整改工作責任制,將審計整改結果作為評價領導干部在重要依據,通過實施問責來改善審計整改效果,實現審計成果在最大化。
嚴格執行三級復核審理制,全面提升審計現場管理質量。在審前調查在基礎上制定詳實在審計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實行預審制,法制部門對實施方案審計重點、審計事項及人員分工,采取v在方法步驟進行預審,提出意見進行完善。確保預算執行審計項目規范操作,防范審計風險。同時,對審計取證和現場審計事項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問效,提高現場審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