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綺琦
(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非銀金融機構指在經濟活動中,和傳統銀行相區別,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其中很大一部分由證券交易機構和保險機構組成。非銀金融機構由于各方面條件都不夠成熟,尤其是內部控制體系表現出雜亂,這樣的情況對長期發展存在著不利。由于和銀行類的傳統金融機構存在明顯差異,因此不能將其內部控制管理經驗進行照搬運用于自身管理中,需要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尋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且探討發生問題的原因,并對未來會發生隱患的因素進行總結。在對自身進行了解之后,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從而構建出非銀金融機構自身發展需要的內部控制體系。
一般來說非銀行的金融機構絕大多數是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市場定位在想要進行進行專項投資的人群,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非銀金融機構在實際金融活動中,表現出各方面的不成熟,說明其對自身的認識不夠充分,對自身在金融環境中所擔當的角色尚不明確。非銀金融機構目前在經營管理上,缺乏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首先表現在內部互相制約的結構還未能構建出來。目前非銀金融機構的管理體系多以線性為主,維持著下級被上級管理的制度,這樣的內部控制管理方式容易使上層人員權利過度擴張,對公司的長期規劃和決策實施存在不利因素。其次在對內部人員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過于注重業績因素,只著眼于短期發展,而忽視了業務成果的有效性,為自身長期發展帶來了各種隱患。這是由于業務人員在理解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將業務的發展方向與內部控制要求相悖,導致業務質量參差不齊,短期的業務成交量虛高之后帶來的是長期的發展困境,為機構的資金安全引發風險問題。種種由于內部控制認識不足而帶來的問題,說明非銀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體系沒能體現出應有的作用。
非銀金融機構的業務風險一直都比較高,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不斷出現改進措施,但是收效甚微。非銀金融機構的風險高的原因首先是資金來源不固定,銀行機構可以通過吸收客戶的存款來保證資金的持續來源,非銀金融機構只能靠推廣自己的業務保持盈利從而維持后續的經營活動。因此,非銀金融機構的經營被多方面所制約,并且如果某些款項不能及時回收,對整體經營都會帶來很大影響。而銀行機構如果遇到同樣的狀況時,可以通過資本操作將資金困難的問題解決。非銀金融機構由于各種限制,不能很好地對客戶進行業務風險判斷,需要借助第三方信用評價系統才能形成客戶的客觀評價,如果存在客戶蓄意造假騙取資金的情況,非銀金融機構就無法很好地鑒別,為財務資金帶來風險。而且在有可能發生資金風險的情況下,非銀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機制也無法發揮很大的作用,不能將出現風險的責任精準地追究,也不能確定達到什么標準資金將無法回收,對于那些尚不明確的因素引發的風險也不能預計。多種跡象表明現在非銀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機制還不足以應對市場變化,需要持續改進才能運用在市場環境中。
首先,管理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時候,由于各方面的發展都不能全面看待,也缺乏成熟的經驗參考,導致整體制度設計得不夠完善。第一個出現的問題是,由于非銀金融機構的發展階段性比較明顯,所以制定的管理制度很多具有時效性,在當前發展階段完成之后,很多條例將不再適用,需要重新制定。而這一過程無形中為管理層增加了工作量,而條例的變動頻繁需要員工的不斷適應,也給下層員工帶來了情緒問題。第二在管理條例的執行上,也缺乏明確的督查人員,在督查員工紀律遵守情況時,落實得也不夠好。第三由于業務人員較多,在缺乏監管的時候,容易受誘惑做出對機構發展不利的事情。目前在業務質量上缺乏專人進行審核,僅僅靠業務人員領導進行監督,這樣不能很好地判斷業務人員在具體工作中的實施情況。第四個問題是長期以來管理層和基層人員的溝通渠道沒有建立起來,很多業務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在層層匯報中被遺漏甚至被隱瞞,領導層不能及時將下屬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將對實際工作造成影響。眾多問題的出現,反應出現在非銀金融機構在管理制度上的欠缺。
首先,領導層將非銀金融機構的自身定位進行明確,主營業務和盈利項目需要有清晰認識,將自身機構的優勢和劣勢之處明確,并且根據市場形勢進行機構的擴展和業務調整。在機構的人員構成上,盡量避免員工形成線性的隸屬關系,加入多個機構互相制約的機制,以便在權力上相互約束,業務工作上相互監督,整體上推動機構共同進步。在具體工作開展中,多個機構互相制約,對機構之間的工作質量有明顯的提升效果,能夠積極發現自身發展中的不足,對機構的發展有良性推動效應。然后對員工進行多種培訓,建立起員工們的企業文化意識,規范員工的行為,使機構上下有統一的自身認識,并且有自身和機構利益共存的歸屬感。在這樣的思想教育下,員工才能有自覺遵守內部控制體系,恪守自身職責,為機構發展作出貢獻。
將風險應對措施進行完備的第一步,是將自身的風險評估系統建立起來,業務人員對業務類型和服務對象進行了解,并且將會對業務造成影響的各種因素進行統計,建立起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在各方面因素都進行了解之后,將各種因素進行風險大小的標定,在為客戶服務時,在風險過大的情況下,減縮指定業務的辦理量,必要時終止業務辦理。在已經達成的業務上,如果出現多種因素表明資金有風險的情況下,可以縮短資金的回收期,保證機構資金的安全。完備風險應對措施還需要和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從而證實客戶提供的資料真實有效,成為可靠的辦理業務憑據,從根本上確保資金的回收可能性。此外,機構中需要留存固定比例的資金作為風險保險金,以備發生風險用于維持機構的運營。將業務中項目劃分出清晰的責任,以及對應明確的負責人,在業務人員清晰自身責任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
在非銀金融機構進行發展的時候,將機構的長期目標進行規劃,以此完成內部管理制度的具體條例,然后再根據發展規劃的實際需要,設定階段性的管理制度細節補充。在大方向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員工對細節條例進行履行,是對實際工作有很大幫助的,在通知得當的情況下,員工對此接受程度也會提高。對員工對條例的遵守情況,可以設定互相監督的模式,培養員工自我提醒遵守條例的意識。對多次違反條例的員工進行思想教育,保證員工的工作態度端正,對機構制定的管理條例能夠明確遵守并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在機構內需要建立起基層和管理層的溝通渠道,以便領導層了解下層人員的思想動態,以及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和開展中遇到的難點,根據一線人員提供的真實情況,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有良好效果的策略。最后要將員工的積極性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制定出多勞多得的薪酬體系,為員工創造改善自身經濟條件的良好機遇。在員工和管理層共同努力下,才能將機構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完善,為機構創造做大做強的充分條件。
非銀金融機構的實際發展被經濟市場對金融服務的高需求帶動,但是非銀金融機構的自身體系發展并沒有跟上實際發展速度。由于自身條件的先天不足,所以非銀金融機構要想繼續進行發展,勢必要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調整。首先通過將金融機構自身認識建立起來,把機構的發展規劃明確,員工的工作方向確定,保持機構的發展始終朝預定的方向努力。然后完善各項業務的風險管控問題,從客戶的信用明細,到標定各種風險因素的標準,確保資金回收的成功。最后還要把內部員工的管理問題進行消除,建立起平等通暢的溝通渠道,提升員工的自我約束力,推動機構的正常發展。在將非銀金融機構內部控制體系完善并且貫徹實施之后,能夠為非銀金融機構在現代經濟活動中提供良好的內部發展環境,以更好的姿態迎接市場帶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