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力力
(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招遠 265400)
據統計,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占中國60%的GDP總量的60%。由此可見,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管理會計作為財務會計的重要分支,有效的將管理學和會計學結合起來,將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對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1]。2014年,財政部頒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企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進一步加強管理會計的運用。管理會計則從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三方面運用于企事業會計工作,可以更加系統、全面的反映企業的經營運轉狀況并做到真正的控制企業的實際運營[2]。由此可見,將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中,是提高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降低財務風險的關鍵舉措,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更好的從內部和外部雙向獲取相關經營信息以更好的為決策提供決策依據。
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其次對將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必然性進行分析;最后對如何推進和加強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中的運用提出政策建議。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預算管理方面。由于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不重視預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對中小企業經營過程中經濟活動缺乏科學的預算編制。導致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預算管理意識不強,預算編制不科學,對資金的使用未能做到嚴格控制,不利于中小企業有限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二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缺少一套涵括財務會計管理制度、預算編制準則、執行準則、考評標準等相關在內的系統科學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因此,不斷對中小企業財務工作做到有效的規范,也不利于對財務工作進行績效考核和資金利用效率的提高。三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運行機制不完善。不能對財務部門的相關工作進行及時監督,對會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也不能進行及時反饋以及合理調整,不利于中小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由此可見,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將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漸完善,尤其是中小企業迅速發展,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僅僅從財務信息這方面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信息,已經不足以適應當前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狀況,管理層在進行決策時不僅僅需要掌握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財務狀況,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狀況、企業轉型路徑、新產品的研發投入等相關信息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深入了解[3]。由此可以看出,單純的將管理、會計進行割離并不能夠更好的促進中小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都是以提高中小企業經營效率,追求經濟利益為目標,利用會計手段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財務活動進行控制、監督并進行財務總結的一系列活動[4]。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依靠財務管理這項工作,管理層在進行決策管理時必然無法充分了解企事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將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將其與財務管理進行融合,從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三方面運用于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可以更加系統、全面的反映中小企業的經營運轉狀況并做到真正的控制企事業的實際運營[5]。
通過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以及引入管理會計的必然性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將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并與財務管理進行融合,從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三方面運用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對管理者真正系統、全面的了解企業的經營運轉狀況并做到真正的控制企業的實際運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6]。因此,將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由于管理會計相較于財務管理來說,對其研究還不夠充分,中小企業對其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因此,應當在經營意識上對其基于足夠的重視。
中小企業經營過程中重“核算”輕“管理”的思想嚴重阻礙的企業長遠發展,不利于管理層在進行決策管理時充分了解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因此,中小企業應該轉變管理理念,將管理會計及時引入企業經營過程。
在經營過程中,在加強財務管理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的基礎之上,重視管理會計相關知識的培訓,打造具有專業綜合素養的財會人員隊伍。
在加強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相融合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基于大數據技術將中小企業的財務信息數據進行分類、反應財務數據實時動態的會計信息化系統為精細化管理工作,提升經營水平、優化單位資源配置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