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糧于 玲
(1.沈陽建筑大學審計處,遼寧 沈陽 110168;2.中美聯泰大都會財務部,遼寧 沈陽 110013)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科技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事業單位,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頒布實施以來,不斷探索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強化權力制約與運行,但與企業相比,由于經營目的、控制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在內部控制方面必然會存在著差異。
高校的內部控制是通過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內部控制程序,從而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監管和控制。高校的內部控制目標:一是保證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按照國家的相關制度規定依法辦學、依法治校;二是保證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強對高校各類的資產的管理與使用,防止資產流失;三是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性、有效性,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四是預防舞弊和腐敗,規范權力運行;五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更好的實現現代大學綜合治理。
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是為保證企業合法合規、有序高效地進行經營管理活動,而采取的系列監管活動。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一是確保企業合法合規的從事經營活動;二是確保企業資產、資金保值增值,避免資產閑置、浪費;三是確保財務報告真實完整可靠;四是防止風險和遏制舞弊,提高經營效率;五是促進企業經營目標和發展戰略的實現。
兩者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高校和企業的單位目標與性質的區別:高校關注社會價值,而企業的目標是企業價值的最大化;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上級財政撥款,而企業是資本的投入和股權、債務資本等;高校受到的法律法規限制比企業更多。
教育系統的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相對較少,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無法適用于所有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多數高校只有針對財務方面的管理制度,缺少全面的、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相對比較完善,成熟的企業都有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包含了明晰的職責分工制度,嚴格的審批流程,健全的會計報銷制度、管理規范和控制措施,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以及完善的用人制度等。
與企業相比,一些高校還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忽視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缺乏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有的高校已經制訂了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使得制度只是寫在紙面,沒有落到實處,執行不到位,難以發揮實效。
高校的內部控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財務預算與收支、招標采購、資產管理、基建工程、合同管理以及“三重一大”等方面。主要的控制活動有: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歸口管理、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財務預算及收支控制、招投標控制、物資管理、信息公開等。
企業的內部控制重點主要集中在: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投資環節、銷售環節、項目招投標、合同管理、質量與安全等方面。主要的控制活動有:完善制度建設,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完善用人制度、加強信息管理,建立內部報告制度、加強內部監督,規范財務會計核算,全面推行預算控制、加強內外部信息交流與溝通。
高校的各項業務工作的制度多數是由各業務職能部門制定,與企業相比,內部控制制度不夠系統、全面、宏觀,各部門之間可能溝通不暢,影響了各項制度作用的發揮。
首先,高校人員要正確認識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內部控制不是讓工作變得更復雜的層層授權審批,而是風險舞弊更少、合理規范的工作流程。其次,科學合理的設置高校內部的相關機構和崗位,明確機構與崗位的職責,并形成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最后,加強人力資源控制,綜合提高高校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保證高校的每項制度、每個工作都能有效落實。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外部條件。
高校缺少系統、全面的制度規范,造成工作人員對工作的合規性存在疑慮,比如:學院有時會設有獎勵基金、福利基金,但缺少相應的基金使用規定,造成學院有錢也不會用、不敢用的局面。學校應依據國家的法規與相關制度,結合高校自身需要,制定一套系統、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高屋建瓴式的統籌安排,規范學校的各項工作,保證工作合理、有序進行。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保障。
控制與信息溝通是不能分割的。高校各部門之間缺乏相互聯系和協調,在一定程序上影響了內部控制建設。比如:高校在開展招生、考試、評優等工作的過程中,業務部門往往在工作流程中加上“請紀委、監察部門參與監督”,而紀委、監察部門卻按照“三轉”的工作要求,退出各種議事機構,不再參與招生、考試、評優等工作的監督。部門間交流溝通的不暢,影響了正常工作的開展。因此,高校應積極推進信息公開,加強信息化建設,暢通溝通渠道,積極協調部門間的工作配合,保證工作合理、有序進行。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催化劑。
內部審計是高校內部監督的主要部門,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督職責,將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有機結合,不斷拓展審計業務范圍,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一是通過內部控制審計,及時發現高校實際工作中的風險,堵塞管理漏洞;二是通過內部控制測試,進行風險評估,從而有針對性的找準審計工作落腳點,提升審計工作效率;三是通過內部監督機制,對內部控制進行再控制,不斷改善高校的管理水平。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手段。
高校早已不是一方靜土,科研、基建等諸多領域都存在著腐敗的風險,推進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強化權力制約,規范權力運行,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有效的控制活動和監督機制,可以為完善大學治理,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