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文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內蒙古 赤峰 024000)
不良資產證券化作為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標志,不論是在業界還是在學術界,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國在2016年就發布了首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發型公告,這一公告的發出意味著我我國的不良資產證券化項目的重新啟動。不良資產證券化主要指的是商業銀行通過對現有的流動性不好的資產以及具有共同特性的資產進行組合,從而轉化為擁有投資特征以及可銷售證券的整個過程。
自2011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以及不良貸款余額一直呈現的是上升的趨勢,這一趨勢會對我國金融系統的穩定造成嚴重的威脅。尤其是現目前企業風險發生頻率高,切不良高企發展的前提下,如何對不良資產進行處置,在我國銀行工作中已經成為了重要內容[1]。
資產證券化的主要過程就是通過發起人將基礎資產以資產池的形式進行組合,然后再將資產池對具有特殊項目的載體進行出售。該載體把可以預期的現金收入作為保證,其擔保是通過擔保機構進行擔保,信用評級也是通過評級機構進行,以上完成之后,再向投資者籌集資金以及進行證券發行,投資者在今后將會受到現金償付。以上流程能夠實現發起到籌集資金的目的,同時也滿足了投資人的回報要求。這就是資產證券化過程。
資產證券化的基本原理主要由三個方面組成,分別是資產重組、風險隔離以及信用增級。下面將會對以上三個方面進行簡單解釋。
資產重組指的是資產的原始受益人對自己的實際融資需求進行分析之后,根據實際情況對資產證券化的目標進行確認。之后在對自己目前可以產線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產進行組合,最終形成上文我們所說的資金池。
風險隔離主要建立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在加以結構中對項目載體進行設計,從而將發起人與項目載體的風險進行隔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項目載體的經營范圍進行限定,同時還應該設立獨立董事、限制債務,讓會計以及賬戶的分離性得到保障。除此之蛙就是保證證券化資產出售的真實性。
信用增級可以將其分為外部增級以及內部增級,外部增級主要可以分為先進抵押賬戶、公司擔保以及銀行信用證和保險等。內部增級主要可以分為超額抵押、儲備賬戶等。進行信用增級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發行的成本得以降低,從而將發行證券的信用級別進行提高,并以此對投資者進行吸引[2]。
通過相關部門以及評估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的多年研究,我國在2005年對《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指導意見》進行了頒布。該指導意見對以往存在的各種評估方法進行了規范,并建立了相應的評估方法體系。同時對于以往出現的債務人配合程度低以及評估資料不齊全的情況也進行了相關的約束和規定。目前我國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定價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分別是蒙特卡洛模擬法、利率二叉樹法以及期權調整利差法和現金流貼現法等。下面將會對以上幾種定價方法進行解析:
首先是蒙特卡洛模擬法,該方法所獲取的證券價期望數值是通過模擬標的資產價格的隨機運動路徑取得的。主要原理是在最初標的資產價格一開始就對假定的隨機路徑進行模擬,從而得到大量的資產到期價值。然后將到期價格的證券收益進行平均求值,最后根據市場的利率進行貼現。
現金流折現法由于其折現方式比較簡單,因此計算方面也很簡單。但是由于現金流折算法治對貼現率的變化進行了考慮,而對現金流的未來變化缺乏考慮,所以存在一定的缺陷。除此之外,現金流折現法對于實際利率期限結構的考慮也不夠,從而導致最終定價的結果有較大的誤差。
期權調整利差法主要是家那個國庫券的收益率曲線作為參考,并利用諸如蒙特卡洛模擬法此類的計算機仿真技術對可能出現的市場利率進行模擬,最后根據各項利率軌跡決定資產支持證券的陷進流量。然后在通過模擬利率的數據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貼現。期權調整利差讓資產證券家的貼現值與市場價格相吻合。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定價基本思路主要是通過利率期限結構模型對利率期限的分布結構進行了解,最后再利用現金流折現法對其進行折現。而二叉樹定價則主要是通過對二叉樹模型與利率波動進行結合,得到利率結構的模擬,從而對證券進行定價。該定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能對市場利率的變化進行準確的預估,從而導致定價誤差的情況出現。
我國的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在“去杠桿”這一背景之下頻發暴露出所存在的風險,隨著我國不良資產證券化的重啟,在這個過程中所包含的問題不僅僅是定價方面存在難度,還有法律風險、會計風險以及估值難度大等方面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推進我國不良資產證券化順利進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建立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規主要哦是將存在特殊目的的機構進行清除,將不良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的資金池管理、會計處理以及真實出售情況等重要的問題進行規范。其次是對不良資產證券化行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如歐美等國家的實踐經驗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借鑒,使得我國現階段所需要的監管部門具體職責得以落實、完善相關的監管法規。另外還應該盡可能早的出臺與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相關信息的保護以及范闊的及時性。
其次是對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市場供給以及需求主體進行培育。這一方法的實施首先應該對投資機構以及發行人的準入條件進行降低,以此對市場供給多元化以及需求主體的多元化進行推進,擴大民營經濟以及非金融機構在其中的生存空間,提升其參與度。然后是在確保能夠對風險進行控制的前體現,對基金公司以及證券公司、保險機構的投資標準范圍盡可能的進行擴大,培育市場潛在的投資者。最后是對培育中介結構等建立進行推動,例如資產評估機構以及信用評級結構等,讓這部分結構的業務水平進行提升,促進買賣雙方能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中的溝通順暢度。
最后是對證券化的市場環境進行完善。完善證券化的市場環境應該對發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成本進行降低,因此可以適當的對這部分的稅收進行減少。另外需要對信用評級機構的運作進行規范,建議統一的組織形式,讓評估體現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得到保障。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法律所允許的范圍內對不良資產的登記流程進行簡化。
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化的定價問題是不良資產證券化問題的關鍵,對其定價造成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在定價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多對市場利率的波動進行關注,便于給出更為合理的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