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銳
(沈陽信雅財務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上世紀90年代,興起于美國。其時美國一家公司根據計算機信息、IT技術發展和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需求,及預測未來信息時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和即將發生的變革,提出此概念。因此,ERP系統首先是個軟件,但其應用于企業管理,又是管理工具,是IT技術與管理思想的融合體。實踐中將ERP應用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將企業內部控制全面整合嵌入ERP信息系統,使企業內部控制資源整合、一體、實時共享,數據同步前所未有,各機構人員同一精簡、輕裝上陣,精良前行,亦不失磅礴深刻。內部控制高效運行,成本效益權衡精妙齊現,內部控制質量全面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迎來了嶄新的信息技術時代的蛻變和飛躍。
ERP系統是一個龐大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其擁有物資資源管理(物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覆蓋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各個部門、人員的信息,囊括了流程、分析、控制、預算風險、處理、辦結,績效、評價的諸多功能模塊,滿足了內部控制的各項需求。這種資源整合雖然是ERP系統的一大杰作,而更重要的是通過ERP系統對這些資源的信息化整合,使管理不再是單一垂直式的滯緩前行,而是多元扁平式的高效運轉,實現了企業整體運行信息在同一時間、空間的及時反饋匯集,即實時共享,使企業的運行效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效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內部控制這一實時動態管理煥然一新,促進全面提升企業內部控制質量,進而提高了企業整體運行效率。
ERP系統是企業內部控制縱橫一體化的樞紐。RP系統基于計算機信息IT技術與企業管理思想融合,信息化的內部控制,極大地精簡了重疊部門和人員設置,簡化了機構雍腫,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內部控制時間空間的高度同一,又極大地壓縮了運營成本,使總的內部控制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時,伴隨ERP系統投入的信息化內部控制管理,某種程度激發了員工潛在的創新意識,起到了有效的激勵作用,為企業帶來隱形經濟利益,從而為企業提高綜合績效掙得了時間、空間的市場份額,使成本效益原則大放異彩。因此,ERP系統運用于企業內部控制,壓縮了企業運營成本,并最終降低企業的綜合經營成本,全面提升企業價值。
管理層認識高度不夠,導致ERP構建與相關部門、人員協同方面,力難齊發,致使管理資源應用不充分。這是ERP系統上馬的一個評價因素。基于ERP系統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諸多成功實踐和企業示范,對于ERP系統為企業帶來迸發式的管理效能和變革,已勿庸置疑。但限于管理層對此無知和關注程度不夠,也就難曉其利,致使ERP系統已經構建,而部門、人員未能與之匹配精良,亦使ERP系統運營差強人意、不倫不類、懷才不遇,未能其利盡現。終使ERP系統構建與企業內部控制的契合度薄弱,導致管理資源的應用不充分。
ERP觀念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其時是為解決庫存控制問題,60年代計算機信息系統應用于ERP,但作為ERP系統與管理思想的融合應用于市場化實戰,是在90年代,興起于美國.我國ERP系統應用,與此時間接近,即20世紀末。ERP系統走入中國至今也只有僅僅將近30年。ERP系統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ERP系統應用的功能體現。而企業在這種大型ERP系統構建上,經驗不足、人才不足、投入資源不足。何謂ERP人才?目前來看,過往倍受推崇的單一、高精尖人才,已滿足不了現代市場經濟與之相適應的企業ERP系統的人才需求,而更多強調的是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即IT技術和管理思想相結合的人才,ERP是軟件,IT技術要精通是第一位的,同時管理方面即使不精通,也要具備管理概念、流程、制度的理論基礎,這樣企業在組織構建ERP系統上,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投入資源方面,要有大型計算機、服務器等硬件系統和ERP軟件。目前來看,技術人才和資源,企業在兩者投入力度上有待提高。這里有硬件系統投入成本高昂的考慮,也有其專業技術性要求須匹配的技術人才的考慮,致使企業不敢冒然投入,或即使投入,也似蜻蜓點水,淺嘗則止,不能加大投入力度。
ERP系統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體現在ERP系統應用的方方面面。ERP系統的物流模塊、資金流模塊、財務核算模塊、人力資源模塊,信息流模塊,都是內部控制的主要對象。在企業管理整體納入ERP系統環境下內部控制不健全表現在,第一,授權審批設置互相監督、牽制功能不健全。第二,內部控制成本高估,而強化效率優先逾越內部控制。第三,內部控制在ERP系統環境下的制度建設不健全、監督評價機制缺失。災備也是內部控制的自身需要。尤其在ERP系統環境下,資料的物理備份疏漏,電子備份單一。
大型企業包括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大多注重公司中長期戰略發展、價值增長,或產品線分布。對公司的管理分支,或是具體的實施項目可能知之不多,這亦無可厚非。而ERP系統作為企業現代信息技術與管理思想融合的管理工具,對公司內部控制、價值提升、管理變革的影響,已有目共睹。管理層本著盡責義務應知曉ERP系統的概況和對公司內部控制影響的重要程度,并建立ERP系統建設、實施、運行的相關制度安排,并嚴格執行下去,讓企業管理資源優化充分利用。甚或,由管理層會同各部門、人員,開展不定期的針對ERP系統的研討會,以靈動、應需的方式,將ERP系統的長期建設融入管理層的日常活動,既使ERP系統的內部控制得以實現和關注,又解決管理層時間安排問題。
三國時期的劉備沒有諸葛亮,難成鼎足之勢,西漢時期的劉邦沒有張良,也難成一統天下之大任。可見人才之可貴。目前眾多公司把引進人才視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這一明智之舉,是現代公司管理中,人的偉大、機器時代人文科技的勝利。ERP系統的建設,引進TI技術和管理學兼具的復合型人才,對企業ERP的實施、運行至關重要。同時,有實力的大型連鎖集團公司,也可選擇自主研發ERP系統。自主研發的優勢,是對公司情況熟悉,開發設計上與公司管理契合度極高,對后期實施、運行帶來極大順暢。ERP系統建設的人才吸收,強有力的支撐了企業內部控制的發揮,使企業內部控制效率明顯提升,內部控制質量的提升如虎添翼。
針對企業內部控制遺漏,在ERP系統的建設伊始,應就公司整體管理情況進行全方位考察記錄在案,在ERP系統的初始建立上,按照公司管理通盤考慮,力爭做到絲絲入扣,環環相連,幾近添衣無縫,為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一,健全ERP系統建設的流程設置、崗位、人員設置。爭取做到授權審批的監督功能不重復不缺失,考慮不相容崗位設置的化解,體現監督牽制作用。第二,內部控制成本應準確核算,與效益權衡取其輕。而不是盲目的一味追求一端,體現成本效益原則,效率先行要合理,不能盲目求快。第三,建立健全ERP系統環境下內部控制制度。ERP系統下內部控制是個實時動態變化的管理過程,因此視ERP運行情況的變化,更新內部控制度,給企業提出了新的管理需求。同時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度的后續監察評價體系,亦顯得尤為重要。在ERP系統環境下的內部控制,雖處在不斷變化運行之中,但亦忌朝令夕改,短期內不做改動,但隨著公司具體經營情況的變化,又不得不調整使ERP系統與管理動態更同一,才能達到優化充分利用資源的目的。而公司經營情況變化,主要靠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體系發現和獲得,發現內部控制制度在ERP系統運行下的失效部分和狀態,及時調整內控制度。災備,在ERP信息系統環境下,信息系統一旦突遇病毒或黑客入侵,電子信息資料缺失不可避免,物理資料備份就顯得彌足珍貴了。電子備份由計算機系統按日定時備份,略顯單一,增加網絡異地存儲,可提高資料安全備份的保險系數。
市場經濟發展至今日,與信息技術密不可分,如何充分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內部控制,將信息技術成熟的ERP系統與企業管理思想緊密融合,引發裂變式的管理技術變革,發揮1+1>2的綜合效應,必將促進企業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從而提升企業整體市場價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