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仁林 葉 芳 高 飛
(國網銅陵供電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電網公司以購售電為主營業務,在購售電方面,公司營銷部主要負責購售電量、電價及收入管理,負責用電客戶的電費資金預交、回收工作。同時,也涉及業擴報裝等業務收費管理。未實現營財一體化之前,工作中的一些難點問題始終無法解決。一是營財數據出現脫節,存在數據不符、人為調節指標現象,影響會計信息質量;二是電費應收、實收、退費等業務的手工核算方式,無法適應集約化管理要求;三是電費明細數據無法取得,無法滿足財務電價輔助決策分析工作要求。
同時,供電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外部環境上,輸變電價改革、大用戶直接交易、經濟下行的壓力時刻影響著公司生產經營,在內部環境上,隨著國家電網全面建設“一強三優”的現代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在公司系統內全面建成,公司依法治企的自律行為,對公司業務、財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營銷業務和財務一體化融合是公司提升管理的內在要求。
近幾年,大用戶直接交易業務已對公司經營產生較大影響,隨著國家新一輪電力改革的有序開展,售電側改革及輸變電價改革的穩步推進,電網企業需要對現有資源及管理模式進行整合,優化資源配置,以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銅陵城市轉型和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公司售電量增速不斷下滑,統計數據表明,2013-2017年公司售電量增長持續低迷,部分年度甚至出現負增長,電網經營發展面臨挑戰越來越大,對管理精益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實現營財融合,可以提高公司電價、收入、資金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從而提升公司綜合發展水平。
電價調整、電量波動、資金回收管理,對公司業績增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電價管理方面,需要強化營財融合,保持營財信息互通,同時財務也加強對營銷的電價調整工作指導;在電量管理方面,營財融合可以及時獲取政府、用電客戶生產經營信息,為購售電量預測提供依據;在資金管理方面,通過賬戶管理、營財對賬,可以有效規避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公司各專業管理都有自身的信息標準和管理要求,其側重點也不盡一致,部門之間、單位之間重局部、輕整體、各自為陣的局面依然存在,規模效益和協同效應難以全面發揮。部分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非標準化,存在差異,專業間信息標準不統一。通過營財融合,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統一信息標準,打破部門信息壁壘,減少重復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1.領導高度重視是做好營財一體化工作的基本前提。營財一體化工作涉及營銷、財務、信息通訊等部門,業務流程跨專業、跨部門,工作量大、任務繁重,沒有領導的高度重視,沒有強有力的組織機構,這項工作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銅陵公司在營財一體化工作之初,首先建立此項工作的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成員,統籌安排營財一體化的實施和運行,協調解決實施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對營財一體化的成功上線和良好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規范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營財一體化工作的重要保障。營財一體化工作業務流程多、覆蓋面廣、數據量大,涉及崗位和人員也多,銅陵公司先后制定了《營財一體化項目相關部門管理職責》《營財一體化流程管理制度》《營財一體化業務流程財務管理辦法》等制度,明確了部門職責,重設和規范了業務流程,保障了營財一體化工作的順利實施和良好運行。
3.完善的信息系統是營財一體化工作的必要支撐。營財一體化業務主要涉及營銷管理業務、財務管理業務的互相融合,主要方式就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財務管理向營銷業務管理業務的前端延伸。營銷業務應用的是國家電網SG186系統,要與財務管控系統互聯,必須構建統一的信息平臺。而信息化水平和信息系統的成熟程度,對工作推進速度和營財融合的成效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4.風險控制機制為營財一體化工作“保駕護航”。以全面內部控制建設為契機,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對營財一體化重點管理流程進一步梳理與完善,查找管理薄弱環節和重大風險點,制定具體的業務優化方案和風險管理措施,完善協同監督機制,從而推進內部控制與營銷業務有機融合,促進公司“營財協同”管理從傳統管理向風險管理轉變,有效提高營財一體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實現營財一體化的深化管理。
其一,加強財務、營銷等業務部門與信息運維部門的協同工作力度,進一步優化相關信息系統功能,完善崗位授權和數據訪問控制,提升數據的共享水平,提高數據傳遞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從而進一步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其二,推動營財一體化業務的內部控制的持續自我完善。堅持開展定期風險自我評估,適時調整內部控制的重點,優化管控措施,確保營財一體化業務全過程的風險管控。
其三,徹底實現營銷與財務的無縫協同,優化提升內部控制的方式和方法,規避業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