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璟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傳統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成本法是指通過采用歷史成本或簡單重置成本來推算無形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法,是指在進行評估無形資產中,以被估資產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重置價減去應扣減損耗及貶值,或乘以成新率來確定被估無形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在實際運用中,根據歷史成本來調整得到重置成本。由于歷史成本是成本形成的初始過程,數據便于獲得也可驗證,不容易為人為因素影響,也容易被人們所接受。收益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的資產未來收益,然后將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收益法下收益現值法和成本收益加法的出發點都是將所預計的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收益期限、收益率作為資產評估的主要依據。市價法是指在市場上選擇若干具有可比性的相同或相似的無形資產作為參照物,并根據它們的交易條件,市場交易價格和價值影響因素的差異,以及使用權轉讓次數,綜合分析調整,來確定無形資產評估值的方法。
這三種方法作為無形資產評估使用中的傳統方法,也具有其各自的局限性。成本法下,因為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不能完整反映無形資產的全部支出、并且開發無形資產的支出與形成無形資產的成本很難一一對應,再加上無形資產的形成過程有很大不確定性的因素存在,因此簡單的通過歷史成本調整得到的重置成本來評估無形資產現值是不科學的,同樣無形資產的成新率也難以確定。收益法的主要局限在于,在收益法運用過程中,評估者需要對收益額、折現率和收益年限等指標做出判斷預測,預測往往帶有主觀色彩。因而評估者的任何主觀判斷改變都將使評估結果有所不同。市場法的局限在我國目前的現狀是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不存在充分發育而且相當活躍的市場。再者,由于無形資產壟斷性強、透明度不高,使得相關信息資料獲取十分困難,在市場上難以找到相同或近似的評估參照物,有時甚至是不可獲得的,這也使得現行市場法的局限性顯得尤為突出。這些都是限制市場法在我國無形資產評估中運用的原因。
開展無形資產評估的首要工作是區分界定什么是無形資產,確定無形資產的評估對象,但是截至目前,各方對無形資產的認識還沒有達成一致,使得在實際開展無形資產評估工作中,其評估的對象邊界不明確。盡管《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將專利權、專有技術、生產許可證等列舉為無形資產,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如期權價值、客戶價值、營銷網絡、企業形象、網址和域名權等新型資產,都同樣具有被列舉的無形資產的性質,然而這些新型資產卻沒有被收錄。問題也就此產生,這些法律沒有列舉而實際又存在的無形資產是否也是被評估的對象。另外,無形資產還存在著交叉重復的現象,對于這些交叉重復的無形資產如何進行評估還沒有參考依據和公認標準,各評估機構和從業者只能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以及過往的經驗進行評估,導致評估結果缺乏可比性。所以,首先應當明確界定好無形資產的評估對象及其范圍,保證明確后的無形資產符合當前社會經濟及科技水平下的主流認知。
前文在無形資產評估方法中成本法的局限性中講到無形資產的歷史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對應性及不確定性等特點,因而通過歷史成本調整得到的重置成本來評估無形資產現值是不太合理的。首先,無形資產尤其是技術型無形資產的研發往往需要很多次嘗試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這個過程需要投入很多的研發支出,因此只是將取得成果的研發支出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使得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的支出和無形資產的成本沒有準確的對應起來。無形資產的弱對應性這一特點使得無形資產成本的測定增加了困難。其次由于無形資產價值具有不確定性和取得成本的不可分性,造成大量自創的無形資產不能確認和計量,有的無形資產即使確認入賬,但計量的成本也不完整。如何避免這些問題,更準確完整真實的反映無形資產的成本,使得無形資產評估結果更加合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我國當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經濟市場還需進一步發展。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市場中的無形資產成交案例依然相對缺乏,部分無形資產評估需要的重要數據還是很難獲得。理論上來講,市場法和收益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較適合及合理。然而市場法要求有活躍的交易市場和許多公開的成交案例,而當前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活躍的無形資產交易市場,這也使得很多無形資產交易的數據難以通過常規渠道獲得。收益、成本、折現率、無形資產壽命期限等等這些重要數據,是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基礎,然而這些數據很難從當前市場上公開的資料中取得。收益法的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著因主觀因素影響較大而產生的問題,評估結果都將會因評估者對這些參數預測的主觀態度而造成影響。這造成無形資產評估的數據往往選取時就不夠準確客觀,使得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進行相對困難。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依然不夠完善,一個充分發育且相當活躍的市場還沒有形成。再者,無形資產具有很強的壟斷性,企業往往會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而減少公布相關的數據,造成相關數據透明度不高,因而在取得相關數據時會遇到較多阻礙。而且由于發育充分且活躍的市場還未發展形成,使得市場上相同或相似的評估參照物難以獲得,使得市場法的使用較為不便。所以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完善經濟金融市場,合理公開相關信息,提高市場透明度,從而促進市場法的充分利用,提高企業無形資產評估的準確性,進而更好的反映企業無形資產價值,促進企業及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
無形資產評估是一個復雜繁瑣的過程,要想獲得合理準確的無形資產評估結果,不止是在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的改進和完善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還要求評估人員加強自身職業素質、提高職業道德水平,還要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儲備,與時俱進,準確把握國內外科技發展趨勢、被評估技術本身的成熟度、壽命期限、風險程度等。我國的當前情況是,資產評估行業起步較晚,很多評估人員都是通過考試從其他行業中新近進入評估業的,從事資產評估工作時間較短,缺乏相關學科領域內的知識積累和評估實踐的經驗積累,難以將影響企業經營的各種因素有機地綜合在一起,從而影響正確分析和判斷,以得出合理科學的結果。
當前我國已經取消了一部分的審批權,簡政放權,促進社會效率的提高,然而在某些方面我國政府機構與中介機構兩者之間的責任和權利依然不夠明確,政府機構仍然對中介機構保留了某些權力,同時在中介機構的業務中,政府的業務占有很大的比重,使得企業為了獲得這部分利益,會甘愿接受政府機構的控制。另外在與客戶的關系方面也體現出一定的中介地位差。由于中介市場競爭相當激烈,某些中介機構為了贏得客戶,可能會出現某些違規行為。這兩方面造成評估機構很難完全按照評估原則與方法來準確評估,不利于無形資產評估的發展。
綜上,我國企業在無形資產評估方面還需解決的問題有很多,本文只是提出了部分觀點,當然還有許多其他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使我國企業能更準確的評估企業自身價值,進而促進企業發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