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江帆 邵鈺鑫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
在社會實踐中,我們從農村義務教育、醫療保障、農民收入、環境污染等多方面深入調查研究精準扶貧狀況。通過走訪收集數據并進行總結分析,發現當地存在義務教育水平偏低、醫療設施不健全、農民收入不穩定、土地利用率低以及環境污染嚴重等多方面問題。如何幫助當地村民從源頭解決貧困問題,推進當地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是我們調研的初衷也是期望的結果。
2013年,我國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思想。精準,是指針對不同的貧困原因,不同的貧困人群、不同的貧困地區來進行精確的管理。扶貧,幫扶的是生活困難的人群、經濟落后的地區。精準扶貧簡單概括來講就是對貧困人群進行因人而異的精確管理和幫扶。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了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的任務和信心。駐馬店市確山縣任店鎮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的情況,并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充分整合當地資源出臺了一系列扶貧措施,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由于地理和歷史原因,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政府。
教育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核心,只有解決農村孩子的上學問題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當地農村小學的教育資源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師資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師的學歷不高而且缺乏教學經驗,所能教授課程也極其有限;配套設施不全,存在圖書館藏書少、媒體設備落后、教學用品陳舊等問題;辦學條件簡陋,學校面積小,樓房破舊,各個年級的學生相對集中,會對高年級的學生造成一些干擾。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病有所醫”是保障民生的關鍵之一。“看病難”、“看病貴”也是一部分家庭貧困的原因。當地村莊均坐落在山區,交通不便,缺乏正規的醫療機構。衛生所的醫療水平普遍偏低,醫療設施也不健全,所以大多數家庭治病看病都需要到縣里的醫院治療。路途遠、醫療費用高、報銷金額少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的貧困人群。
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一是家中青壯年外出打工獲得的薪酬,二是小面積種植高效經濟作物獲得的收入。由于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無序性和隨機性,以及農產品的產量、銷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大多數家庭沒有穩定收入,貧困問題難以解決。
當地雖依山傍水,但是環境污染卻不容小覷。一是農民保護環境的意識薄弱,亂砍亂伐當地的樹木,破壞了當地的生態;二是生活垃圾處理不當,沒有集中的垃圾處理地,所以在村莊小路的左右兩側都能看見堆積如山的垃圾;三是化肥、農藥使用不合理,村民貪圖便宜購買的低價農藥化肥滲入土壤和水中都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義務教育領域的公共服務不均等問題是導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居高不下,扶貧進程緩慢的根本原因。政府一方面應加大資金投入,健全相關配套設施,翻修教室,為學生們創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學校應培訓現有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高學歷、高經驗的城市教師下鄉、返鄉教學,傳授經驗。
首先政府應特別規劃用地,建造能夠保證當地村民看病的正規醫療機構,減少因交通不便而使病情延誤的事件發生;其次應對農村地區進行政策傾斜,通過提高當地醫生工資待遇、福利津貼等方法引進高學歷鄉村醫生;最后應切實貫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精準扶貧戰略,建立健全農村醫療保障體系,提高貧困家庭患病人口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此類貧困家庭進行醫療補貼。
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是導致當地經濟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當地多數家庭均植銀耳和夏枯草,但是由于種植技術不發達、產業不集中、種植人員少而且種植面積不大導致了這兩種經濟作物只能進行季節種植,無法長期供應,所以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打工支撐家庭。當地政府應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邀請農業專家進行指導并鼓勵勞動力返鄉創業,形成大型的種植基地,保證當地村民的經濟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以產業振興解決當地貧困問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可以提高當地人的幸福感而且可以進行開發,發展旅游業。首先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普及廉價農藥化肥的危害性,并堅持使用新型低污染、低殘留的農藥;其次應發揮公眾監督的功能,鼓勵對于濫砍濫伐現象進行批評和舉報。相關部門也應重視山林砍伐現象,嚴肅處理違法犯罪現象;再者需統一規劃垃圾污水排放地,并推廣使用更加環保的生物技術集中處理生活垃圾;最后政府需投入一定的資金鼓勵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吸引外來資源對當地進行開發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