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媛
(三峽大學,湖北 宜昌 443002)
為了降低部分企業的稅收負擔,降低重復征稅的影響,2012年1月,上海率先發起“營改增”的行業試點工作,2016年5月,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這一新舉措涵蓋了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可以更好的進行增值稅的抵扣業務,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了運輸業和服務業的發展。醫院作為擁有公益服務性質的事業單位,也會受到營改增這一大環境的影響。
醫院實行營改增這一政策以來,最直觀的就是稅率的變化。“營改增”以前,醫院的部分業務是按照服務業3%或5%的營業稅率進行繳稅的,“營改增”之后,像進修費收入、臨床試驗費收入這部分以前按照營業稅繳納的業務都要繳納增值稅,很多大型公立醫院都是一般納稅人,適用的是6%的稅率,因此可以看出營改增之后很多醫院的稅費反而會增加。對于年收入不超過500萬的醫療單位來說,是采用小規模納稅人3%的稅率來繳納增值稅的,對于這些單位而言,稅負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醫院的醫療活動收入是免稅收入,而閑置的門面租賃、非財政撥款的科研收入等非醫療活動收入需要按規定繳納相關的稅費。“營改增”以前,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應稅收入×相關的營業稅率,現在企業應繳納的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新增“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銷項稅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等科目來分別核算。因此“營改增”后要求醫院的財務核算更加細致,對醫院的財務人員要求更高。
“營改增”以后許多醫院都面臨部分業務的應納稅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的問題。如:在不考慮業務所發生的成本和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前提下,“營改增”前,甲醫院取得3萬元的培訓費收入,適用的營業稅率為3%,該醫院所在市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所采用的稅率分別為7%、3%及2%,取得收入時應將3萬元的培訓費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同時應確認應納營業稅額=30000×3%=900元,應交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為900×(7%+3%+2%)=108元,扣除這些稅金的余額為28992元。“營改增”后,假設培訓費收入不變,醫院為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率為 6%,此時,應交增值稅 =[30000÷(1+6%)]×6%=1698.11,應交稅金及附加=1698.11×12%=203.77,扣除這些稅金的余額=30000÷(1+6%)-203.77=28098.12,因此能夠看出,“營改增”后和“營改增”前相比,由于稅率的變化,相關業務的稅負增加,結余減少。
醫院因為其行業特殊性,很多業務難以取得相關增值稅發票,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就不能很好的進行抵扣。根據《醫院會計制度》,醫院取得的醫療收入是免稅收入,而醫院作為服務行業多是依賴于醫護人員提供的技能和知識,可用來抵扣的稅額較少,因此,醫院的采購人員在購買所需物質時,盡量獲得商品的增值稅專票,通過增加進項稅額來抵扣銷項稅額,減輕稅負。但像在實習培訓過程中發生的資料裝訂、復印費等成本,提供這些服務的供應商規模較小,達不到開具增值稅專票的的資格,通常這些業務的金額較小,作為小規模納稅人供應商一般不愿意專門為此到稅務局為其代開增值稅專票。醫院可能因為這些業務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問題未能及時辦理認證,會加大醫院的財務核算工作量,或者采購人員只是提供了增值稅普通發票,因此在有些業務能夠進行進項稅抵扣的情況下,由于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票,而不符合抵扣規定,造成不必要的稅負。
我國的醫院多是政府出資創辦的公益性醫院,醫院的工作重點是如何提高醫療水平,提升醫院的競爭力。“其他收入”在醫院整個財務收支范圍內占相對較少的部分,不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但醫院的“其他收入”這部分業務是這次“營改增”改革中較為重要的部分,加強稅法政策的學習,對變動的計稅基礎,適用的稅率,會計科目等要準確把握,讓會計核算更加細化,讓醫院的會計制度更加完善,為“營改增”改革工作能夠更好的的推行打下基礎。醫院要加強對“營改增”改革變化的學習,進行必要的培訓。“營改增”對財務人員專業性要求較高,且不僅要求財務部門加強實施細則的學習,還需要在全院各科室進行宣傳,必要時還可以舉辦座談會,各部門科室人員在一起學習討論在執行“營改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各部門科室了解相關處理方式的變動。認真學習國家的稅收法規,了解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做好納稅籌劃,讓醫院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避稅,減輕稅負,提升醫院競爭力。
“營改增”后,醫院很多業務支出能進行抵扣,前提是要取得能進行抵扣的增值稅專票。要求各部門科室的采購人員在采購時獲取增值稅專票,必要時可采用績效獎勵來對采購人員進行鼓勵。采購人員在開具增值稅發票時提供必要的納稅信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節約成本,盡量選取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抵扣。各部門提供發票的同時還要在規定期限做好發票的認證,并做好發票的保管工作。若發票保管不慎,可能產生丟失、毀損等情況,也盡量避免提供的發票不合規范甚至舞弊的風險,因此財務部門特別是像大型綜合公立醫院這種業務范圍廣,工作量較大的醫院應專設票據管理崗位,對票據從收取到作廢等情況進行嚴格管理,加強醫院的內部控制。
“營改增”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經之路,使產業間實行增值稅抵扣鏈條成為可能。醫院雖然在這一背景下可能面臨諸多困難,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機遇,醫院要牢牢把握這個機會,加強醫院各方面的管理,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