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
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12日召開記者會,親上火線宣布上任以來最大幅度的改組,9個部門換頭頭。懸缺已久的“教育部長”職務終于補實,由“內政部長”葉俊榮轉任,“內政部長”則由“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接任,其他像“交通部長”、“法務部長”和“財政部長”等也都換人。聯合新聞網稱,蔡英文民調不佳,加上年底選舉逼近,民進黨不得不大幅換血,“與其說這次改組是配合施政考慮,不如說是為選舉服務的選舉內閣”。
此次改組備受爭議,多數輿論對“教育部長”和“內政部長”人選不看好。“中央社”12日稱,葉俊榮過去在臺大法學院任教,曾擔任“研考會主委”,擔任“內政部長”期間經常強調救災與防災的重要性。不過之前在野陣營質疑他曾在大陸授課,情節是否與“拔管案”(當局以在大陸講課為由阻止管中閔出任臺大校長)主角管中閔相似,恐怕將再掀起一波爭議。臺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直言,“擔心新部長對課綱議題不熟悉”。“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王立升稱,鮮少見到葉俊榮對教育問題發表看法,“教育部”應該找個有高度不受政黨干擾的人,如今又找個政黨屬性這么強的人來接任,“不敢樂觀”。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說,請葉俊榮好好三思,此時蔡當局其實只要一個人選填補“教長”空缺,因為民進黨早已放棄了教育。中時電子報甚至用“跳油鍋”形容葉的新職務。
徐國勇出任“內政部長”同樣飽受質疑。“中央社”介紹稱,徐國勇是“鹵肉飯之子”,小時候父母在士林市場賣鹵肉飯,他常到店里幫忙,耳濡目染之下也懂得廚藝,曾在媒體面前示范家傳鹵肉飯及剝皮辣椒雞湯的做法。大學畢業后,他從事律師工作,后來在同學、現任“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的建議下參選臺北市議員,從此踏入政壇,先后擔任過“立委”及電視臺政論節目名嘴。去年9月賴清德上任后,提拔徐國勇當發言人,他接連為衛生紙漲價及賴的“香蕉新吃法”辯護。前警大教授葉毓蘭12日嘲諷說,徐國勇“這么優秀,直接請他去兼任法務部長或教育部長,這樣就能更深入地去面對廢死與拔管危機,立馬解除危機,不是嗎?”有媒體披露稱,葉俊榮其實備受賴清德賞識,他離開“內政部”不是因為表現不佳,而是賴考慮選戰做出的決定。中時電子報稱,馬英九日前因國民黨“三中交易案”遭起訴,告發他的正是徐國勇。馬辦質疑,“原來只要敢去告馬,就有機會升官?”
其他人事案,像臺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宏謀將接任“交通部長”被質疑是“雞犬升天”。他是“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的人馬,高雄氣爆時“護駕有功”。原“法務部長”邱太三可能轉任“國安會”咨詢委員,職缺由“調查局長”蔡清祥接任。前“文建會主委”、人類學家陳其南將接任臺北故宮院長,2005年推動社區改造時,他曾卷入公款流入私人口袋風波。
“立委”江啟臣稱,一如預期沒有看到社會期待的新氣象,卻看見當局挖東墻補西墻,政治酬庸與妥協的和稀泥感。自由作家洛杉基稱,什么用人唯才、尊重專業等起碼用人準則,在蔡當局完全不管用。就那么幾個人像在玩大風吹,哨子一響,大家立刻站起來換位子,坐到哪個位子,就是哪個位子的“部長”,沒搶到位子的就到“總統府”當顧問,喝茶看報等“總統”任期一到就退休,“人民則是苦哈哈,正在研究如何減少吃喝玩樂,才能應付縮水的退休年金”。
聯合新聞網稱,當前社會氛圍對民進黨年底選舉十分不利,因此賴清德一聲令下,大幅調整“內閣”人事。不過,若新首長只用激情式的言語與作風拼選舉,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年底還是會睜大眼投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