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新報告發現,全球移民使億萬人擺脫了貧困,促進了全球經濟增長。
但是,移民目的國如不能實施解決勞動力市場問題和管理短期經濟緊張的政策,就會有在全球人才競爭中失利和在自身勞動力市場留下巨大缺口的風險。
《向往富裕生活:全球移民與勞動力市場》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持續存在的巨大工資差距是從低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經濟移民的主要推動力。移民在遷移到一個新國家后工資往往能增加兩倍,這幫助千百萬移民及其親屬家人擺脫了貧困。移民目的國往往得益于移民填補重要工作崗位,無論是推進硅谷的技術前沿還是建設中東的摩天大樓。
雖然有高工資的誘惑,50多年來全球移民率基本上沒有變化,盡管全球貿易和投資流動在此期間急劇擴大。從1960年到2015年,移民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始終在2.5%到3.5%之間徘徊,國界、距離、文化和語言都構成嚴重的移民障礙。
報告的主要發現包括:
移民潮在地點和職業上高度集中,目前全球十大移民目的國占全世界約2.5億國際移民中的60%。
令人驚訝的是,集中度與技能水平同步上升。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接收了近2/3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移民。在人才的最頂端,具有移民身份的美國諾貝爾科學獎得主85%在美國。
女性的教育水平快速上升,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但職業成長機會仍很有限。結果是,來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具有大學學歷的婦女成為高收入國家增長最快的移民群體。
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學局高級局長、代理首席經濟學家尚塔亞南·德瓦拉楊說:“國際移民人數仍不算多,但移民往往像潮水般涌來,聚集在相同的地點,從事同類的職業。更好的政策可以管理好這種過渡,以保證公民和移民都能享受長期效益。”
為確保接收國和移出國社區世代共享移民的效益,報告提出了各種政策措施建議,其中主要的建議包括:
有效的移民政策必須與勞動力市場相配合而不是相對抗。例如,在大量季節工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地方,臨時性移民計劃(比如加拿大或澳大利亞的此類計劃)可以解決勞動力市場需求,同時也不鼓勵永久性無證移民。
應以市場機制代替配額來管理移民流入。此類工具可以支付政府救助下崗工人的費用。此外,將移民工人與最需要他們的企業對接,可以滿足勞動力市場最緊迫的需求。
為具有較高技能和永久性工作的移民開辟取得永久居住權的路徑,這可以成為他們完全融入勞動力市場、為目的國做出經濟和社會貢獻的激勵機制。
世界銀行研究局局長德米古克·昆特說:“研究移民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的結論是:經濟效益是巨大和長期的。我們需要采取政策化解移民流入對分配的短期影響,以防止對人人都有害的嚴格的移民限制。”
報告認為,由于收入和機會上的差距持續存在、地理條件的差異以及世界貧困脆弱人群的愿望上升,移民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是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
世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報告主要作者卡格拉·奧茲登說:“數據和研究可以有助于圍繞移民問題的公開討論。這個報告給討論帶來的是嚴謹的、政策相關的分析,可以支持知情的政策制定。”
《向往富裕生活:全球移民與勞動力市場》是系列政策研究報告中最新的一份報告,該系列報告全面審視圍繞發展問題的最新研究和數據。新報告呈現了世界銀行、聯合國、學術界及其他許多合作方關于全球移民的主要事實、研究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