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玥
摘要:縱觀國際經濟局勢,發達國家仍然是國際經濟的主導者,在國際經濟活動的開展中,發達國家擁有絕對的主導權。而發展中國家處于經濟秩序的末端,國家實力以及經貿能力等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就需要建立通過國際經濟援助秩序,利用這種援助機制來幫助發展中國家脫貧脫困。但是,由于受到發達國家制度體系以及國際經濟環境等影響,平等、民主的國際經濟救援體系并不完善。為了能夠推動經濟民主,降低南北差異,縮小剪刀差,就必須要建立國際經濟民主,通過國際經濟民主來推動國際經濟救援新秩序的建立。
關鍵詞:國際經濟救援 經濟民主 新秩序
國際經濟救援作為當前的熱門話題,能夠有效地減少國際貧富差距,消除經濟剪刀差,緩解國際矛盾。但是,由于當前國際環境的影響,國際經濟救援并沒有發揮自身的能效,經濟救援新秩序并沒有真正的建立起來。
(一)西方新自由主義的非民主特質
現階段的國際經濟貿易和國際經濟關系仍然是由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對歐美國家來說,無論是從本國內部出發,還是從國際戰略層面出發,新自由主義都只能是以本國利益為重心,這是由資本主義的擴張性和壟斷性本質所決定的。因此,發達國家在對一些弱小國家進行經濟援助時會受到諸多掣肘,在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補貼時往往將重心放在人權、經濟發展模式上。這就導致了當前的經濟救援無法從本質上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脫貧目標。
(二)國際經濟規則的不平等性
目前,國際經濟秩序都是沿用的二戰戰后秩序體系,是以發達國家的利益需求和意志為主導的,因此,規則體系帶有明顯的偏向性。雖然,隨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國際經濟環境的逐漸改變,已經讓這這種不公平和差距逐漸的縮小了,但是,對于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其本身仍然是處于一個較為被動的地位。
(一)推動有效的國際機制安排,以促進國際經濟關系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要想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救援新秩序,就必須要建立新的國際經濟關系。通過國際機制安排來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為國際經濟民主,國際救援體系的建立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聯合國必須要發揮自身的責任,將發展中國家納入到國際經濟關系新體系中,利用自身職能來提高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提高國際經濟的民主化,推動國際經濟關系的民主化進程。
(二)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國際金融體系必須要積極服務于國際援助體系,為受援國提供援助資金時不得提出損害受援國主權利益的條件。為了實現經濟民主,就必須堅持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以多邊主義為原則,加強國際合作,充分維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各項民主權利。
(三)推動世界貿易體制的改革
除了世界銀行以及其他國際圓柱形機構之外,還需要充分發揮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利用世貿組織來推動經濟民主。世貿組織必須要組織實施合適的貿易規則,鼓勵市場開放,推動國際貿易體制的民主化。在國際經濟救援新秩序中,世貿組織的責任非常重大,因為在國際經貿中,發展中國家對于公平、透明的國際秩序的依賴性更大,發展中國家要想獲得貿易公平,取得經濟民主就必須要依靠世界經貿組織,通過新的貿易體制的建立來實現國際經貿的公平,真正的通過經濟民主來擺脫自身受援國的帽子。而在國際領域,也可以通過這種新的貿易體制的建立來真正的實現經濟救援,發揮國際經濟救援的作用。
國際經濟救援體系的建立必須要依賴國際經濟民主,這二者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目前,由于國際環境等因素的局限,國際經濟援助新秩序的建立仍然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困難。但是,我們相信,隨著國際經貿體系的完善,國際經濟民主的發展,國際經濟援助新秩序必然會逐漸的被完善。
[1]劉曙光,李素琴.全球經濟失衡下實施國際協調動因及面臨的挑戰——基于美國次貸危機的聯合救市視角[J].亞太經濟,2011(03):3-8.
[2]劉志云.論全球化時代國際經濟法的公平價值取向——兼論發展中國家及我國的角色定位與戰略選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2007(05): 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