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建華
隨著蛋雞養殖的逐漸規模化、科學化、標準化,育雛階段的飼養管理也越來越受到廣大蛋雞養殖戶的重視,培育優質的青年雞銷售給養殖戶越來越受到青睞。青年雞也可稱后備雞或育成雞,一般指6~20周齡的雞。青年雞養得好壞,關系著雞的成熟年齡、產蛋量高低、耗料多少,以及成年期的淘汰和死亡率。
1 青年雞的生理特點
青年雞具備了體溫自控調節能力,而且消化能力日趨健全,食欲旺盛,采食量增加,對鈣磷的吸收能力不斷提高;對外界的反應靈敏;免疫器官逐漸完善,免疫應答能力增強;生殖系統迅速發育,從12周齡生殖系統開始發育,18周齡則迅速發育。
2 日常飼養管理
在育雛青年蛋雞階段要堅決落實:防疫程序化、檢測責任化、管理制度化、責任分工化;在日常管理中杜絕:初飲管理不當、溫度光照不合理、添加肉雞料、藥物使用不當、防疫操作不按規程等問題。
2.1 避免初飲管理不當
正確的做法是:在蛋雛雞進入育雛舍之前2小時將飲水器裝1/3的涼白開水,放入籠內,使雛雞到達時飲水溫度達到25℃左右。水中加上維生素、電解質、抗生素和3%的葡萄糖,飲水3天。雛雞飲水2小時以后開食,每天換水3次,添料6次,早6點、午2點,加營養藥水,晚10點加涼開水以減輕腎臟負擔。
2.2 絕不添加肉雞料
用肉小雞料喂蛋雞雛,對蛋雞的損害是不可彌補的,由于肉小雞料的采購在市場中可以說相當便利,但喂過肉小雞料的蛋雛雞必然發生性早熟、骨骼發育不好、骨質差、腹脂多,多發生脂肪肝、脫肛多、蛋殼差、內臟發育不好、高峰期短。這是因為肉雞料的營養及藥物的成分和濃度不適合蛋雛雞所致。
2.3 避免“育雛階段飼料劃分不當”
育雛強調骨架和體重雙達標,骨架反映骨骼和蛋白營養狀況,也反映內臟發育狀況,體重反映飼養條件和能量營養狀況。所以育雛不應以時間劃分,通常30天若達到體重標準,可過渡到育成料,若不達標繼續喂育雛料到40天再換育成料,一般不要在45天之后仍喂育雛料,以免胃腸容量太小,產蛋期采食量上不去,影響產蛋性能。通常說5周定終生,換育成料的過渡問題很關鍵,突然換料就造成換料之后10天內蛋雞生長緩慢,影響整齊度,建議采用37-55-73方式換料一周,先加30%,再加到50%,再加到70%,之后完全換成育成料;育雛是基礎。育雛期是雛雞長骨階段,即是說,要保證雛雞骨骼常規發育,長成良好的骨架和體型。雛雞體型發育如何,將關系到雞一生中各重要時期主要生產指標。
2.4 育雛光照管理
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對育雛都十分重要。光照度強可以增加雛雞的活動量,有利于營養吸收、骨骼生長發育和雞體健康;光照時間長可以增加雞的采食量,除了促進骨骼發育外,還有利于骨質密度沉積。因此,根據雞群個體體重、肥胖程度和脛長長短,可以用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進行調整。但這些措施只能在12周齡以前進行,12周齡以后性器官將逐步進入光照敏感期。
在常規情況下,育雛期光照是遞減而后恒定的原則:1~3日:照時24h,照度4瓦/m2;7日后每夜縮短照時0.5h,照度3瓦/m2;5周:自然光照10h;6周:自然光照9h;7~9周:自然光照8h。
2.5 采用智能控溫、加濕消毒。
由于初生雞御寒能力幾乎等于零,所以育雛舍的起始溫度必須和出雛時供給室溫相銜接。因為供給出雛的室溫是34.5℃~35℃,所以育雛舍的起始溫度必須保證在34℃~35℃。只有這樣,雛雞才能很快適應新環境,避免溫度應激,并在新飼養環境里健康生長。火爐作為熱源向四周輻射,必將使飼養平面形成不同的溫度層次,因此,使用溫度計確定育雛舍的溫度是不確切的,只能作為參考,必須看雞群的精神狀態:雞只均勻散開,活動自如,叫聲歡快,即為溫度適宜;雞只張口呼吸,躲避熱源,即為溫度高了;雞只“啾啾”聲不斷,并擠向熱源,扎堆,即為溫度低了。低溫常常使雛雞產生冷應激,容易感染疾病和發生卵黃囊炎。所以育雛室溫度供給,建議全部采用智能暖風爐供溫。
濕度,即以正常人的面部皮膚感覺舒服為標準。如果雞舍因高溫帶來干燥,并需要消毒,除了地面灑水增濕消毒,水中加入適量消毒劑,用蒸氣散發增濕消毒。
2.6 合理的營養供給和日糧配合
青年雞要求健康活潑,體重符合品種標準,均勻度在80%以上,防止過肥或早熟。根據這些特點,其營養要求與雛雞是有較大區別的,必須重視飼料日糧的配合。日糧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都要低些,尤其是粗蛋白和能量的水平要隨著雞體重的增加而減少,否則,雞會大量積聚脂肪,引起過肥影響今后產蛋量。粗蛋白可從16%逐步減少至14%左右,代謝能和脂肪的含量也不可太高,粗纖維的含量一般不低至5%,可適當加大麩皮或各類飼料的喂量,特別要注意補充賴氨酸、維生素和礦物質,鈣磷比例2:1,硒、鋅的含量要合適,18周齡以后要逐步換成蛋前料或產蛋雞料,每次更換飼料時不能一次突然改變,應有一周左右的過渡期逐步更換。
2.7 程序化免疫、消毒,合理防御性給藥。
要根據當地疫病的流行特點、自身的經驗和專家指導制訂免疫程序、消毒方案和防御性給藥,要具有自己的化驗室和配套的設施設備,對于免前實驗、免中嚴格操作程序、免后要進行檢測,要定期對舍內空氣、飲用水質、飼料性能等進行化驗;對于環境、舍內、人員、車輛等要認真做好消毒工作;針對于季節性、階段性、預見性、流行性的細菌病進行防御性的給藥。免疫器官逐漸完善,免疫應答能力增強。育成期內應盡可能做好各類免疫接種工作,防止在產蛋期因抗體水平或參差不齊而再次接種疫苗,發生應激而造成損失。
(作者單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農業局狼牙山動物衛生監督分所)